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街往事 “争回几尺中华地,留与吾民作市廛”
华景街前马路边,鱼蓝菜担免挑肩。争回几尺中华地,留与吾民作市廛。华景街前数尺路,德人强欲划与租界。余时掌督署交涉,力持不可,历陈(陈夔龙)、杨(杨文鼎)、瑞(瑞澂)三督始结。民初罗汉的《汉口竹枝词》韵之。
“洋茅厕”和“一品香”
公安路是从中山大道进入大智门火车站的重要通道,也是经原解放南路、长兴街、京汉街联通到解放大道的一条通道。此路修建于1928年前后,俗称新直马路。1938年命名为公安街,1949年改为公安路。现在的公安路直通京汉大道。
与公安路相交贯通的曾有芦席街、公安横街、福寿里,相邻的有新直街、建设街、京汉街。近十几年来,由于公安片区实施改造,兴建中城国际,原有街道格局发生极大变化,如芦席街、新直街等整体消失。
公安路不可跟车站路、江汉路同日而语,这是小市民聚居区,主要是两层楼,路口地段开设有少量门面和手工作坊。如杂货铺、粮店、煤店、玻璃加工、制伞作坊、皮革鞣制、纸盒厂等,有名的宝华洗染厂就在这条路上。
大约在50年代或60年代,公安路与芦席街交会的三角地带修建了一座漂亮的公共厕所,当地人称“洋茅厕(si)”,感到非常新奇。这间厕所非常气派,地面采用水磨桃花石工艺,顶部还设计有多扇百叶通风窗,厕所空间高,其外观和内部环境在汉口颇为少见。这“洋茅厕”使用率极高,早晚入厕常需挨个在蹲位旁排队守候。厕所旁边的空地上常年有铁匠在此营生,叮叮当当凑热闹。
与洋茅厕形成反差的是,这一带居民还在使用公共自来水龙头,武汉人俗称“水管子”。街坊们在公共水龙头那里挑水吃,或者把衣服、脚盆、脸盆搬到公共水龙头的水池边洗衣服。后来江汉路步行街上还特地做了“水管子”挑水的雕塑以供人们的怀旧。
小市民聚居区有个特点,住的年数长的人,大半条街的人能彼此认识,还能叫出姓名或外号。街坊邻居们几乎天天见,就算不是天天见,一到夏天,家家户户在街上摆起竹床乘凉过夜,就相当于家庭人口公开普查,街头街尾哪家有几口人,哪家接了新姑娘(媳妇),走了个老人,生了个小伢,或者小伢长几大了,都一清二白。甚至连下河时提出围桶(马桶)质地、外观档次的好坏,都能判断出那家人的家境如何。
公安路的木制电线杆颇有特色,比中山大道上的还好。每根底部直径约有35厘米,高达3层楼楼顶,据说是萧耀南、吴佩孚统治时期的,全是东北杉木,浸透沥青防腐,使用到80年代还完好无损。电线维修工人爬上电线杆时,脚上要套弧形如弯弓状带齿的“铁鞋”。时间久了,电线杆上留下鞋齿刺入的三角形印痕。后来电线杆更新为水泥杆,鞋齿也更新为外套橡胶管的铁步了。
公安路也是有“古迹”的,83号原是一家善堂,名为“永善堂” 。善堂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楼,栏杆仿西式建筑,两扇黑漆包铁大门,上有巴钉排列组成的大花瓶等图案。外墙上残留三个水泥浮雕字“三德穗”。据老人讲是解放前由当地几位有钱人捐造的,后由帮会控制,60年代被改作公安路小学分校校舍。善堂内有一小庭院,通前后门。善堂内部作教室用的一间房屋墙壁上有功德碑,中字楷书刻写,因表面被涂抹了石灰,不易发现,2004年前后被用作江岸区图书馆,后在旧城改造中拆毁。
位于公安路口的一品香,当家品牌是皮白馅美、远近闻名的包子,叫“一品香麻蓉大包”。开业有半个多世纪,老地址在中山大道1445号,80年代后曾更名为“馨香甜食馆”,经营系列甜食早点。品种有:糊米酒、汤面、水饺、米粉、热干面、炸酱面、生煎包、烧梅(麦)、油香、油饨、酥饺、鸡冠饺、糯米鸡、糯米包油条、欢喜坨、面窝、油条等。汉口过早之享受由此可见,几乎每天早上都有人排队。
正宗的一品香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一品香侧对面是公安路合作熟食店,80年代前叫“利民熟食店”,生意也不错,但经营规模与品种比一品香大为逊色,主要经营热干面、米粉、油饼、油条、馍馍等日常早点。居民想换个口味,吃丰盛一点的,或者家里来了亲戚,就选择一品香。居家过日子,讲究节省的,一般选择利民。利民的门前,一年四季都支起一顶帆布篷子。
每天经过公安路前往天声菜场买菜的街坊,在回家的路上都会带点过早的回家。住在附近的居民,天天都有人端着盬(读作ɡǔ,钢精锅)子、筲箕给家人带回各类早点。无论是国营的一品香还是合作的利民,在居民中都留下不可遗忘的甜美回忆。
民国时期的华清街
华清街上故事多
公安路、建设街、华清街是三条平行的道路,贯穿于中山大道与京汉街(铁路边)。公安路路幅较宽,可以通行汽车,而建设街、华清街不到它路宽的一半。在公安路与建设街之间,曾经还有一条路叫新直街。20年代形成居民区。四周水沟纵横,居民以木板搭桥往来,故称板子桥。30年代居民增多,将水凼填平形成街道,因靠近华景街改称华景后街,1948年改名新直街,现已消失。
