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

我国的蛇类约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占1/3,分布较广,以华南地区较多,主要出
没于山林、田野、海边等处。毒蛇咬伤在我国南方地区夏秋农忙季节较为常见,被毒蛇
咬伤后,可发生一系列的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是一种对劳动人民危害较大的病害
之一。
  (常见毒蛇生态简介)
  我国毒蛇中,危害较大且能致人死亡的有10种,神经毒者有银环蛇、金环蛇、海蛇;
血循毒者有蝰蛇、尖吻腹蛇、竹叶青蛇和烙铁头蛇;混合毒者有眼镜蛇、眼镜王蛇和蝮
蛇。一般来说,毒蛇的体表特征为头呈三角形,尾短而钝,身体斑纹色彩鲜明.毒蛇的
上腭有毒腺和毒牙,毒蛇咬伤时,毒液从腺体排出,沿毒牙的小管或沟进入伤口,引起
中毒。    ;'

1  银环蛇  别名过基峡,头比颈大,呈椭圆形,蛇体有黑白相间的横纹带,但腹侧
中断,属前沟牙毒蛇,栖于平原及山脚多水之处,常在晚间活动。
    2  金环蛇  头比颈大,稍呈黑色椭圆形,蛇体有黄黑相间的横纹带,属前沟牙毒蛇,
栖于山地或水边,多在晚上活动。
    3  海蛇  种类很多,形态斑纹各有不同,但都具有侧扁尾巴,以便于水中活动,属
前沟牙毒蛇,栖居于浅海中。
    4  蝰蛇  别名百步金钱,蛇背有浓褐色链状椭圆形斑三列,各椭圆形斑边缘为黑色,
最外缘为白色,属管牙毒蛇,多栖于山地。
    5  竹叶青蛇  别名青竹蛇,头呈三角形,瞳孔垂直红色,颈细,全身鲜绿色,尾端
焦红色,属管牙毒蛇,多栖于山林、菜地中,常在早晨和晚间活动。
    6  尖吻蝮蛇  别名五步蛇,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吻端有一翘起的吻突,头背棕黑,
头侧土黄色,正背有20个左右规则的大方斑,方斑由左右两侧大三角斑在脊中线合拢形
成,属管牙毒蛇,多栖于山地森林、溪涧、沟边的岩石下或杂草中,阴雨天、早晨及傍
晚时活动。    +
    7  烙铁头蛇  别名龟壳花蛇,头呈三角形,头长为宽的l。5倍,颈细,背面呈棕褐
色,杂有灰褐色小点,中央有两行暗褐色斑纹,边缘黑色,中间较淡,左右斑纹交错相
连,形成链状或波浪状,尾有缠绕性,是管牙毒蛇,栖于山区森林,溪边、住宅附近,多
于夜晚活动。
    8  眼镜蛇  别名饭铲头,头部椭圆形呈匙状,颈部有眼镜状的白缘斑纹。属前沟牙
毒蛇,栖于山林、平原、水边、墙基和洞穴,多在日间活动,常主动咬人。
    9  眼镜王蛇  又名大眼镜蛇,颈部扁而宽,颈、腹黄色,背呈灰褐色,有“八”形
横纹,顶鳞后面有一对大枕鳞,属前沟牙毒蛇,常在山溪旁出现,亦能爬树,多在白天
活动。
    l0  蝮蛇  头呈三角形,吻端圆,背鳞起棱,背面为灰褐色,腹面灰白色,头背有
一深色的“八”形斑,颞部有一镶白的细白眉纹,尾短,有的焦黄色,生活于平原、丘
陵和山区,多在夜间活动。
    [病因病机]
    毒蛇咬伤人体后,毒液经伤口而入,侵蚀肌肤、入于营血、内攻脏腑而发生中毒,或
引起局部坏死溃烂。
    现代医学认为,蛇毒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含有多种毒蛋白和酶类物质。新
鲜毒液是类似蛋清样的粘稠液体,透明或淡黄色,含水70%,比重1.030--1。080,加热
65℃以上容易破坏,新鲜蛇毒呈弱酸性,腥苦味,与空气接触易生泡沫,在常温下24小
时变性,冰箱内保存15—30天毒性不变,干燥蛇毒保持原毒力25年以上。而眼镜蛇毒
虽经100~C加热15分钟,仍能保持部分毒力,非经久煮,不能破坏。凡能使蛋白质沉淀、
变性的强酸、强碱、氧化剂、还原剂、消化酶及重金属盐类,均能破坏蛇毒。
