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马兜铃科植物
香港产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2属8种。
▲ 香港的8种马兜铃科植物
▲ 马颈铜铃,图片来源于网络
▲ 耳叶马兜铃的蒴果
本属植物的花两侧对称,结构奇特,通过“雌蕊先熟”和“陷阱式引诱”完成传粉过程。其花被管细长,部分种类中部弯曲,花色艳丽而有腐肉臭味,引诱昆虫到访。然而其花被管内部具倒生的刺毛,昆虫钻入之后便无法逃出;昆虫在密室般的基部壶室内挣扎,身上若携带了别的植株的花粉,碰触到成熟的雌蕊即可完成授粉;而此时雄蕊的花药尚未成熟,因此不必担心自花授粉。第二天,柱头衰败失去授粉能力,花药成熟,而壶口处的刺毛也变软萎缩,沾满新花粉的昆虫得以逃出陷阱,重见光明。如果这只昆虫仍难敌诱惑,再度进入另一朵花的花被管,便又完成一次传粉。马兜铃属植物的传粉昆虫主要是毛蠓、蛾蚋及其它小蝇类。
▲ 马兜铃属(狭义)花的外形特征,以耳叶马兜铃为例
▲ 关木通属花的外形特征,以柔叶关木通(柔叶马兜铃)为例
1. 通城虎 Aristolochia fordiana
草质藤本;叶片卵状心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叶背粉绿色,基出脉5-7条,网脉细密,仅脉上密被茸毛;聚伞花序具花1–4朵,苞片和小苞片卵形或钻形,花被管基部膨大呈球形,檐部舌片短;蒴果在香港未见。通城虎在香港一般被称为福氏马兜铃,模式标本采集于香港大帽山,并以英国植物采集者 Charles Ford 命名,是香港所有马兜铃中,最为常见的种类。花期图片拍摄于3月份。
细辛属植物的某些种类须根发达而细长、气辛香、味辛辣,因“根细而极辛”得名。本属植物的花辐射对称,裂片整齐。香港仅有香港细辛和尾花细辛两种。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散生柔毛;叶片阔卵形、三角状卵形或卵状心形,先端急尖至长渐尖,基部耳状或心形,叶面深绿色,脉两旁偶有白色云斑,疏被长柔毛,叶背浅绿色,稀稍带红色,被较密的毛;花绿色,被紫红色圆点状短毛丛;花被管明显,喉部稍缢缩,花被裂片上部卵状长圆形,先端骤窄成细长尾尖;雄蕊比花柱长,花丝比花药长;子房下位,具6棱,花柱合生,顶端6裂;果在香港未见。尾花细辛在香港标本室被鉴定为薄叶细辛(A. arrhizoma),后者由 H. Hayata 在1915年根据采集于台湾的标本发表,据描述其外形与尾花细辛近似,但花为绿色,而尾花细辛则带紫红色。但《中国植物志》指出,尾花细辛的花被亦为绿色,但常被紫红色毛丛而呈紫色,在毛丛稀疏时也呈绿色,因此薄叶细辛应归并至尾花细辛。两种形态的种群在香港均有分布,分别见于西贡的石花坑和大脑古道。石花坑种群的花为紫红色,花期在12月份;而大脑古道种群的花为绿色,即 Hayata 所描述的“薄叶细辛”,花期在5月份;两者是否同种仍存疑问。
▲ 石花坑种群
▲ 大脑古道种群
马兜铃科多种植物的茎、果、尤其是根,广泛被用作中草药,其中所含的马兜铃酸一度被认为具有抗癌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马兜铃酸具有极强的肾毒性和致癌性。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马兜铃酸列为1类致癌物;2003年围绕马兜铃酸“致病”还是“治病”,台湾爆发马兜铃酸事件,引发中、西医论战;2004年香港卫生署宣布停止进口和销售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及制剂;2005年起《中国药典》不在收录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方;2017年10月,一篇研究马兜铃酸药物作用的论文刊登在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的封面(3),指出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存在“决定性关联”,再一次将马兜铃推上风口浪尖,并引发学术争论(4)。关于马兜铃科植物“致病”还是“治病”的争议,看来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Zhu XX, Li XQ, Liao S, et al. Reinstatement of Isotrema, a new generic delimitation of Aristolochia subgen. Siphisia (Aristolochiaceae). Phytotaxa, 2019: 401, 1–23.
朱鑫鑫, 王君, 廖帅, 马金双. 中国马兜铃属和关木通属(马兜铃科)概览. 生物多样性, 2019: 27 (10): 1143–1146.
Ng AWT, Poon SL, Huang M, et al. 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 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 2017: 9(412), eaan6446.
Luan Y, Ma SC, Mao YM. Is it really the 'dark side' of herbal medicine?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8: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