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这座小城

“邹鲁”一词在中国一直被视为文教兴盛之地之意,“海滨邹鲁”、“江南邹鲁”、“海外邹鲁”,“邹鲁之士”,凡是和邹鲁沾边的,都是有文化的意思,这个“鲁”大家好理解,孔子是鲁国人,鲁国故地在山东曲阜,这个“邹”呢,其实就在“鲁”的隔壁,孟子是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城,和曲阜一样,同样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可孔子的名气大,年代也比孟子早,为何不叫“鲁邹”呢?其实这还得从更早期的邾娄文化说起,邾为东夷古国,文化悠远深厚,战国时改为邹,鲁为东迁新国,而“鲁为娄转”,也就是说“邹”的历史实际上是更早过“鲁”的,也就是说在今天邹城这方土地上产生的文化和历史,比今天曲阜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和历史还要深厚,邹鲁文化的发源地在山东邹城。

但在曲阜的至圣孔子的万丈光芒之下,邹城的亚圣孟子的光辉有些黯淡,其实孟子的思想不仅是孔子的继往,更是儒家思想的开来;在曲阜“三孔”的热度之下,邹城“三孟”有些冷清,其实孟府、孟庙和孟林的保存完好程度,更胜世界文化遗产“三孔”。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邹城市的孟庙、孟府和孟林景点,名气不小,景区文化深厚,放在其他地方,就是一个城市的招牌,但无奈邹城的隔壁就是曲阜,20多公里之外就是孔府、孔庙和孔林,孟子故里的招牌在孔子故里面前,很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概。

关于孟子,大家都知道的故事是“孟母三迁”,其实那是孟母的故事,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成就了一代亚圣。我一直纳闷孟子的父亲去哪里了,两千多年前人的寿命短,而男人从古至今都没有女人活得久,所以孟子的父亲早在他幼年时就去世了,孟子的出生时孔子已经死了大约一百年左右,孟子师承孔子的孙子子思,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没落的贵族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 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和周游列国。

孟子的思想不仅是孔子思想的继承,更是儒家的大力发展,特别是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民主理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还提倡“仁政”,“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让人民拥有自己的“恒产”,也就是保护私有财产,人民就会安居乐业,不去触犯刑律。“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除了有恒产,还要有道德,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美满,天下太平。可以说孟子关于民主和仁政的基本思想,是中国先秦思想的精华所在,放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十分了得,放在中国管用,放在外国同样管用。

孟子的故乡在山东省邹城市,曲阜市与邹城市南北相邻,都是济宁市代管的县级市,也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以济宁被称作“孔孟之乡”。

孟庙是一处长方形的五进院落古建筑群,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年间地震倾圮后重建,亚圣庙石坊后左右各一坊,左名“继往圣”,右名“开来学”,“继往开来”是后人对孟子的评价。

孟庙的古树是一大看点,孟庙中共有各种树木共430余株,树龄大都在八九百年以上,年岁远远大于孟庙内现存的建筑物,这里古树苍郁,葱笼茂密,更有许多生物奇观和传奇故事。

这个树瘤被称作灵龟,这只灵龟在孟庙这个充满灵气的地方爬了数百年,依然没有爬上树,真正的龟速。

而这个树枝被称为灵蛇,估计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灵蛇依然没能出洞,还在树干上盘旋。

康熙御碑亭内放置清康熙《御制孟子庙碑》一块,托碑神兽赑屃的鼻子被游客摸到溜光,因为游客通过木门,只能勉强摸到神兽的鼻子。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小时候不认真学习,孟母一气之下把织好的布割断,告诫孟子不可半途而废,这就是“孟母断机”的故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孟母千年来都是中国母亲的典范。

除了古树,孟庙最多的就是石碑,各个朝代的都有,庙内共有碑碣石刻350余块,不少是珍品和绝品。

这是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八思巴文,元朝忽必烈时,由国师八思巴根据当时的吐蕃文字而制定的一种文字,伴随着短命的元朝而存在,明朝推翻元朝后,八思巴字被废弃,大概也就是在1270年代到1360年代90年间使用。

这块元至顺二年(公元1334年)九月的加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圣旨碑,碑身镌刻两种文字,上半部为蒙古八思巴文,下半部为汉文对译,活脱脱的文字研究教科书,这类碑刻在全国寥若晨星,是研究蒙、汉、藏各族文化交融历史的难得艺术瑰宝,亦是孟庙最为珍贵的碑刻之一。

