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新年,哪些传统习俗为何沿袭千年不衰?背后的真相竟然另有深意

我的家乡是孔孟桑梓之地,文明礼仪之邦,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里自古以来,讲究传统礼仪,民间有'礼多不伤人'之说。下面聊聊家乡过年时的传统风俗。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贴春联、门神、灶君,院中供奉天地之神,祈求神灵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堂屋客厅正中央设立祖先牌位或家堂,还要到祖坟烧纸钱、燃放鞭炮,邀请祖先到家过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传承。

回家后,在大门口横放一木棍,称作'拦门棍',既防孤魂野鬼闯入,又防家中财气流出。然后燃放鞭炮吃午饭,午饭一般比较丰盛,必有美酒佳肴,这是人们对辛辛苦苦忙碌一年的家人的犒劳。饭后,全家包水饺,准备果品、糕点、香烛、锡箔、元宝等贡品。院中地上铺满麻杆、秫秸,踩碎,称之为'跨此岁',即辞岁的意思。

到了除夕之夜,以前,家人团聚,燃柳炭,饮椐酒,啜馅食,是为'守岁'。如今,阖家欢聚,燃火炉,看春晚,彻夜不眠,谓之'过长年'。

零时以后,燃蜡烛、焚纸壳、放鞭炮,一家老小按行辈依次向天地、祖先叩头,俗称'发子',正式进入新年,发子多在午夜子时,因此时为更岁交子,辞旧迎新。晚辈向长辈叩头,谓之'拜年',长辈给晚辈'带岁钱'(压岁钱),意味着全年有钱花。晚餐吃素水饺,意思希望新的一年家庭'素静',和睦平安。水饺包麸子、硬币,吃到有麸子的水饺有'福',吃到有钱者'发财'。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八,每天都有说出,民间有'一麦二豆,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谷八,九果十菜,收花不收花(棉花),单看二十八'之说。意思是这些日期是其生日,古人以天气阴晴,占卜五谷人畜的丰歉祸福。

旧时,这期间组织香社和唱大戏,有炉灶供饮食,有赌具供消遣。这一做法一直沿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终止,但祭祀拜年的习俗至今仍保留。取而代之的是文化下乡活动,庄户剧团下乡巡回演出。

第二天,正月初一,早饭后,本家宗族邀约共去附近亲朋邻里家、拜年祝贺。街巷相遇,互道'过年希好'、'恭喜发财'、'见面发财'等吉利话。这天禁扫除、禁烧食、不汲水、不动刀、不压碾,长期服药的病人这天不吃药,妇女不动针线活。禁扫除是为了不让家财外流,禁烧食,是为了纪念屈原,不汲水、不动刀、不压碾是为了不让一年都劳碌,病人这天不吃药,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妇女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防止清明节遇到毒蛇。

正月初二,出嫁女携夫带子回娘家,送礼拜年。这天娘家隆重招待。若是新女婿,第一年去岳父家,无论排行大小,一律坐主宾位置,已显示对新女婿的尊重。

正月初三,去拦门棍,送祖先归位。顺序是从外向内扫,即从大门向屋门扫地,并默念'一扫金,二扫银,三来扫个聚宝盆。'这天,旧时农夫操簸箕、扫帚卜田蚕农事,预测来年的丰歉。

正月初四,因初四与'出事'谐音,这天,全家闭门不出,在家看电视,打牌、麻将、下象棋,以避祸事。

正月初五这天是'五忙日',各行各业开始动工,燃放鞭炮开始劳动。吃水饺,名为'捏嘴',意为口舌易生非,不议他人非,堵住是是非非。

正月初六以后,相互走亲串友,忙碌一年的人们开始与亲朋好友相聚一起,畅谈亲情、友情,交流感情。

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过小年',过春节是'过大年'。意思是热闹程度仅次于春节。月亮升起,家家户户,放鞭炮,焚香烛纸箔,吃元宵,后以喝'面叶'代之,今又逐渐兴起吃元宵。晚上,最期待的是放灯,家家户户门前挂彩灯,庭院内遍置胡萝卜灯,小孩燃放烟花挑灯笼,我最喜欢燃放'提溜锦',满街玩耍至半夜。有'打铁花'表演,火树银花,精彩纷呈。睡前,老人举灯照遍庭院、房间犄角圪拉,寓意'不生虫孽'。解放前,家家户户都制作面灯十二盏,照百虫,卜水旱,新中国成立后革除。

正月十六,出嫁女回娘家,谓之'走百病'。俗话说:'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叫妮子(接闺女)',此风俗延续至今。这天,城区南关一带有游孟府、孟庙的习俗,有摸赑屃头,祛百病之说。

至此,热热闹闹的年味方才淡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