    多数学者认为,人和动物不仅消化道腺体分泌物能破坏蛇毒,肝脏有解毒作用,而
且可以从小便排出约70%。
    蛇毒主要的成分是神经毒、血循毒和酶,各种成分的多少或有无,随蛇种而异。
    1  神经毒(风毒)  主要是阻断神经肌肉的接头引起弛缓型麻痹,终至周围性呼吸

衰竭,引起缺氧性脑病、肺部感染及循环衰竭,若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神经毒作用有两种表现,一种作用于运动神经末梢的突触前及突触后部位,主要抑
制运动终末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使肌肉内的神经介质一一乙酰胆碱不能发挥其去极化作
用,从而导致横纹肌松弛。故在临床上银环蛇咬伤的危重型病人,其所致的呼吸麻痹恢
复较慢。眼镜蛇是另一种作用,对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无影响,但有抑制运动神经末梢
释放介质的作用。这种呼吸麻痹的病人,用新斯的明有一定的疗效。
    因为神经毒主要是产生肌肉运动障碍,如舌肌、咽缩肌、眼外肌运动障碍而分别产
生语言困难、吞咽困难以及眼球运动迟钝和复视;胸肌、肋间肌和膈肌运动障碍而发生
呼吸麻痹,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症状属于风邪阻络所致,故将其命名为“风毒”.
  2  血循毒(火毒)  血循毒的种类很多,成分复杂,血循毒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产
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
  2.1  心脏毒  毒性极强,可损害心肌细胞的结构及功能。高浓度的心脏毒能引起离

体的蛙心收缩期停跳,低浓度的反能兴奋.此毒素对哺乳动物心脏有极强的毒害作用,发
生短暂兴奋后转入抑制,心搏动障碍,心室纤颤,心肌坏死,最后死于心力衰竭.
    2.2  出血毒素  是一种血管毒,作用于细胞的粘合物质,使其通透性增加,而形态
仍然完整,没有损害细胞作用.如尖吻蝮蛇、蝰蛇等含有出血毒素,可以引起广泛性血
液外渗,导致显著的全身出血,甚至肺、心、肾、肝、脑实质出血而死亡。
    2。3  溶血毒素  有直接和间接溶血因子。间接溶血因子为磷脂酶A,把卵磷脂水解
分出脂肪酸而成溶血卵磷脂。直接溶血因子在眼镜蛇、蝰蛇的蛇毒中,能直接溶解红细
胞。直接与间接溶血因子有协同作用,近年来研究证明直接溶血因子与心脏毒素是同一
物质。
    因为血循毒能迅速引起局部伤口剧痛,肿胀,进而坏死,引起全身性出血及溶血等
严重症状。中医认为热毒壅盛则肿,阻塞不通则痛,热胜则肉腐,热迫血妄行则出血、衄
血等,故将其命名为“火毒”。火毒内陷,传入心包,可出现闭、脱等危重之证。
    3  酶  蛇毒中含有各种酶,使蛇毒的致病作用更加复杂。根据有关资料,已查明蛇
毒中含有的酶有20多种,现仅将与毒性关系较大的介绍如下:
    3.1  蛋白水解酶  多种蛇毒都有水解蛋白质作用,随蛇种而异。由于它可损害血管
壁内皮细胞,增加管壁的通透性,导致血浆外渗,组织水肿,局部组织坏死,甚至深部
组织溃烂。此酶亦相当于中医的火毒。
    3.2  磷脂酶A  其毒性作用是间接溶血作用,它使卵磷脂转变为溶血卵磷脂而致溶
血,能引起严重的溶血症。磷脂酶A也可促成产生溶血卵磷脂而损及神经组织,或直接
协助蛇毒中的神经毒或心脏毒进入神经组织中,结果表现出严重的外周神经症状。此酶
还可以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皮下出血,并可释放组织胺、5一羟色胺、肾上腺素、
缓动素等,间接干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此酶的毒性作用相当于中医的风火毒.