孟母殿是供奉孟子母亲的殿堂,“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千年。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安顿儿子。”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说:“此处也不适合安顿我的儿子"。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孟子以祭祀仪式及进退朝堂的规矩作为自己的游戏。此时,孟母说:“这正是适合安顿我儿子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孟子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但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孤儿寡母织布为生,典型的弱势群体,但孟母最终还能“三迁”并住上书院旁边的“学位房”,可见那时房价是不高的。而孟子一个穷二代,居然还能师从孔子的孙子,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孔汲,所以说孟子也是十分幸运的。

孟母三迁固然难得,但更难得的还是孟子通过不懈地努力,终成一代圣人。

亚圣殿是孟庙主体建筑。殿高17米,是一座绿色琉璃瓦覆顶、重檐歇山式宫殿型建筑。大殿始建于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因地震而倒塌,现存之大殿系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所重建,大殿四周,列有擎檐的巨型石柱26根,每柱都呈八角形,柱下以石鼓为础,鼓下又以石刻覆莲作承托,据考证,石刻覆莲是宋代建造此殿时所刻制,而巨型石柱则为明代维修此殿时所制。

亚圣殿正中门楣上悬有清高宗乾隆御书“道阐尼山”雕龙巨匾,孟子师承孔门,思想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跃升,终于孔子合成“孔孟”。

亚圣殿内供奉孟子像,“守先待后”也就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意思,可惜孟子像也在文革期间被毁掉了,今天这尊看起来有些怪怪的孟子像是1986年重塑的。

焚帛池是个独立小院,有一小门与亚圣殿相通,孟氏后裔每次祭祀祖先后,即在此处焚烧祭文。

焚帛池旁有孟庙“古树四奇”中的“洞槐望月”,唐代的古槐斜倚,原树干直径在6米以上,现树干枯朽,在古槐树皮上又生长出新的树干,高大茂盛,中空的树干形成直径约1米的圆洞,入夜,明月从洞中透出。另外三奇分别是:“古柏抱槐”、“藤系银杏”和“桧寓枸杞” 。

亚圣殿前有天震古井一口,据井旁碑刻记载:“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庙前演戏,忽日中声震如雷,闻者环顾失色,见阶前陷有甓甃圆痕,熟视乃井也”。有意思的是,井前古树上有树瘤如耳,人称“侧耳听泉”。

不得不称赞孟庙的古树,多为古老的松桧和侧柏,又有银杏、古槐、紫藤等点缀其间,这些树木冬夏长青,形状特殊别致,如虬如龙,如兽如凤,千奇百怪,姿态各异。

孟庙出来一街之隔就是孟府,亚圣牌坊立在庙与府之间。

孟府,也称“亚圣府”,是孟氏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始建于北宋晚期 。

孟府前为官衙,后为内宅,整体布局大方气派,典雅中透着几分威严。

孟子后裔不如孔子后裔,孔子后裔世袭的衍圣公是一品官职,而孟子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不仅是个虚职,也只有八品,到了民国,改称“奉祀官”,还是虚职,没有实际权力,主要职责是:看护维修林庙,祭祀先祖,弘扬儒家文化,不过虽然爵位并不高,但世代相袭,世代显赫,也是少见的贵族世家。

1949年孟子第74代孙孟繁骥,和孔子后代一样去了台湾,从此孟子后裔住在孟府的历史划上了句号。“七篇贻矩”是清雍正皇帝钦赐孟子第65代孙孟衍泰的金匾,“七篇”指的是《孟子》七篇,“贻矩”指赠给孟家的规矩意思。雍正皇帝的用意是告诫孟家后代要用孟子的《七篇》作为孟家后代言行的准则和行动的规矩。

赐书楼是存放皇帝钦赐墨宝、圣旨、诰封、古籍文献和家族档案的地方,孟府是个书香之地。

世恩堂是孟子嫡裔翰林博士居住处,1948年前为孟子嫡裔第74代孙、亚圣奉祀官孟繁骥夫妇居住处。

孟子后裔曾办学招收孟氏后裔子弟学习,称“三迁书院”,后逐渐荒废,清末民初,又开办“孟氏子弟学校”,1948年停办,据说现在又重开了,每周都有讲座。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百家争鸣,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提出的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那时候各国君王的素质虽参差不齐,但基本都不禁言,“子产不毁乡校”也是发生在那个时候的故事。

到了秦始皇帝以武力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再到强势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在今后两千多年间,再也没有产生过多少有影响力的思想理论。中国的文明史很长,但产出思想的文明史并不长,秦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统一和禁锢思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时间少之又少,好在我们还有孔子、孟子等古代伟大思想家,让中国在思想大国的位置上至少还有一席之地。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