治黄疸证精选的药方

治黄疸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黄疸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个17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黄疸 .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热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病证。本病证存在于多种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中,与西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西医学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损伤、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先天性胆红质代谢功能缺陷、溶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等,具有黄疸体征者,可按本篇辨证论治。其它如败血症、胰腺炎及妊娠引起的黄疸,亦可参照本证辨治。肝癌、胆囊癌、胰头癌、乏特氏壶腹周围癌等引起的黄疸

1.阳黄证:

黄疸黄色鲜明如橘,发热口渴,小便秘结,心中懊 ,恶心呕吐,舌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交蒸所致,属于热证、实证、阳证。

脾胃湿热证:身目俱黄,色较鲜明,脘腹痞满,纳呆呕恶,四肢困重,尿黄赤。热重于湿者,兼见发热,口苦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滑数;湿重于热者,兼见口干粘腻,渴不欲饮,大便溏滞,或有发热不扬,苔白腻或黄白相兼腻,脉濡数或弦滑。

一.热重于湿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小便短少黄赤。腹胀便秘。心中懊 ,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舌苔黄腻,脉弦数。

1.茵陈蒿汤加味。

茵陈蒿18克(包) 栀子14克 蒲公英9克 赤芍9克 郁金9克 萹蓄9克 茯苓12克 生甘草3克 大黄6克  

加减:

1.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呕吐者,可加黄芩、柴胡、半夏、生姜,以和解少阳,和胃降逆。

2.如兼有恶寒、身痛、无汗等症,可加麻黄、杏仁、连翘以解表散邪。

3.如胁痛较重者,可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等,以疏肝行气止痛。

4.若黄疸较重,热势较甚者,可加板蓝根、黄芩、大青叶、虎杖、黄柏等以退黄除热。

5.如湿热黄疸,病情恶化出现高热,烦躁,甚则神志不清,抽搐,出血等,此乃热毒内陷,可加牛黄、丹皮、赤芍、郁金、黄连、羚羊角等以凉血解毒。

黄疸加减:

1. 本方加茯苓、猪苓、滑石等渗湿之品,以助湿热从小便而去。

2. 若腹部胀满,可加郁金、川楝子、青皮以疏肝理气。

3. 若恶心甚,苔黄厚者,加黄柏、黄芩以清热燥湿。

4. 若兼心烦失眠、衄血者,可加用健脾化湿之品,如白术、茯苓等,并酌减苦寒清热之药,以防脾阳损伤而转为阴黄。

黄疸加减2:

1. 热重于湿见发热口渴重者,加知母、黄芩、生石膏、芦根;

2. 呕逆重者,加黄连、竹茹;

3. 脘腹胀满者,加枳实、厚朴。

4. 湿重于热见发热不扬者,加黄芩、竹茹;

5. 呕逆重者,加藿香、生姜汁;

6. 口粘胸闷者,加佩兰、杏仁、陈皮;

7. 大便溏滞粘臭者,加制大黄、木香;

8. 热重兼表症者,用甘露消毒丹化裁;

9. 湿重兼表证者,三仁汤化裁;

10 黄疸消退缓者,可重用赤芍,或据症加化痰药如杏仁、陈皮、青黛、白矾之品。

临证参考:

1. 清除湿热彻底,但又不可过度致损伤脾阳,湿热基本清除则以健脾为主,佐以化湿疏利;

2. 湿热全清,则以健脾和胃、疏利;湿热全清,则以健脾和胃、疏肝补肾巩固疗效。

3. 本证用茵陈为清化湿之药,用量一般30-60克,后下,以保存药效。大黄用法,便秘宜生用,后下,大便溏滞不畅宜制用,用量10-20克,视病情增减,以腑通热泄为度,切忌长期泻下,以免损伤脾胃;赤芍活血退黄之功较著,无论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均宜应用,一般用量15-30克,黄疸深重可用至60克。

4. 本证向愈期常经历脾虚湿滞、肝脾两虚等阶段,可用香砂六君子汤、逍遥散、四物汤化裁,而忌用苦寒清热药物。

二.湿重于热证:身目俱黄。其色不如热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溏。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

2.茵陈五苓散。

茵陈蒿30克  猪苓3克  泽泻5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桂枝2克    

加减:

或现代常用茵陈四苓汤合连朴饮加减(茵陈蒿 猪苓 厚朴 茯苓 苍术 黄连 石菖蒲 清半夏 白豆蔻 赤芍)

黄疸证加减:

1. 应加藿香、白蔻仁、佩兰等芳香化浊之品,以宣利气机而湿浊。

2. 若兼表证者,宜先用麻黄赤小豆汤,以解表清热利湿,后用本方。

3. 若湿热交蒸较甚者,可用栀子柏皮汤以增强泄热之功。

4. 若兼呕逆者,乃因胃浊上逆,宜加半夏橘皮降逆止呕。

5. 若兼食滞不化,而大便尚通者,加枳实、神曲等消食和胃。

6. 若腹胀较甚,加大腹皮、木香行气消胀。

黄疸加减2:

1. 热重于湿见发热口渴重者,加知母、黄芩、生石膏、芦根;

2. 呕逆重者,加黄连、竹茹;

3. 脘腹胀满者,加枳实、厚朴。

4. 湿重于热见发热不扬者,加黄芩、竹茹;