    3.3  透明质酸酶  多数蛇毒中含有此酶。它能溶解细胞与纤维间质,破坏结缔组织
的完整性,促使蛇毒从咬伤局部向其周围迅速扩散、吸收。此酶相当于中医的火毒.
    3。4  三磷酸腺苷酶  可以破坏三磷酸腺苷,减少体内能量供给,影响体内神经介质、
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各系统的生理功能障碍。此酶相当于中医的风火毒。
    (辨病)
    1临床表现
    1.1  神经毒(风毒)  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的蛇毒主要是神经毒,主要表现为
神经系统受损害。蛇毒作用于延髓和脊神经节细胞,并阻断肌神经接点,导致呼吸麻痹
和肌肉瘫痪。局部症状轻微,不红不肿,无渗液,微痛,常易被忽视而不及时处理,但
不久即出现麻木感,并向肢体近侧蔓延。全身症状常在伤后1一6小时出现,表现为头晕,
四肢乏力,胸闷恶心,步态不稳,头低垂等。重者视力模糊,瞳孔散大,言语不清,呼
吸困难,流涎,牙关紧闭,紫绀,甚至全身瘫痪,昏迷,血压下降,最后呼吸麻痹而
死亡。
    神经毒的吸收速度快,潜伏时间长,易被疏忽,但一旦发作,就急骤发展,并难以
控制,危险性较大。但如果渡过危险期(一般为1—2日),病情一经好转,即很快痊愈,
少有后遗症.
    1.2  血循毒(火毒)  如竹叶青、尖吻腹蝰蛇的蛇毒主要是血循毒,主要表现为心

血管和血液系统受损害,局部症状出现早且重,被血循毒的毒蛇咬伤后,伤口剧痛,肿
胀,起水疱、血疱,皮肤紫绀。严重者伤口周围软组织或肢体坏死变黑,所属淋巴管以
及淋巴结发炎。全身症状有高热、寒战,周身肌肉酸痛,皮下或内脏出血,皮下瘀斑,尿
血,血红蛋白尿,便血、衄血和吐血,甚至出现谵妄、贫血、休克、循环衰竭而死亡。
    血循毒引起的症状出现较快且严重,一般诊断治疗均较及时,死亡率反而比神经毒
者低,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后果严重,伤后病程和危险期均较长,伤后5—7日仍有死
亡的可能,内脏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伤口常经久不愈。甚至造成伤肢残废。
    1.3  混合毒(风火毒)  如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是混合毒,兼有神经毒与血循
毒的中毒表现。局部症状明显;被毒蛇咬伤后,即感疼痛,逐渐加重,有麻木感,伤口
周围皮肤迅速红肿,并向近侧肢体扩散,常有水疱、血疱。严重者伤口周围组织或肢体
坏死,形成溃疡。所导向淋巴结发炎肿大,触痛明显。全身症状发展也较快。有头晕头
痛,周身酸痛,寒战发热,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悸胸闷,甚至神昏谵语,
检查可见瞳孔缩小、肝肿大、黄疸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病情发展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
停止.混合毒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仍为神经毒。
    2  诊断和鉴别诊断  首先应鉴别是否为毒蛇咬伤,一般无毒蛇咬伤伤口为两排细牙
痕,其他有毒动物如蜈蚣、毒蜘蛛等咬伤则无牙痕。而毒蛇咬伤则一般有一对较粗大而
深的毒牙痕(有时仅有一个或多个,视蛇种与咬人时的体位而不同),如蛇已被打死,则
可直接检查其口内上颌前方有无毒牙.
