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还是减法,你的选择是?

让我们先开始做一个测试:

在下图中,有一个乐高结构,结构中有一个“小人”被置于一个“屋顶”之下,屋顶的一角有一个用于支撑的支柱。现在,你的任务是在屋顶上继续加盖,但需要使整个乐高保持稳定,而不会使乐高结构失去平衡压到屋顶下无辜的小人。此时,你会怎么做?

若要让屋顶更加稳定,你会如何改变结构?| 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Virginia

如果你的第一想法是给屋顶增添支柱,那么你的选择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一个喜欢做加法的人。

不久前,《自然》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邀请了197人来参与这个乐高加固游戏。他们告知其中98名参与者,完成这项加固工作可获得1美元的奖励,以及在加固过程中,每增加一块积木需额外支付10美分。结果显示,有41%的人选择移走那根支柱,但更多的人都忽略了一个更简单、更便宜的解决方案——移除现有支柱,让屋顶直接落在基座上。

对剩下的99人,研究人员不仅告诉了他们完成这项加固工作可获得的奖励以及增加积木所需支付的费用,还明确地告诉他们,移除积木无需支付费用。结果表明,在这一组参与者中,有61%的人选择将移除积木作为解决方案。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类似的实验。比如在另一项实验中,他们邀请了参与者通过添加颜色或者删除格子的方式,让一个10×10的方格呈现出上下左右都对称的图案。删除已有颜色的格子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用鼠标点击那个方格一次即可,添加颜色则需要更多的点击次数。

图片参考:University of Virginia

然而,结果仍然显示只有少部分人会采用简单的“删除”策略,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在空着的格子里增添绿格子。但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观察到——练习的确有助于参与者想到“减法”策略。与那些没有练习就完成了挑战的参与者相比,那些在开始“真正的”挑战前先进行了三次练习的参与者中有更高比例的人选择了采用效率更高的减法策略。

研究人员还通过查看一些档案资料,分析了提交给每一位新上任的大学校长的改进建议。在651分提议中,只有约11%与取消、撤销一些现有规定、实践或项目有关。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各种需要改进某件事物或想法的情况下,很少会把移除某些元素作为解决方案,而是总想着添加一些元素,不管它们是否有用。并且,他们还提出了能解释这种现象的理由。

为什么加法方案在我们想要对某个事物进行改进时,会更加快速且容易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呢?

研究人员表示,参与者之所以鲜少提出减法方案,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些方案的价值,而是因为他们压根没有考虑到这些方案。当每一个测试的规则中明确地提到减法方案的可能性时,又或者当参与者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练习时,他们给出减法方案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这意味着,减法方案不一定更难,但它们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被找到。

人们似乎倾向于将“我们能在这里添加些什么”作为一种启发式方法(一种为了简化和加快决策制定的默认策略)。这种启发式方法需要通过提高认知、减少直观反应来加以克服。

另外,可能因为减法方案往往更不容易被欣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对加法方案的倾斜。人们可能认为,减法方案没有加法方案来得漂亮,去掉一些已有的东西会让人感觉不如增加一些新东西来得有创意。以及人们可能会倾向于认为——已有的东西之所以存在是有其原因或功能的,所以相比于移除这些已存在的部分,增加新的东西会是更好的方案。最后,在沉没成本(一旦投入了金钱、精力或时间,就会继续努力的趋势)和对浪费的厌恶的加持下,可能就导致了人们对删除现有部分的回避,尤其是如果这些部分一开始就需要投入精力去创造的话。

很多先贤都曾像我们传达少即是多的思想。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曾说,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达到完美之时不是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增加,而是发现没有什么可以移除。老子曾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然而,我们真的能懂这句话的意思吗?新的研究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不去考虑在某些情况下,用减法方案能够更好地改善情况的话,那么会导致许多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例如,当人们对家里的装饰不满意时,他们可能会用疯狂消费和购买更多的家具来解决这种情况。这种趋势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利益,也增加了环境的负担。新的研究指出了加法方案存在的一些陷阱,提醒了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去利用减法的价值。

#创作团队:

编译:小雨

#参考来源:

https://engineering.virginia.edu/news/2021/04/why-our-brains-miss-opportunities-improve-through-subtractio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592-0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psychology-numbers-people-add-default-subtract-better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our-brain-typically-overlooks-this-brilliant-problem-solving-strategy/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4/210407135801.htm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273931-people-are-bad-at-spotting-simple-solutions-to-problems/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psychology-numbers-people-add-default-subtract-better

https://socialsciences.nature.com/posts/people-systematically-overlook-subtractive-changes

#图片来源

封面图:benjaminabara/Pixabay

原理

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
132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为生活做减法,为生命做加法

    ​舍弃应该舍弃的,抓住应该抓住的,人一生要做的8件事情: 01.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敬畏.善待身体,顺天应时,发挥其最大能量. 02.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凡事积极正面思维. 03.珍惜 ...

  • 央企重组:“新中化”面临的加法和减法挑战

    2021年5月8日,一个世界级超级巨无霸企业,在中国诞生. "中化控股",从筹备到正式亮相,一直都是全国企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她的体量规模,也因为她的国家级产业影响力,还因为她的重组 ...

  • 【混色原理专题一】加法和减法混合名字的由来

    【混色原理专题一】加法和减法混合名字的由来

  • 加法与减法

    记得以前主持逸夫楼人文系列专题讲座的时候,有一期的主讲嘉宾是来自台湾的女作家李欣频.她被誉为"炼字女巫",她的文章读起来总能给人特别的启迪就像她本人一样.在她的新书里,提到了要有随 ...

  • 用加法和减法的原则写文章。

    有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钱钟书先生对<围城>作过多次修改,修改部分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等等. 作家写作,都很难一次成稿,成稿后还需要最后校对才能定稿. 文学爱好者和初学写作 ...

  • AWE观察:方太做四个加法一道减法,厨电本该像他们这样玩儿

    撰文/蓝科技 健康.新智慧.集成化.多场景,这是方太集团(以下简称方太)2021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四个加法,而去厨电化则是他们的一道减法. 去厨电化的方太,从厨电企业变身科技企业,已经成功迈出了 ...

  • 老师,好迷茫啊 | 采购供应链人在市场波动时候的“加法”与“减法”

    2016岁末,原材料大涨且货源供应状况步步惊心,采购供应人员在成本与供应保证的压力下疲于奔命:增加供应源.价格约定谈判.引入代理,各种承若......可以这么说: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采购供应人员几 ...

  • 百强房企到底该做加法还是减法?

    文\潘永堂 近些年,百强房企纷纷扛起"地产+"的大旗,在整个地产圈不停的挥舞. 有人说,成功的人都有一毛病,就是爱折腾.新概念,新玩法.新业务层出不穷! 有人说,成功的企业也是爱折 ...

  • 中医的加法与减法(外篇)

    永远是加法! 中医门诊实录 "朱医生,我和你说呀!我实在是太忙了,我一天到晚吃药都来不及,你给我出出主意,我该怎么办?"病人怨声载道."我一天要吃10多种药,加上你的中药 ...

  • 道德经日课048丨人生从来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48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八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