5. 呕逆重者,加藿香、生姜汁;

6. 口粘胸闷者,加佩兰、杏仁、陈皮;

7. 大便溏滞粘臭者,加制大黄、木香;

8. 热重兼表症者,用甘露消毒丹化裁;

9. 湿重兼表证者,三仁汤化裁;

10 黄疸消退缓者,可重用赤芍,或据症加化痰药如杏仁、陈皮、青黛、白矾之品。

临证参考:清除湿热彻底,但又不可过度致损伤脾阳,湿热基本清除则以健脾为主,佐以化湿疏利;湿热全清,则以健脾和胃、疏利;湿热全清,则以健脾和胃、疏肝补肾巩固疗效。本证用茵陈为清化湿之药,用量一般30-60克,后下,以保存药效。大黄用法,便秘宜生用,后下,大便溏滞不畅宜制用,用量10-20克,视病情增减,以腑通热泄为度,切忌长期泻下,以免损伤脾胃;赤芍活血退黄之功较著,无论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均宜应用,一般用量15-30克,黄疸深重可用至60克。本证向愈期常经历脾虚湿滞、肝脾两虚等阶段,可用香砂六君子汤、逍遥散、四物汤化裁,而忌用苦寒清热药物。

1.如见阳明热盛,灼伤津液,积滞成实,大便不通,宜用大黄硝石汤泻热去实,急下存阴。

3.大黄硝石汤

大黄12克  黄柏12克  硝石12克(包,研成粉末)  桅子15克

三.湿热并重者,宜用甘露消毒丹以祛湿清热。

4.甘露消毒丹

滑石22.5克 黄芩15克 茵陈16.5克 藿香6克 连翘6克 石菖蒲9克 白蔻仁6克 薄荷6克 木通7.5克 射干6克 川贝7.5克 

加减:

1.若高热口渴,身目发黄,肢体酸痛,二便不畅属于湿热并重者,可加栀子、大黄、白茅根以清热泻火,解毒通黄。

2.若低热不退胸闷,纳呆,肢倦,口苦,口粘,小便短赤,脉滑数者,可加秦艽、金钱草、柴胡、青蒿以疏泄肝胆,祛除热邪。

3.若颐肿而湿不重者,可加青黛或板蓝根,以增强解毒作用。

4.若咽肿,可加板蓝根、牛蒡子、金银花、山豆根利咽散结。

5.若黄疸者,可加秦艽、栀子、大黄、金钱草等利胆退黄。

6.若热淋,小便涩痛者,可加白茅根、竹叶、石韦、萹蓄以清热通淋。

另查:甘露消毒丹化裁。

肝胆湿热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右胁胀痛,纳呆呕恶,口苦,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滑数;热重于湿者,兼身絷烦燥,口渴欲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滑数;湿重于热者,兼发热不扬,肢倦困重,口粘口腻,大便溏滞,舌红,苔黄白腻滑,脉弦滑或弦滑略数。

一.热重于湿证:热重于湿者,兼身絷烦燥,口渴欲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滑数,选用龙胆泻肝汤合4.五味消毒饮化裁。

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

酒龙胆草6克 炒黄芩9克 栀子9克 茵陈50克 车前子9克 泽泻12克 生大黄9克 赤芍9克 生地黄9克 金银花20克 野菊花15克 北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加减:

1.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

2.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

4.肝经湿热,带下色红者,可加莲须、赤芍。

5.肝火上炎致头痛眩晕,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叶。

6.木火刑金,见咳血者,可加丹皮、侧柏叶。。

黄疸加减:

1. 黄疸较重者,加虎杖、秦艽、金钱草;

2. 热重于湿见高热烦躁者,加生石膏、知母、芦根、青蒿等;

3. 湿重于热见脘痞纳呆者,加厚朴、苍术、砂仁;

4. 湿重呕逆者,加草豆蔻、佩兰;若为痰湿蒙蔽心包;

5. 症见神识昏蒙,是时或谵语,苔腻滑者,宜改用

5.菖蒲郁金汤(石菖蒲 栀子 竹叶 丹皮 郁金 连翘 姜汁 竹沥 菊花 滑石 牛蒡子 玉枢丹)加赤芍、茵陈、苏合香丸,重用生地黄,并加生茜草、紫草、生槐花等。

临证参考:

1. 肝胆湿热之热重于湿者,极易导致瘀热互结,腑气不通而耗伤阴液,治疗应在清热通腑、活血化瘀的同时,重视护阴,重用生地,并加入玄参、麦门冬养阴之品;

2. 湿重于热者,湿遏阳气易致湿郁而热识,必用赤芍、郁金活血解郁,以利湿邪消除。

3. 肝胆湿热期以清利肝胆为主,湿热基本清除则以健脾和胃佐以清疏为法,恢复期养肝健脾和胃为主巩固疗效。

二.湿重于热证:湿重于热者,兼发热不扬,肢倦困重,口粘口腻,大便溏滞,舌红,苔黄白腻滑,脉弦滑或弦滑略数。选用甘露消毒丹化裁。

6.甘露消毒丹

藿香6克 白蔻仁6克 清半夏6克 石菖蒲9克 生薏苡仁10克 茵陈16.5克 茵陈50克 木通7.5克 黄芩15克 连翘6克 赤芍6克 郁金6克

加减:

1.若高热口渴,身目发黄,肢体酸痛,二便不畅属于湿热并重者,可加栀子、大黄、白茅根以清热泻火,解毒通黄。

2.若低热不退胸闷,纳呆,肢倦,口苦,口粘,小便短赤,脉滑数者,可加秦艽、金钱草、柴胡、青蒿以疏泄肝胆,祛除热邪。

3.若颐肿而湿不重者,可加青黛或板蓝根,以增强解毒作用。

4.若咽肿,可加板蓝根、牛蒡子、金银花、山豆根利咽散结。

5.若黄疸者,可加秦艽、栀子、大黄、金钱草等利胆退黄。

6.若热淋,小便涩痛者,可加白茅根、竹叶、石韦、萹蓄以清热通淋。

黄疸加减:

1. 黄疸较重者,加虎杖、秦艽、金钱草;

2. 热重于湿见高热烦躁者,加生石膏、知母、芦根、青蒿等;

3. 湿重于热见脘痞纳呆者,加厚朴、苍术、砂仁;

4. 湿重呕逆者,加草豆蔻、佩兰;若为痰湿蒙蔽心包;

5. 症见神识昏蒙,是时或谵语,苔腻滑者,宜改用菖蒲郁金汤(石菖蒲 栀子 竹叶 丹皮 郁金 连翘 姜汁 竹沥 菊花 滑石 牛蒡子 玉枢丹)加赤芍、茵陈、苏合香丸,重用生地黄,并加生茜草、紫草、生槐花等。

临证参考:肝胆湿热之热重于湿者,极易导致瘀热互结,腑气不通而耗伤阴液,治疗应在清热通腑、活血化瘀的同时,重视护阴,重用生地,并加入玄参、麦门冬养阴之品;湿重于热者,湿遏阳气易致湿郁而热识,必用赤芍、郁金活血解郁,以利湿邪消除。肝胆湿热期以清利肝胆为主,湿热基本清除则以健脾和胃佐以清疏为法,恢复期养肝健脾和胃为主巩固疗效。

胆热瘀结证:目黄、身黄鲜明或呈黄绿色,右胁疼痛剧烈拒按,痛彻肩背,口苦呕逆,脘腹胀满,大便溏结不调色灰白,小便短赤灼热,或兼有高热烦躁或寒热往来,呕恶胆汁,舌红或暗红,苔黄厚腻或黄糙,脉弦滑数。用

7.大柴胡汤加减

北柴胡24克 黄芩9克 白芍9克 炙枳实4克 生大黄6克 金钱草30克 金银花10克 海金砂15克 蒲公英10克 

加减:

1.如胁脘痛剧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等以加强行气止痛之功;

2.恶心呕吐剧烈者,加竹茹、黄连、旋覆花等以加强降逆止呕之功;

3.如连日不大便,热盛烦躁,舌干口渴,渴欲饮水,面赤,脉洪实者,加芒硝以泻热通便;

4.伴黄疸者,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

5.胆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沙以化石。

黄疸加减:

1. 大便干结,腹胀甚者,加芒硝、焦槟榔;

2. 高热烦躁者,加山栀子、生石膏、知母;

3. 痛剧可加延胡索、川楝子;

4. 黄疸重者,茵陈用90克(后下),赤芍用30克,并加虎杖、半边莲等;

5. 砂石阻塞较重者,金钱草用至60克,并加鸡内金、海浮石等;

6. 若胆热瘀结演变成火毒,症见黄疸深重,高热寒战者,宜合用黄连解毒汤,凉血泻下,清利肝胆。

临证参考:

1. 本证用药,如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品,剂量宜重。

2. 当症情危重,中药难以奏效时,应及时转外科手术,切勿延误治疗。

3.肝胆湿热瘀结消除后,以调和脾胃兼疏利胆为法治疗,长期坚持可防止瘀热互结而腹发。

4. 本证向愈期常有肝气郁结或肝经郁热证,可分别用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化裁治之。

热毒炽盛证:身目黄色鲜明如金,急起并迅速加深,发热或高热烦躁,呕吐频作,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黄赤。或兼精神萎靡,极度乏力,胁肋胀痛拒按,食欲不振或无食欲。舌质红絳,苔黄或黄厚而糙或焦黄起刺,脉弦数或洪数。常用方清瘟败毒饮合茵陈蒿汤加减。

8.清瘟败毒饮合茵陈蒿汤

黄连3克 黄芩9克 栀子9克 生石膏60克 知母9克 赤芍9克 丹皮9克 连翘9克 茵陈蒿50克 生大黄9克 生地9克 甘草4.5克  

黄疸加减:

1. 高热不退宜加水牛角;

2. 黄疸深重者,宜加秦艽、苦参、白花蛇舌草、虎杖;

3. 气阴伤重者,可重用生地,并加西洋参、玄参;

4. 抽搐者,加用羚羊角、天麻、钩藤、全蝎、地龙;

5. 若出现昏迷者,宜鼻饲安宫牛黄丸。

临证参考:

1. 热毒炽盛危重证,治疗当同时兼顾以下诸法:清阳明分及阳明腑热;泻三焦实火热毒;凉血活血养阴。

2. 据正气受损性质信程度,大胆及时扶正,防生它变。其中栀子、连翘清热解毒,量可用至30克,大黄用至20克,茵陈、赤芍活血退黄用至60克以上,且日用2剂,分4次服、恢复期兼阴虚者,宜兼养阴益气,以善其后。

