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中的高级做法——剔犀风格

在玫茵堂的图录里,有4件被标注为莆田窑、泉州窑的陶瓷。要知道,玫茵堂是以收录高质量、高等级陶瓷著称,而这两个窑口似乎并不在我们熟知范围内,也不是一般概念中的大窑口。它们为何会被收录于玫茵堂呢?

就是因为它们.....够特别!

这是4件仿漆器风格的陶瓷,而且是漆器中的高级做法——剔犀风格的作品。

玫茵堂 元 莆田窑 褐釉刻剔犀纹瓶

玫茵堂 南宋-元 泉州窑 褐釉刻剔犀纹罐

左/玫茵堂 南宋-元 泉州窑 褐釉刻剔犀纹罐

右/玫茵堂 南宋-元 莆田窑 褐釉刻剔犀纹罐

那么,剔犀是什么呢?

剔犀是漆器中一个特别的品种,属于雕漆的范围。

但它同我们常见的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的雕漆作品风格有很大的差异。题材上相对雕漆其他品种来讲,风格古朴、单一。以流畅的线条来体现,以云雷纹、如意云纹为主,风格简洁。这种雕漆工艺在日本被称为“屈轮”。

南宋 犀皮 堆黑屈轮文梅瓶

不过,这种剔犀效果看似简约、花纹重复,制作起来却十分复杂!因此特别名贵。

在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中记载了剔犀制作后呈现的效果:

剔犀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或乌间朱线,或红间黑带,或雕(黑户)等覆,或三色更迭。其文皆疏刻剑环、绦环、重圈、回文、云钩之类,纯朱者不好”。

剔犀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髹漆非常耗时,一件剔犀器的漆胎至少要5个红层和5个黑层,每个漆层至少要髹10遍以上,而每髹一遍漆后都需要在湿度、温度良好的无尘环境下自然阴干,因此,光是髹漆一道环节可能就需要百余天时间。如此反复上漆多达几十次,待到合适的时机,再雕刻出纹样。

正是因为层层的堆积,和颜色的设计,所以会在剔刻的刀口断面处显露出红、黑、黄等有规律的漆层颜色,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故得名“剔犀”。而在玫茵堂这4件器物上,我们能够明确地找到这种通过剔刻来体现线条纹饰、颜色深浅对比的艺术效果。

宋代陶瓷和漆器质感对比

南宋 犀皮 堆黑屈轮文合子 藤田美术馆

南宋 犀皮 堆黑屈轮文合子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

南宋 堆朱屈轮文长方盘 德川美术馆

南宋 堆朱屈轮文盘

南宋 堆黑屈轮文天目台

南宋 堆黑屈轮文天目台

南宋 堆黑屈轮文大合子

南宋 堆黑屈轮文杯台

南宋 堆黑屈轮文杯

南宋 雕彩漆 堆黑屈轮文长方合子

这样极为小众的陶瓷出自福建地区,也非偶然,福建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漆器产地,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一书中也曾提到:

古剔犀器,以滑地紫犀为贵,底如仰瓦光泽而坚薄。其色如枣色,俗谓之枣儿犀,亦有剔深峻者次之。福州旧做色黄滑地圎花儿者,多谓之福犀,坚且薄,亦难得。

这是福建福州茶园山,端平二年(1235)宋墓出土的南宋-红漆剔犀葵形奁,现藏于福州市博物館是目前有確定紀年的出土物中,年代最早的剔犀漆器。

宋代起,海上丝绸的起点位于福建泉州。莆田窑、泉州窑产品大多为外销型器物。所以玫茵堂那4件剔犀纹陶瓷,大概率有外销的可能。这么小众的器物,玫茵堂也能找到并收录在图册中,收藏品味实在令人赞叹啊!而且我们发现,剔犀陶瓷都集中与南宋至元这一时间段,除了这类小众的剔犀,还有著名的吉州窑剔犀纹器物,跟此类剔刻不同,吉州窑只发现了在釉面绘画剔犀纹饰的器物,这在吉州窑中也属于名贵种类。

南宋 吉州窑黑釉屈轮文瓶 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 吉州窑 黑釉屈轮文天目碗 白鹤美术馆

大肉庄 ROSE节展品 南宋 剔犀纹盏

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器物的装饰存在横向的流动。只要在新材质上的加工不存在太大障碍,那么在同一时期,会发现相似的装饰在不同材质的器皿间转移,只不过因为材质的不同,在呈现方式上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就像这种宋代剔犀漆器——莆田窑、泉州窑剔犀瓷器——吉州窑剔犀纹瓷器的制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