    其次是鉴别属于哪一类毒蛇,一般从蛇的外貌可以鉴别,亦可从局部和全身症状加
以鉴别。
    (治疗)
    毒蛇咬伤后,蛇毒可迅速在体内扩散,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一旦发现,要争分夺秒
地采取各项措施,促使毒液排出,防止吸收与扩散。如一时不能辨别是否毒蛇咬伤,亦
应首先按毒蛇处理,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1现场急救措施
  1.1  缚扎  目的在于阻止蛇毒吸收与扩散。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一lOcm用布带、绳
索等就近材料进行绑扎,缚扎的松紧一般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回流而不妨碍动脉血流为
度。如伤在手指可缚扎指根部,伤在手掌可缚扎肘关节下部,伤在足或小腿可缚扎膝关
节上或下部。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将毒液挤出。缚扎时间可持续数小时,要注意患
肢血运情况,缚扎时间长时应每隔半小时左右稍放松一次,每次工一2分钟。一般在伤口
排毒或服药1小时后可解除缚扎。咬伤已超过工2小时,则不宜缚扎。
    1.2  排毒
    1.2.1  切开法  常规消毒后,沿牙痕切开约工.5cm,深达皮下,如有蛇牙要取出,然
后用生理盐水、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等反复冲洗伤口,并用手由近心端向远心
端伤口周围挤压,使毒血排出,减少蛇毒播散,减轻中毒。但若伤口流血不止,且有全
身出血现象,可能为尖吻蝮蛇、蝰蛇和蝮蛇咬伤,则不应再切开,以免出血过多,发生
休克。
    1.2.2  吸引法  伤口切开后可用拔火罐或抽吸器等方法,将伤口毒血吸出。
    l。2.3  烧灼法  用火焰直接烧灼伤口,以破坏蛇毒,如使用数个火柴头堆放于伤口

点燃爆烧,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野外急救方法。
    1.2.4  针刺法  于手指蹼间(八邪穴)或足蹼间(八风穴),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
或粗针头,向近侧皮下刺入1cm,迅速拔出后将患肢下垂,由近向远轻轻按摩以排除毒液。
    经上述简单急救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就近医疗单位进一步救治。但毒蛇咬伤后行走
要缓慢,切忌奔跑,以减少毒素吸收。最好是将伤肢制动后平放运送。
    2  早期综合治疗措施  目的是进一步破坏残留在伤口的蛇毒,促使已进入体内的蛇
毒的排泄。
    2.1  局部封闭  胰蛋白酶能直接破坏蛇毒,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对多种毒
蛇咬伤有效。方法是:胰蛋白酶2000单位加入0.5%普鲁卡因5-20ml中,在牙痕周围
注射,深达肌肉层,或在绑扎上端进行套式封闭。并可根据情况在12-24小时后重复注
射。如发生荨麻疹反应,可用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
    2.2  利尿排毒  可用速尿20~40mg肌肉注射,或用20%甘露醇250~300ml,快速
静脉滴入。亦可用中药八正散及金钱草、白茅根等利尿,促使血内蛇毒加速排泄,缓解
中毒症状。
    2.3  使用有效中成药
    2。3。1  蛇伤解毒片(注射液)  对我国常见毒蛇咬伤有效。用法:片剂首次20片,
以后每4—6小时内服7一工。片,中毒症状好转后酌情减量,连服5日.针剂首次8ml,在
伤口周围及结扎上端注射;以后每6小时1次,每次肌肉注射6ml,全身中毒症状减轻,
改为口服片剂。
    2.3.2  季德胜蛇药片  系由蛇药片和解毒片合制而成。对眼镜蛇、竹叶青、蝮蛇、
五步蛇的咬伤治疗效果好。伤后立即服20片,以后每6小时服10片。中毒症状严重时,
可加大剂量至每次20~40片。至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减轻,局部消肿时停药。局部用温开
水将药片混成糊状,涂敷在伤口周围。
    2.3.3  广州蛇伤药散  对眼镜蛇、竹叶青蛇、银环蛇等咬伤有效。每次5g,每3小
时1次,5—8次为1疗程;重症者加倍服用。
    2.3。4  上海蛇药  对蝮蛇、五步蛇、蝰蛇、烙铁头蛇、竹叶青蛇等咬伤有效。用法:
片剂首次服10片,以后每4小时服5片;注射液1号第工日每4小时2ml,以后每日3