  此外,对气营两燔,一身尽黄之热毒炽盛者,清营凉血,泻火解毒同时,尚须注意宣透,以防热毒内陷。有些医家善用千金犀角散化裁。其中升麻善解疫毒且其气轻薄而善透解郁热,常加葛根肋升麻清胃透热之力。

热毒内陷证:面、目、身黄如金,急起并迅速加重,发热不退或入暮高热,皮下斑疹、紫癜或衄血,牙龈出血,呕血,便血,神志恍惚或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或狂乱,抽搐,尿少黄赤或尿闭。或见不思食或索食如狂,呕恶频作,腹胀如鼓,大便不通。舌质红絳,苔黄糙或少苔或秽浊,脉弦细数。药用

9.清营汤加减。

水牛角120克(先煎小时) 生地黄15克 银花9克 黄连5克 栀子9克 连翘6克 麦冬9克 玄参9克 丹皮9克 赤芍9克 大黄9克 茵陈50克 

黄疸加减:

1.腹胀如鼓,腑气不通者,加槟榔、芒硝;

2.狂躁,抽搐严重者,加全蝎、地龙、天麻、钩藤;

3.黄疸深重加半边莲、虎杖、白花蛇舌草;

4.出血严重者,加槐花、地榆、茜草、三七、大黄粉;

5.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

临证参考:

1. 本证患者出现精神萎靡,极度乏力,应急进人参、西洋参补气防脱,而勿拘泥进补滞邪之说。

2. 若见脉细肢冷蜷卧,应大胆用附子、人参、干姜回阳救脱;

3. 若见肢厥,神识淡漠,汗出如油,蜷卧囊缩,为肾衰竭,证情凶险,须急用回阳救急汤化裁以回阳救逆,固脱开窍,或加参附注射液静点。此外,还应密切观察出血、神志及动风的动态变化。

2.急黄证:

若热毒内陷,发病迅速,出现神昏发斑等症,属急黄。

急黄黄疸证:发病迅速,身目均黄,其色如金,主高热烦渴。胁痛腹痛。神昏谵语。衄血、便血,出现瘀斑。舌质红絳,苔黄而燥,脉弦数或细数。

10.犀角散

犀角 黄连 升麻 山栀子 茵陈

黄疸证加减:

1. 可加生地、丹皮、元参、石斛等药,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力。

2. 若神昏谵语,可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凉营开窍。

3. 若衄血、便血或瘀斑者,可加黑地榆、侧柏叶等凉血止血之品。

4. 若小便短赤不利,或?腹水者,可加木通、白茅根、车前子等清热利尿之品。

5. 若舌质红絳苔黄厚、腹胀不大便,狂躁不安,为气分热毒炽盛,可用栀子金花汤清热解毒。

热毒炽盛证:身目黄色鲜明如金,急起并迅速加深,发热或高热烦躁,呕吐频作,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黄赤。或兼精神萎靡,极度乏力,胁肋胀痛拒按,食欲不振或无食欲。舌质红絳,苔黄或黄厚而糙或焦黄起刺,脉弦数或洪数。常用方

11.清瘟败毒饮合茵陈蒿汤加减。

黄连3克 黄芩9克 栀子9克 生石膏60克 知母9克 赤芍9克 丹皮9克 连翘9克 茵陈蒿50克 生大黄9克 生地9克 甘草4.5克  

黄疸加减:

1. 高热不退宜加水牛角;

2. 黄疸深重者,宜加秦艽、苦参、白花蛇舌草、虎杖;

3. 气阴伤重者,可重用生地,并加西洋参、玄参;

4. 抽搐者,加用羚羊角、天麻、钩藤、全蝎、地龙;

5. 若出现昏迷者,宜鼻饲安宫牛黄丸。

临证参考:

1. 热毒炽盛危重证,治疗当同时兼顾以下诸法:清阳明分及阳明腑热;泻三焦实火热毒;凉血活血养阴。

2. 据正气受损性质信程度,大胆及时扶正,防生它变。其中栀子、连翘清热解毒,量可用至30克,大黄用至20克,茵陈、赤芍活血退黄用至60克以上,且日用2剂,分4次服、恢复期兼阴虚者,宜兼养阴益气,以善其后。

  此外,对气营两燔,一身尽黄之热毒炽盛者,清营凉血,泻火解毒同时,尚须注意宣透,以防热毒内陷。有些医家善用千金犀角散化裁。其中升麻善解疫毒且其气轻薄而善透解郁热,常加葛根肋升麻清胃透热之力。

热毒内陷证:面、目、身黄如金,急起并迅速加重,发热不退或入暮高热,皮下斑疹、紫癜或衄血,牙龈出血,呕血,便血,神志恍惚或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或狂乱,抽搐,尿少黄赤或尿闭。或见不思食或索食如狂,呕恶频作,腹胀如鼓,大便不通。舌质红絳,苔黄糙或少苔或秽浊,脉弦细数。药用

12.清营汤加减。

水牛角120克(先煎小时) 生地黄15克 银花9克 黄连5克 栀子9克 连翘6克 麦冬9克 玄参9克 丹皮9克 赤芍9克 大黄9克 茵陈50克 

黄疸加减:

1.腹胀如鼓,腑气不通者,加槟榔、芒硝;

