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山慈姑

中药材:山慈姑


基源:山慈菇,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别名金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等

植物识别:多年生草本。假鳞茎聚生,卵形。叶通常1枚,顶生;叶片狭长圆形,长20~45厘米,下部渐狭成柄。花葶侧生于假鳞茎顶端。通常高于叶,下部疏生2~3枚筒状鞘;总状花序生花10~20朵,苞片薄膜质,狭披针形,花偏向一侧下垂,玫瑰色至淡紫色;萼片和花瓣倒披针形,唇瓣近匙形,顶部3裂,侧裂较小,中裂片长圆形,基部有1枚附属物;合蕊柱纤细,略短于萼片。花期5~6月。生于山沟林下阴湿处或沟谷旁有泥土的石壁上。分布于黄河流域至西南、华南等地。

药材性状: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状,顶端渐突起,基部有须根痕。长1.8~3厘米,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或纵沟,中部有2~3条微突起的环节,节上有鳞片叶干枯腐烂后留下的丝状纤维。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略呈角质。气微,味淡、带粘性。

药材采集: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以质坚、半透明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水浸约1小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药理:有抑菌、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

性味归经:甘、微辛,凉。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正虚体弱者慎用。

配伍应用

山慈菇配淡菜: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用于治疗小儿麻疹后口臭、唇裂出血、成人慢性咽炎等症。

山慈菇配白帽顶(大戟科植物白背叶的叶):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头痛。用于脑肿瘤引起的头痛。

山慈菇配雄黄、麝香:解毒疗疮。用于痈疽发背,疔疮肿毒,蛇虫咬伤。如紫金锭(《万氏密传片玉心书》卷五)

山慈菇配半枝莲、鹿角霜:化痰散结。用于乳腺增生症。

山慈菇配地鳖虫、穿山甲、蝼蛄:解毒化瘀散结。用于肝硬化。

山慈菇配夏枯草、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用于瘰疬瘿瘤。

山慈菇配茶叶,同研服:化痰定惊。用于癫病(《奇效良方》)

单方验方:

①治皮肤皲裂:鲜杜鹃兰假鳞茎捣烂敷,或切开成两半擦患处。(《湖南药物志》)

②治瘿瘤:山慈菇、海石、昆布、贝母各等分。为末。每服15克,白滚水调服,旬日可消。(《外科大成》消瘤神应散)

③治食道癌:山慈菇、公丁香各9克,柿蒂5个。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④治热咳:独蒜兰假鳞茎9~12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⑤治肺痨咳嗽:杜鹃兰鲜假球茎21~24g。切成薄片,水煎加白糖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⑥治疮疖肿毒,淋巴结结核,毒蛇咬伤:独蒜兰假鳞茎9~15g。水煎服。外用以适量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⑦治指头炎、疖肿:独蒜兰假球茎9~15g。水煎,连渣服;另取假球茎适量,加烧酒或醋捣烂,外敷局部。(《浙江药用植物志》)

⑧治毒蛇咬伤:鲜山慈菇适量捣烂,从伤口周围结肿的远端开始涂敷,逐渐近于伤处。(《山西中草药》)

(0)

相关推荐

  • 【中药材分享】它是中医治疗肿瘤常用的一味...

    [中药材分享]它是中医治疗肿瘤常用的一味药材,它就是--山慈菇.山慈菇又称:冰球子.金灯花.鹿蹄草.山慈菇等,全国各地叫法不同 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归肝.脾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在& ...

  • 老鸦瓣,误服令人筋脉永不收

    老鸦瓣(Tulipa edulis)来自于百合科,郁金香属.法语中tulipe是回教人的头巾的意思,指花的形状edulis指,可供食用的,可食的.但后面细看,老鸦瓣可不是能随便吃的呢. 植物志上的介绍 ...

  • 中药里的山慈菇

    山慈菇,一听名字带菇,总觉得与其他菇类一样属于菌类,其实不然,山慈菇是兰科植物的干燥假鳞茎,杜鹃兰的假鳞茎称"毛慈姑",而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假鳞茎称"冰球子" ...

  • 670味中药材作用小结,赠给喜爱中医的你

    至道汇推荐搜索腰痛俗话说用药如用兵.你手里的兵越多,打起仗来越有底气.开方也是一样,你掌握的中药越多,对它越是了解,临床开方用药越有底气.12大类670味中药功效总结,送给热爱中医的你 全文共1900 ...

  • 中药材:罗汉果

    罗汉果Luohanguo 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干燥果实. 别名:拉汗果.假苦果.金不换.罗汉表.褐龟巴 植物识别:攀援草本:根多年生,肥大,纺锤形或近球形:茎.枝稍粗壮,有棱沟,初被黄褐色柔毛和 ...

  • 中药材:紫草

    药材名称:紫草 别名:硬紫草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药用部位:根 产地:东北地区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 ...

  • 中药材:明党参

    药材名称:明党参 高50-100cm.全株被白霜,无毛.根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柱形,细长,另一种是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均呈淡黄色或黄褐色,断面白色.茎直立,圆柱形,表面具细纵条纹,中空,上部分枝,灰绿 ...

  • 中药材:松花粉

     药材名称:松花粉 别名:松花.松黄 采收加工:春季花刚开时,采摘花穗,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 药用部位:花粉 产地:东北 科:松科 原植物:油松或马尾松.云南松等 植物情况:油松,常绿乔木 高达 ...

  • 中药材:青风藤

    药材名称:青风藤 别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采割老藤,扎把或切长段,晒干 药用部位:藤茎 产地:西南.华中和华东 科:防己科 原植物:青藤(风龙)或毛青藤 植物情 ...

  • 中药材:胡桃仁

    药材名称:胡桃仁 别名:桃核仁.核桃仁.胡桃肉.核桃 采收加工:9-10月采收果实,除去肉质果皮,敲破果壳取出种子.9-10月中旬,待外果皮变黄.大部分果实顶部已开裂或少数已脱落时,打落果实.潜规则加 ...

  • 中药材:白梅

    药材名称:白梅 别名:盐梅.霜梅.白霜梅 采收加工:采摘未成熟果实,用盐水浸渍,日晒夜渍,约经10d即成,久则表面生霜. 药用部位:近成熟果实 产地:长江流域以南 科:蔷薇科 原植物:梅 白梅药材性状 ...

  • 中药材:石韦

    药材名称:石韦 别名:飞刀剑,肺心草.蜈蚣七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叶 产地:华东.中南.西南地区 科:水龙骨科 原植物:石韦 植物情况:中型附生蕨类植物 植株高10-30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