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阳寤寐学说认识失眠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常活动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失眠按病因可划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类。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原发性失眠在中医属于“不寐”等范畴,关于睡眠学说,中医有阴阳学说、营卫学说、脑髓学说、神主学说等等,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中医睡眠理论体系,其中阴阳学说在其中发挥着统领作用。

寤与寐是人体内阴阳矛盾运动产生的一种主动过程,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过程相一致。《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载:“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类证治裁·不寐》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所以机体阴阳变化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寤寐的阴阳交替演变也与自然界的阴阳交替相对应。

寤寐调适是阴平阳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阴阳失调也是导致寤寐失调的重要因素。阴阳失调对应的寤寐失调可表现为:①阳盛阴虚,寤多寐少。如《医效秘传·不得眠》中对不寐的认识:“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盛,则终夜烦扰而不眠也”。《灵枢》记载:“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所以任何影响阳气潜藏的因素均有可能导致阳不入于阴而失眠。②阴盛阳虚,寐多寤少。如《类证治裁》曰:“多寐者,阳虚阴盛之病”。《灵枢》记载:“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另外,人体寤寐还与营卫循行密切相关,如《灵枢》言:“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 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营卫之气的正常运行,机体阴阳的调和是根本。

春分时节是阴阳盛衰变化的转折点,过了这个节气,自然界阳开始相对的胜于阴了,因此这个节气过后,人体很容易出现阴阳失衡的表现,因此也容易导致失眠。

中医在调节阴阳平衡,治疗失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阴偏虚导致的失眠,中医认为五脏均有阴阳,但影响睡眠的主要为心脾两虚、肝肾阴亏。心脾两虚型失眠,多因平时生活工作中思虑劳倦过多,耗伤心脾阴液。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无以生化气血,气血虚弱,不能上奉于心;脾运化之气血变少,肝血亦少,血不养神,致心神不安,而成失眠。表现为心烦,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健忘,神疲食少。应健脾补血,养心安神,可选择心俞穴及脾俞穴。

心俞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脾俞穴,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心俞、脾俞均为背俞穴,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俞穴,可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点按心俞穴、脾俞穴可达到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之目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肾阴亏,亦会导致失眠,肝阴血不足,心血则无所养;心与肾关系密切,心肾相交,当肾阴肾水不足时,无法上济于心,心没有肾阴的滋养拮抗,心阳则亦亢盛,因此导致失眠。肾阴不足所致心肾不交表现为,心悸怔仲、心烦、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治疗当滋肾阴,我们选择足踝部,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的交点,可滋补肾阴。

对于阴盛阳虚的失眠患者以振奋卫阳、驱除阴邪为主,可选择脾俞穴、阴陵泉。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时,当长时间温和灸,让艾灸之热,渗透到身体的内部,以助阴邪的祛除。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中。艾灸阴陵泉,可增强人体代谢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加速祛除体内弥散的湿邪。另外经常配合刺激背部督脉、膀胱经腧穴可激发阳气,振奋卫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