2.狂躁,抽搐严重者,加全蝎、地龙、天麻、钩藤;

3.黄疸深重加半边莲、虎杖、白花蛇舌草;

4.出血严重者,加槐花、地榆、茜草、三七、大黄粉;

5.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

临证参考:

1. 本证患者出现精神萎靡,极度乏力,应急进人参、西洋参补气防脱,而勿拘泥进补滞邪之说。

2. 若见脉细肢冷蜷卧,应大胆用附子、人参、干姜回阳救脱;

3. 若见肢厥,神识淡漠,汗出如油,蜷卧囊缩,为肾衰竭,证情凶险,须急用回阳救急汤化裁以回阳救逆,固脱开窍,或加参附注射液静点。

  此外,还应密切观察出血、神志及动风的动态变化。

3.阴黄证:

若黄色晦暗,食少纳呆,脘腹胀,神疲畏寒,舌淡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滞留所致,为寒证、虚证、阴证

阴黄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呆脘闷,腹胀大便不实,口淡不渴。神疲畏寒。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13.茵陈术附汤。

干姜4.5克(大的人可用9克) 炙甘草6克 附子5克 白术9克 茵陈30克

黄疸证加减:

1. 可加茯苓、泽泻、郁金、川朴等行气利湿之品。

2. 若腹胀苔厚者,去白术、甘草,加苍术、厚朴以燥湿消胀。

3. 若皮肤瘙痒者,加秦艽、地肤子以祛风止痒。

兼证:

一.若兼木郁脾虚,肝脾失调,症见脘腹胀满,胁肋隐痛,不思饮食,肢体困难,大便时秘时溏,脉弦细者,治宜疏肝扶脾,配服逍遥散。

二.若兼胁下癥积胀痛,固定不移,肤色暗黄舌质暗红,脉弦细,属气血两虚,浊邪瘀阻脉络,可用配硝石矾石散,以祛湿浊,化瘀软坚。

三.若黄疸日久,气滞血瘀,兼见癥块,胸胁刺痛,拒按,宜服鳖甲煎丸,活血化瘀。

四.若脾胃虚寒,腹胀纳呆,倦怠乏力者,可配服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和胃。

另查:茵陈术附汤加味

寒湿困脾证:身目俱黄色晦暗,畏寒喜暧,倦怠困重,脘痞腹胀,纳少便溏,或胁肋胀痛,小便不利或下肢浮肿,面色青暗,舌质淡或偏胖,苔白滑或白腻滑,脉沉细迟或濡细。常用方

14.茵陈术附汤加味。

炮附子5克 茵陈30克 桂枝5克 党参5克  白术9克 干姜4.5克(大的人可用9克) 炙甘草6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川芎6克

黄疸证加减:

1. 可加茯苓、泽泻、郁金、川朴等行气利湿之品。

2. 若腹胀苔厚者,去白术、甘草,加苍术、厚朴以燥湿消胀。

3. 若皮肤瘙痒者,加秦艽、地肤子以祛风止痒。

黄疸加减2:

1. 腹冷痛便溏者,加吴茱萸、肉豆蔻;

2. 胁下痞块,兼见瘀阻者,加莪术、红花、炒土鳖虫;

3. 脘痞腹胀者,加厚朴、木香;

4. 若损及脾肾之阳,症见肢冷腹凉,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淡脉细者,加肉豆蔻、补骨脂、益智仁、吴茱萸,上方中桂枝改用肉桂。

临证参考:

1. 附子、干姜、桂枝之类温阳散寒之品为主药,必须酌情调整剂量。

2. 寒湿重者,适当加入补骨脂、仙灵脾、益智仁等温补肾阳之品,防止向脾肾虚转化。

3. 活血药物宜用偏于辛温之川芎、红花、当归尾等以利散寒除湿。

4. 本证向愈期,常有脾虚湿滞或肝胆两虚之证,以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化裁,并佐温中健脾之品,防止寒湿再起。

兼证:

一.若兼木郁脾虚,肝脾失调,症见脘腹胀满,胁肋隐痛,不思饮食,肢体困难,大便时秘时溏,脉弦细者,治宜疏肝扶脾,配服逍遥散。

二.若兼胁下癥积胀痛,固定不移,肤色暗黄舌质暗红,脉弦细,属气血两虚,浊邪瘀阻脉络,可用配硝石矾石散,以祛湿浊,化瘀软坚。

三.若黄疸日久,气滞血瘀,兼见癥块,胸胁刺痛,拒按,宜服鳖甲煎丸,活血化瘀。

四.若脾胃虚寒,腹胀纳呆,倦怠乏力者,可配服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和胃。

阴虚湿阻证:面目身色皆呈灰黄,腰酸膝软,眩晕目涩,五心烦热,纳少肢困,脘痞腹胀,尿黄。可兼见胁肋隐痛,视物昏花,咽干耳鸣,口干口粘,大便干结或溏滞,舌质红或有裂纹,苔白腻或薄或厚或花剥苔,脉细濡或沉滑。常用方

15.六味地黄丸合二冬车汤加减。

生地  山萸肉  天门冬  楮实子  茯苓  车前子  茵陈  丹皮  赤芍  郁金  太子参 

加减:

1. 胁肋隐痛者,加白芍、川楝子;

2. 腰酸膝软重者,加川断、杜仲;