民国初年,建设街一带形成居民区。早期居民多以芦席搭棚而居,故称芦席街。30年代居民增多,因靠近华景街,改称小华景街。1948年因城市建设发展,改名建设街,至今仍用此名。
华清街,原名华景街,清末时已成街。最初棚户、板屋间杂,曾是黄陂、孝感等地商贩、工匠聚集之地,摊点遍布,盛极一时。据多方史料介绍,1895年德国在汉口划立租界,一直想把这块毗邻的地划入德租界。引发居民的强烈反对,联名要求湖广总督设法保护。湖广总督瑞澂派人在此处修了一条灰石马路,设立警察分所;同时由陈景堂出资,沿德界马路北侧重建房屋成街。以中华的华字为街名首字,另取业主陈景堂之“景”字,合二为一,命名华景街,即华清街的前身。
此街建成后,德国殖民者极为不满,不断寻衅滋事。1910年6月3号《申报》刊登了一条“德人越界修路交涉”的消息。几经周折,1917年3月15日,德租界被正式收回,华景街管辖权也收回。华景街居民的爱国之举也感染了当时的汉口名士罗汉,为之特赋汉口竹枝词《华景街》:“华景街前马路边,鱼篮菜担免挑肩。争回几尺中华地,留作吾民作市廛。”
1911年 阳夏战争时德士兵搭建临时工事守卫在德租界华景街口
1919年,合记洋行买办韩永清由南京回汉,在一场豪赌中,赢取了陈景堂整条华景街的房地产。在汉口的实业界人士中,流传着这么两句话:“景堂命定家要败,赌博输了一条街。”
韩永清看中了华景街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凭借雄厚的资本,沿街改造,修建了近百栋式样一致的楼房,下设铺面,并建立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菜场。据1907年第5期上海《东方杂志》记载:“汉口向未设立菜场,近经巡警局总办周松甫太守就华景街左近试办菜场一区,招集小贩入场贸易。”韩永清围绕这个菜场和一系列的铺面,形成了汉口颇负名气的副食品商业市场。昔日的灰石路也由整齐划一的花岗岩条石铺成,干净整洁。
民国十三年(1924年)全街正式建成,菜场也叫华清菜场。菜场楼上最初辟为“集贤茶楼”,不久由洪帮张春元经营,改为“保春茶楼”;后又由另一洪帮大爷周胜余顶下,改为“宁汉茶楼”;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7日改为“宁汉戏园”,开张之日由楚剧名演员严楠芳等演出《天河配》。
华清街开市那天,在前后街口高扎彩楼,要全街商户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聘请汉剧名伶余洪元等七八人到菜场清唱,一时热闹非凡。
华清街曾经是汉口有影响的高档副食品销售中心。全街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商户经营肉、鱼、鸡、鸭、蛋、海味、干货、水笋、酱咸菜、豆制品,各种时令菜和西餐用的蔬菜应有尽有。外商洋行、外侨、高级中西餐厅、饭店、酒楼、“三北”和“民生”轮船公司客轮以及市民中婚丧喜庆需要的荤素菜肴等大多在此购买,生意特别繁盛。1944年农历冬月初四,华清街也遭美机轰炸,破坏严重,菜场、楼层烧毁。抗战胜利后,人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市场一度恢复。
往日的华清街长约250米,拥有90余栋铺面,8个过街楼,路面全是由排列整齐的花岗岩条石铺成,两边直排条石,中部横排,看上去古老苍凉,光滑亮洁。那些条石在1969年修建滨江抗洪纪念碑时,全都撬去作基座石料用了。
60年代至80年代,华清街依然保持着昔日的繁华,市繁人稠,往来如织。茶馆、杂货铺、柴禾铺,还有几条街共用的唯一一部传呼电话,都是它留给人们的记忆。当年这部传呼电话的是一位年约六十岁的婆婆,姓名不详,身材修长,皮肤白皙,身板硬朗,干净灵醒。周围几条街的人都认识她,她对附近街道的门户也一清二楚。哪家来了电话,她会立马穿过几条街,通知受话人去接听电话,或者代为传话。每次打电话4分钱,传呼则1角钱。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华清街电话婆婆那挺直身板、衣襟斜插手绢、穿街过巷替人传话的身影,依然浮现在眼前。
2005年,华清街因旧城改造被拆迁,原址上新建了大型小区华清园,作为实体的华清街、华清里连同老式建筑、老地名已经在汉口的空间和版图上消失,这不能不说是地名文化的一个缺损。
本文摘自《大路朝天——穿越汉口中山大道》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咵武汉最棒的公众号!
编辑:关 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