次;肌肉注射,亦可从静脉滴注;冲服剂配合片剂和注射剂一起使用。首次服2包,开
水冲服,以后每日服3次,每次l包。
    2.4  中草药
    2。4.1  半边莲生用捣碎(或加用雄黄)敷于伤部,每日更换;并每日用30-'--60g,水
煎服。
    2.4.2  七叶一枝花醋磨或鲜品捣成糊状,外敷伤口周围。
    2。5  抗蛇毒血清的应用  抗蛇毒血清特异性较高,效果确切,应用越早则疗效越好,
但对脑、心、肾等实质性器官已发生器质性改变时,则难以奏效。银环蛇咬伤注射抗银
环蛇毒血清8000--l 6000单位;眼镜蛇咬伤注射抗眼镜蛇毒血清5000"--10000单位;蝮
蛇咬伤注射抗蝮蛇毒血清6000单位;金环蛇咬伤注射抗金环蛇毒血清5000单位;蝰蛇
咬伤注射抗蝰蛇毒血清5000单位.以上剂量约可中和一条相应毒蛇的排毒量.视病情可
酌情增减。小孩用量与成人相等,不能减少,可用生理盐水或25%一50%葡萄糖溶液20ml

稀释,进行静脉注射。一次即可,使用之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抽抗蛇毒血清0。Ira|用
生理盐水1.9ml稀释,皮内注射O.lml,15分钟后,无红晕蜘蛛足者为阴性。阳性者可
按脱敏法处理。
    3  辨证论治  中医学对毒蛇咬伤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经验,流传有
“治蛇不泄;蛇毒内结;二便不通,蛇毒内攻”的说法,所以,中医辨证治疗原则主要为
解毒、利尿、通便。风毒者,宜活血祛风解毒,可选用川芎、当归、红花、白芷、细辛、
吴茱萸、威灵仙、桂枝、七星剑、九层塔、两面针、寮刁竹等;亦可选用止痉散(蜈蚣、
蝎子、僵蚕)、紫雪丹等息风定惊,清热解毒之品。火毒者,宜清热凉血解毒,可选用黄
连、黄芩、黄柏、金银花、大黄、穿心莲、田基黄、半边莲、白花蛇舌草、一枝黄花、半
枝莲、鬼针草、生地黄、牡丹皮、白茅根等;亦可选用犀角地黄汤、牛黄清心丸、安宫
牛黄丸等清热凉血解毒之品。风火毒者在上述两类药物中根据辨证加以选用,有出血者
则须加用仙鹤草、蒲黄等止血药,亦可选用下述验方之一;①七叶一枝花15g,两面针根
15g,半边莲工5g,一枝黄花15g,苍耳子15g,土细辛15g,穿心莲15g,水煎服。②蛇
王藤25g,寮刁竹25g,七星剑25g,半边莲25g,三桠苦25g,水煎加酒服.
    4  其他处理措施  毒蛇咬伤后,一般病情较为急重,由于毒素的作用,甚至导致休
克。所以,应及时给予补液等支持疗法。溶血、贫血现象明显时给予输血。呼吸不利时
给予吸氧或使用呼吸兴奋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中和毒素和减轻蛇毒的毒性反应有一定
的作用。有利于病情缓解和恢复。用量大小视病情轻重,一般每日1—2次,每次可选用
氢化可的松400rag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
    局部伤口周围坏死较多或感染较重时,可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蛇口腔中有多种厌
氧菌存在,蛇伤应常规皮下或肌肉注射抗破伤风血清1500单位.注射前作过敏试验,过
敏者可行脱敏注射。
  5  重危伤员的处理  大部分病人经过上述治疗,都能获得痊愈,少数病人由于早期
处理不当,中毒较深,或者未能及时治疗,则可能会出现心、肝、肾、脑的损害以及酸
中毒、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抢救危重病人时,要根据病情
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和防治并发症,补充足够营养物质和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子衡。防
治休克和脑水肿,纠正酸中毒和心功能衰竭。有呼吸衰竭者要注意毒蛇咬伤所致之呼吸
衰竭以呼吸肌麻痹为主,其神经损害是可逆的。当出现呼吸浅促或消失,并有烦躁、紫
绀等缺氧表现,使用呼吸兴奋剂亦不能奏效时,应抓紧时机,及时作气管切开,插入套
管。辅助人工呼吸。同时,对由于缺氧而引起机体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亦给予相应
处理。
  [预防]
  1  搞好环境卫生,特别是清除杂草,填塞洞穴,注意宿舍、厨房和饲养禽畜等处的
清洁卫生,使蛇类无藏身之处.    、
    2  行走山林草地蛇多出没的地方时,可用竹木棍打草驱蛇,并注意蛇在树上咬人,
夜间走动要有照明,注意蛇卧于路上被误踩而咬伤。蛇的生活习性,多在夏秋晚上或清
晨活动,尤以天气闷热、雷雨欲临时,多出洞或藏身草垛处,野外作业人员须作防避.