3. 阴虚血热出血者,加生槐花、生茜草;

4. 大便滞而不畅者,加香附、枳壳;

5. 兼湿热者,宜加虎杖、白花蛇舌草、半边莲;

6. 夹瘀者,加丹参、泽兰、王不留行等。

临证参考:

1`楮实子兼滋阴及利湿之功,最宜本证,用量宜大,一般30-50克。生地、天门冬养阴而不肋湿,可用至30克以上。党参、白术、香橼皮、玫瑰花等健脾行气之品,可酌情加用,脾气健运则湿邪易除,水谷精气得以化生而真阴易复。

2` 治疗本证,养阴、利湿需权衡轻重,养阴而不助湿伤阳,祛湿而勿伤阴,辛温燥湿或苦寒利湿之品为本证忌用。本证恢复期以平补肝肾,滋养肝阴为主,本证用药宜平,缓缓图治。

肝脾血瘀证:身、目黄而晦黯,胁下有痞块,可兼见痞块胀痛或剌痛,脘腹作胀,面色暗滞或黧黑,皮肤赤丝红缕,朱砂掌或腹部青筋露,舌质暗、紫暗或舌边瘀斑,脉细涩。常用方:膈下逐瘀汤加减,送服鳖甲煎丸。

16.膈下逐瘀汤

桃仁9克 红花9克 川芎6克 赤芍6克 牡丹皮6克 五灵脂6克 制香附6克 枳壳6克 延胡索3克 生黄芪9克 茵陈蒿50克 泽泻9克 

黄疸加减:

1. 胁下痞块较硬,胀剌痛重者,加炮甲、土鳖虫、三棱、莪术之类;

2. 有出血现象者,牙龈出血加三七粉、白茅根;

3. 呕血便血者加三七粉、白及、地榆、血余炭等;

4. 若兼寒湿困脾,基本方中宜去桃仁、赤芍、丹皮、加附子、干姜、党参、白术等;

5. 若阴伤者,加生地、麦冬、女贞子等。

临证参考

1` 本证血瘀之中常兼正虚,治疗需佐补益之品,标本兼顾,缓缓图治。

2` 用活血化瘀之品,宜根据血瘀之因寒、因热、因湿、因痰、因气之不同,选择不同性味、功用活血药物,并同时予化湿、化痰、理气之药物。

3` 化瘀药物剂量宜据病情调整,以免破气动血。.

17.鳖甲煎丸

炙鳖甲36克 射干9克 黄芩9克 北柴胡18克 鼠妇9克 干姜9克 大黄9克 白芍15克 桂枝9克 葶苈子3克(熬) 石苇9克 厚朴9克 牡丹皮15克 瞿麦6克 紫葳9克 半夏3克 人参3克 土鳖虫15克 炙阿胶6克 炙蜂房12克 赤硝36克 蜣螂18克 桃仁6克

加减:

1.若久病体弱者,可与补益之剂结合使用,如配入黄芪、白术、熟地、当归等益气养血之品;

2.疼痛较甚,加三七、玄胡、川芎以活血止痛;

3.胀满甚,加三棱、莪术、香附、大腹皮以行气消胀;

4.饮食不香,纳食难消,加山楂、神曲、鸡内金等以和胃消食。

黄疸其它治法

  (一.)验万:

  1.茵陈60克,大枣18个浓煎,每日一剂早晚服,并吃枣。

  2.大青叶30克,水煎服,连服15曰左右。

  3.小蓟根60克,水煎服,连服10日左右。

  4.茵陈15--30克,板兰根30克,胆草15克,水煎服,连服15日左右.以上验方均适用于阳黄证。 、

  (二)通关法;

  1.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为末,吹少许入鼻,少时黄水流出,隔日一次,用于阴黄。

  (三)外用法.

  茵陈蒿一把,生姜一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以治黄疸。

  (四)针灸。 。

  黄疸者可针刺章门、太冲、脾俞、肝俞、劳宫、脊中等穴,若尝卧,四肢倦怠者.可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

  1.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强字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每服6~9g,每日2次。用于肝胆湿热型黄疸。

(2)安宫牛黄丸(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口服或鼻饲,每次1/2~1丸,急救用时剂量视病情定酌。用于热毒炽盛型黄疸。

(3)复方灵芝冲剂(TMNP牌,天津中药集团天津华美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每次59,每日2次。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4)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20~4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或生理盐水中静点,若热盛、热毒炽盛者,可加大剂量,且每日可静点数次。用于湿热、热毒型黄疸。

  2.单验方

  (1)鲜平地木、鲜车前子、红枣各适量,煎汁代茶,连服数日。用于湿热型黄疸。

  (2)茵陈50g,绿豆500g(捣末),大蒜4头(去皮),水煎服。用于湿热黄疸。

  (3)大黄30g,枳实5枚,栀子7枚,豆豉0.6L,水6L,煮取2L,分3次服。

  (4)鸡骨草5~15g,瘦猪肉50g(淘米水洗去脂肪),煮水20分钟,顿服,每日1次。用于/b)l,黄疸。

  3.食疗方

  (1)茵陈金钱白面散:茵陈500g,金钱草400g,白面200g,白糖150g。上药共研细末,与白面、白糖拌匀,每服lOOg,做成熟食服之,连用至黄疸消退。

  (2)栀子花根煨肉汤:栀子花根鲜品500g或干品250g,猪前腿夹心肉(去肥)500g,黄酒1匙。栀子花根和夹心肉切成小块,入砂锅加冷水,文火烧开,文火炖1~2小时,喝汤lOOml,日2次,肉可佐餐食之。

