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禅让,最美不过尧舜,后来的统统变质

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指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禅让也算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明美德吧,最早来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尧舜禹时期。我国关于禅让制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尧典》:“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后《史记·五帝本纪》也有记载:“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意思是正月初一,舜于宗庙接受了尧的禅让;到了舜的时候,又有“舜乃豫荐禹于天”,即舜把禹推荐给了上天,舜把帝位禅让给了禹;到了禹的时候,禹“以天下授益”,禹把天下的大权给了益,禹禅让给了益。尧舜禹生活在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禅让。

原始社会尧舜的禅让,是最符合本意的文明美德。

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遇到问题时,他们坐下来共同商量解决。于是尧在老的时候就问大家谁可以继承他的位置,大家先是推荐尧的儿子丹朱,被尧否定了,后来又推荐了共工,也被否定了,最后就推荐了舜,舜在通过尧帝的考察后,最终接受了禅让,当了舜帝。

其实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舜接受禅让时,尧帝还活着,后来尧死了,对于尧的儿子丹朱该怎么办呢?于是“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即舜把帝位让给了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面,以表明自己的高风亮节。这就把难题给了各部族了,该去朝见谁呢?大家商量了一下,都不去朝见丹朱而去朝见舜,在这种情况下,舜帝逼不得已才又登上了帝位。

到了舜传禹是怎么回事呢?大概也是这个意思,舜否定了自己的儿子商均把帝位禅让给了禹,舜死后,禹也学着舜躲到了阳城,各部族就都去朝见了禹,于是禹登上了帝位(“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这个过程看似麻烦又好笑,但却笼络了上代帝王的子嗣部族又笼络了其他各个部族,不仅体现了帝王的谦恭美德,而且还落个名垂千古、歌功颂德的美名。

禹的禅让,对立关系的转换,让人大跌眼镜。

禹传益就没有那么顺利了。禹在世时先是向上天举荐了皋陶,但皋陶没多久就死了,禹接着又举荐了益,禹死后,益于是也学着尧和舜谦让的美德把帝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自己去箕山之南躲了起来。这一躲不要紧,各部族居然都去朝见了禹的儿子启,原因为益辅助禹的时间不长,而启更为贤德,于是启就顺应天意登上了帝位(“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此处本该顺理成章登立帝位的益却在谦让之后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由禹的儿子启登上了帝位,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把自己玩“脱靶”的主了,这不能不令我们大跌眼镜。益虽说辅助禹时间短,但也是经过禹和大家商定之后受禅让的,各部族岂能不遵从先帝的决定而后统一去朝见启?一说为禹虽把政权交给了益,但暗中培植启的势力,是益空有虚权,自己在世时不便明说,死后由启见机行事,故在益谦让后启的势力怂恿着其余各部族去拥立了启。

从启开始了君主的世袭制,彻底打破了原有的禅让制,启还设置了“六卿”“太史令”等官职,并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这就形成了象征森严等级制度的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由战败俘虏或犯罪受刑的奴隶们组成,奴隶们没有人身自由,整天在奴隶主贵族的土地上耕种养殖,这就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君主国家——夏。

战国时期,两次君王主动禅让,祸起萧墙,内乱伊始。

公元前316年,酷好上古虚名的燕王姬哙欲效仿上古尧舜禹的美德主动禅位于国相子之。结果燕国被搞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燕太子平与将军市被图谋复辟未成,反被百姓所杀。齐国趁机进攻燕国,燕哙与子之双双被杀,燕国几欲灭亡。

公元前299年,时当壮年的赵武灵王赵雍禅让给儿子赵惠文王后,自称“主父”,后欲封公子章为代王,图谋分裂赵国。公元前295年,大臣李兑与公子成发动沙丘宫变杀死了公子章,“主父”困于宫中,求食不得,被活活饿死,时年45岁。

别人是想当王当不上,这两位君王到好,当王当的腻烦了就想出禅让的点子,大权一交,视同儿戏,自己找逍遥快乐去了,结果把好好的一个国家搞的民不聊生,祸起萧墙,最后连自己也落个令天下人耻笑、扼腕痛惜的下场。

封建时期所谓的“禅让”,只不过是为披着华丽的外衣寻求的一种合法借口罢了。

“禅让”严格说来又分为“内禅”和“外禅”两种。皇帝宗亲内部的争夺皇位,逼迫在世的君王让位,我们称之为“内禅”,历史上的“内禅”有唐高祖李渊禅让给唐太宗李世民、凉太祖吕光禅让给儿子凉隐王吕绍、魏献文帝拓跋弘禅让给儿子魏孝文帝元宏等等。纵观历史,尤以唐宋时期的“内禅”居多,为什么呢?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就是通过禅让登上帝位的,先祖如此,后代亦当效仿,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被射杀,时李渊被封锁消息,直到事后才知晓,李世民掌握了军政大权,大臣们也劝谏李渊禅让皇位,无奈之下,李渊于“玄武门之变”后二个月禅让位于李世民,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2年的“贞观之治”。

外戚大臣篡位或朝代被推翻取代,我们称之为“外禅”,历史上有秦王子婴禅让刘邦、西汉刘婴禅让王莽、汉献帝刘协禅让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宋武帝刘裕、宋顺帝禅让齐萧道成、齐和帝禅让梁萧衍、梁敬帝禅让陈霸先,东魏孝静帝禅让高洋、西魏恭帝禅让宇文觉、北周静帝禅让杨坚等等。“外禅”尤其在南北朝时期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流行风”。

公元前207年九月,秦王子婴即位于秦将覆灭的时期,时刘邦率义军绕过峣关,越过蒉山,在蓝田一带两度大败秦军。十月,进入武关,在灞上驻军后派人劝子婴投降。秦王子婴乘着白车白马,用绳绑缚着自己,封好皇帝的御玺和兵符,在轵道旁向刘邦投降,秦国灭亡了。

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的,一种旧的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矛盾的不断上升演变,必然会出现一种新的社会体制来取代它。南北朝时期走马换灯般的朝代更迭,外戚大将的轮流上台执政,成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一场闹剧。“禅让”一词成为他们正式登立帝位的一套说词,也为君王的登基蒙上了一层美丽而神秘的外纱。这种“禅让”说白了无非政权由权臣把握,皇帝最终在威逼引诱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禅让”。

禅让原为让与有德之人来管理国家,后逐渐演变为让与有权势的人来替自己管理天下,或曰主动交出印绶来保全性命,说的好听是停止杀戮以换取天下太平,说的不好听是懦弱无能求全保命。古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君王,如南宋末帝赵昺投海自尽、明崇祯煤山自缢等等,宁可自杀身亡,也不受投降之辱;还有被俘后受尽屈辱最终客死他乡的皇帝,如宋徽、钦二宗;更有被俘后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寻求战机最终一举复国的君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并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与错还是留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发掘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