  (3)茵陈麦芽红枣汤:茵陈15g,大麦芽20g,红枣10个,白糖少许。上物入锅炖半小时,每日160~200ml,连服助黄疸消退。

  4:外治法

  (1)擦身法:用生姜250g,茵陈250g,同捣烂以布包之,时时周身擦之,助黄疸消退,1bJL,尤宜。

  (2)熏洗法:地骨皮120g,生姜、茵陈各等量。地骨皮煎汤熏洗全身后,用生姜、茵陈各等份捣烂用布包好,揉擦全身,每日1~2次。用于黄疸型肝炎,助黄疸消退。

  5.针灸疗法

  (1)胆热瘀结证,针阳陵泉、胆囊穴(阳陵泉下2寸,指压痛点)、胆俞穴,配穴为合谷、内关、足三里、绝骨。疼痛剧烈者,针胆囊穴,重刺激胆区(上腹最痛点),皮下埋针;呕吐剧烈者,针合谷、内关、足三里、阴陵泉、肝俞、胆俞,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

  (2)热毒炽盛证呕逆不止者,泻法针刺太冲、足三里、内关;,高热者针刺大椎、合谷、曲池、少商(放血);黄疸深重者,针足三里、至阳、胆俞、大椎、太冲,或阴陵泉、蠡沟、肝俞,交替使用,强刺激。

黄疸现代研究

  黄疸涉及了西医学中的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肝癌等病症。急性病毒性肝炎,如甲肝或部分戊肝引起的黄疸,当归属中医黄疸病证之阳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为湿热熏蒸、瘀热内阻,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兼以化瘀通络。多数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在改善症状、体征方面,且在改善肝细胞功能,降酶退黄方面效果显著。再如瘀胆型肝炎之重症黄疸、胆结石、胆囊炎阻塞胆汁排泄所引起之黄疸,重用化瘀通络及通腑理气药物,疗效突出。兹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黄疸的研究概述如下:

  1.急性黄疸型肝炎

  解放军302医院报道1 95例重度黄疸型肝炎,分为湿热型和血瘀血热型,分组应用活血、凉血以赤芍为主系列处方,退黄总有效率86.64%(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22~23)。宋政等用急肝舒合剂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40例,药用赤芍609,丹参、茵陈、金钱草、山楂、麦芽、神曲各30g,茜草、茯苓、大黄等;并设40例西药保肝对照组,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B、ALT降至正常的人数的百分比等,差异显著,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陕西中医1996,(7>:29)。上海市传染病院用中药治疗急重黄疸型甲肝,分为热盛型及瘀热型,分别予退黄1号(茵陈、焦山楂、鸡内金、甘草)及2号,间歇应用大承气汤治疗,有效率达94.82%(中西医结合志,1990,(10):22~23)。上海龙华医院张玮等报道治疗甲肝、戊肝各100例,黄疸型肝炎以茵陈蒿汤加减,无黄疸型以温胆汤加减,黄疸较高的瘀胆型肝炎用苦参30g、赤芍30g、鸡骨草30g、黄芩15g、郁金15g、鸡内金30g,均每日1剂,治疗1个月,结果甲肝与戊肝在改善症状和体征、降酶、退黄总疗效等方面比较无差异,并认为甲肝与戊肝的病因病机概而言之为风、湿、热、毒、瘀,分而言之甲肝以风、热、瘀为主夹湿毒;戊肝则以湿毒、瘀为主夹风热,共同之处是久病留瘀,出现高黄疸或病久难愈(北京中医,1996,<4):50~52)。

有人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用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探讨。认为肝炎所致黄疸属肝细胞性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病变组织微循环障碍,肝功能低下,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降低,同时由于肝细胞肿胀,汇管区细胞浸润水肿,胆汁排泄受阻,加之胆小管上皮通透性增高,胆汁漏出,可致胆栓形成,从而引起不同程度阻塞性黄疸,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通络药物,不仅可改善微循环障碍,同时改善胆汁瘀阻状况,从而使黄疸消退时间缩短。同时指出TXB。增高程度与黄疸呈正相关,重用赤芍可使TXB。、黄疸明显减轻,为中医所谓黄疽以“瘀热在里”之说的客观量化体现(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4):184~186)。

  2.重症肝炎的治疗研究

  重症肝炎病势凶猛,死亡率高,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提高存活率。多数研究采用大剂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生津救阴及通里攻下方剂,以内服、鼻饲、灌肠、静脉等多途径给药,以期截断病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三医院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用柴胡、丹参、赤芍、黄芪、苦参、茯苓为主方,结果平均黄疸消退时间为33.5天,存活率64%。北京市第一传染病医院用50%大黄注射液40~80ml,加入10%葡萄糖200~300ml静脉点滴,结果有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的作用。马安荣报道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黄疸型肝炎21例,其中急性重症黄疸型旰炎12例,亚急性重症型肝炎6例,慢性重症黄疸型肝炎3例,经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并结合清开灵静脉点滴、犀角散加味及安宫牛黄丸口服或鼻饲,临床治愈17例,好转3例(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3):189---.191)。此外,多途径给药如穴位注射、穴位敷药中药灌肠及静脉点滴中药已成为中医对重症肝炎的重要治疗手段(中医药学报,1980,3):25~27)。

  3.慢性、亚急性肝炎

  李平等报道用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持续性黄疸45例,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25例,肝硬化5例,亚急性肝炎恢复期5例,慢性重症肝炎5例,药用赤芍、丹参各309,茵陈、金钱草各249,云茯苓159,桃仁、郁金、姜黄、酒军、法半夏、陈皮、藿香各lOg,水煎服,同时服用黛矾散(青黛:白矾为1:2),结果痊愈20例,占44.4%,有效14例,占31.1%,治疗前后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例有差异显著(P<o.01)(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2>:12)。叶放报道黄疸型肝炎长期大剂苦寒之品以退黄、降酶,不少病例出现病情加重并迁延,“阴黄”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用温通汤治疗36例阴黄患者,药选生黄芪、白术、茯苓、山药、桂枝、葛根、秦艽、砂仁、鸡内金、生熟麦芽、茵陈、制附片、干姜、牛膝,煎汤口服,同时送服硝石、皂矾(研末)各39,日1次。结果治愈2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94.4%(江苏中医,1996,<12>:7~8)。

  杨大国等报道用温阳活血利湿解毒法治疗慢性难治性高黄疸33例, (胆红素>171umol/L),病程3周~6个月,除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外梗阻性黄疸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肝内梗阻性黄疸,符合慢性肝炎、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治疗以炮附子lOg,赤芍609,生大黄(后下)、丹参、茵陈各309,金钱草、海金砂各159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1个月为1疗程。结果3疗程内,有21例胆红素降至正常,黄疸治愈率为63.7%,8例降至24~51/zmol/L,有效率为24.2%,总有效率为87.9%,治疗前后胆红素改变差异显著(P<o.01),且胆红素下降与白蛋白呈负相关,与ALT改变呈正相关(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4,<3):28~30)。

  4.胆囊炎、胆石症的治疗研究

  据统计,胆囊炎、胆石症湿热型的发病率最高,其特征以“黄”为主。有人认为用四逆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另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3>:87----88)。还有以中药利胆排石汤(茵陈、金钱草、木香、栀子、大黄、枳壳、赤芍、丹参、黄芩)配合西药氨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适量补充维生素,纠正酸中毒,有效率达75.3%(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3,(4>:30)。

  5.基础实验研究

  对茵陈蒿汤进行实验研究发现茵陈蒿及其所含的羟苯乙酮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栀子有解热作用,并对结扎了胆管的家兔胆红素增高有轻度抑制作用;大黄有利胆、消炎和杀菌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6>:41~42)。胡耀华等用肝炎IV号(柴胡、白术、丹参、大黄、赤芍、当归、茯苓等)对CCl。造成实验性肝损伤的小白鼠治疗,结果该方药可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ALT,升高白蛋白,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0.01)。同时该方还可明显增加正常和异常大白鼠的胆汁流量。认为大黄能减轻血中内毒素,促胆汁分泌,降低奥狄氏括约肌张力,增加肠蠕动,及时排出毒素,疏通胆小管及微细胆小管内胆汁的瘀积,促进肝细胞修复;丹参、赤芍、当归等与大黄同用活血化瘀通腑,改善肝内微循环;白术、茯苓对减轻消化道症状,调整蛋白代谢紊乱有作用。该方药治疗慢活肝高胆红素血症60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0)

相关推荐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黄疸(肝炎、肝硬化)】

    黄疸 黄疸是因感受时邪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湿热交蒸,气滞血瘀,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外溢,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 ...

  • 第十届经方:茵陈蒿汤学习笔记

    伤寒论方 78.茵陈蒿汤 3味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 ...

  • 经方应用之茵陈蒿汤医案

    导读 本方为湿热发黄口渴腹满之证治.阳明与太阴为表里,阳明主燥,太阴主湿.入里之热邪,有从阳明燥化,有从太阴化.热从燥化则大便干燥,小便数多,而发为阳明腑实之证:热从湿化,湿热相合,贝便少,头汗出,而 ...

  • 解读茵陈蒿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茵陈蒿汤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茵陈蒿汤. ...

  • 胡希恕大柴胡合茵陈蒿汤医案

    [组成]柴胡24g,半夏12g,黄芩9g,白芍9g,枳实9g,大黄6g,栀子9g,茵陈蒿18g,生姜9g,大枣4枚. [加减法]若上证又见心中懊恼.发热者,上方再加豆豉18g:若大实满.小便不通者,加 ...

  • 治癃闭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癃闭证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8个药 ...

  • 治淋证精选的药方

    治淋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淋证病的症状,根据症 ...

  • 治内伤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治内伤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内伤发热证病 ...

  • 治尿浊证精选的药方

    治尿浊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尿浊证病的症状,根 ...

  • 治痉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痉证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18个药 ...

  • 治积聚证精选的药方

    治积聚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积聚病的症状,根据 ...

  • 治关格证精选的药方

    治关格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关格证病的症状,根 ...

  • 治鼓胀证精选的药方

    治鼓胀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鼓胀病的症状,根据 ...

  • 治肝炎证精选的药方

    治肝炎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肝炎病的症状,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