  3  在蛇类冬眠季节,捕捉蛇类要注意自身防护,并应做好急救的准备。
  [古籍选粹]

《证治准绳。诸虫兽螫伤》  路行卒被蛇咬,当急扯裹脚带扎缚伤处上下寸许使毒气
不能惔伤肌体,又急用白矾安刀头火上溶汁沸滴于伤处,待冷以长篦子速挑去靥,则毒
血随出,黯肿尚未退,更滴之,以退为度。……村居山僻及途中夜行,卒被蛇咬,难求
白矾处,速作艾炷灸五壮,以唾调盐涂之,如黯肿尚未消释,当更灸更搽,毒涎自然流
出,且不透里伤人.并治毒蛇所伤,细辛、香白芷各五钱,雄黄二钱,右为末加麝香少
许,每服二钱,温酒服,效。防毒气攻心,又方金线重楼(即七叶一枝花)以水磨少许
傅咬处,二为细辛酒服之。
    《外科正宗.恶虫叮咬第一百二十七》  蛇毒伤人,用雄黄末,兰叶捣汁,调敷肿上.
内用半枝莲捣烂取汁二两,热酒四两和汁服之,盖汗为效,仍用渣敷伤处亦妙.……七
寸蛇,青色扁形,尖尾短足。红口者毒轻,青口者毒重,以舌螫人,其毒最恶。初螫时
用雄黄末一钱,生矾二钱,杓内溶化,将箭头点药伤处,冷则易之,连点七次遂愈。毒
气入里者,解毒紫金丹酒磨服一钱,盖汗即愈。迟延毒走肿痛者,麻油焰熏之亦瘥。
    《外科启玄》  诸蛇有毒莫如土虺蛇最毒,如人被伤,即取半莲草揉之擦之,顷刻即
安,亦可煎服。故俗云有人认得半边莲,终朝可伴毒蛇眠。雄黄亦可搽之。
    《外科大成.虫兽伤》  蛇咬伤,即饮好醋一二碗,使气不随走。以绳扎伤处两头。再
次用白芷末五钱,水调服。少时咬处出黄水,水尽则肿消口合而愈。
    《外科证治全书。蛇咬伤》  凡被蛇伤,即以针刺伤处出血,以绳扎伤处两头,庶不
致毒气内攻,流布经络。用五灵脂、雄黄等量研末,酒服二钱,外亦以敷之,中留一孔
令泄其毒.或取三匕捣烂罨之,毒亦消散,神效。如毒气入腹肿昏溃者,则急用白芷一
两为末,麦冬一两调灌之,顷刻伤处出毒水,毒尽肿消。仍用白芷末敷之而愈。蛇伤久
溃不愈,毒气延蔓者,先以净水洗净,用白芷末、胆矾、麝香少许研匀掺之,良久恶水
滴出,其痛即止。日以敷之,一月愈。山居人被伤,仓卒无药者,急以溺洗伤史。蛇伤,
或在足上或在头面或在身腹之间,足肿如斗,面肿如盘,腹肿如箕,三日不救则毒气攻
心而死。盖蛇乃阴物,藏于土中。被出洞时,其口尚未饮水,毒犹未解,故伤人最毒,治
宜解毒为主。用祛毒散(白芷、生甘草、夏枯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白矾)。
    (现代研究)
    1  辨证施治  陈根财采用早期结扎,冲洗伤口,刀刺排毒,局部草药外敷,结合辨
证施治等综合措施治疗蕲蛇、竹叶青蛇、龟壳花蛇、蝮蛇等毒蛇咬伤121例,草药外敷
选用石荠苎适量加红糖捣烂外敷,同时用鲜马牙半边莲捣汁加少量食盐外搽伤口及肿胀
处,促使排毒消肿。但对五步蛇咬伤需采用鲜斑叶兰(又名小叶青)适量洗净加食盐少
许捣烂外敷。全身用药根据中医理论,将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归纳为风毒、火毒、风火
兼证三大类。内治以清热解毒为主,且在解毒药中加入攻下药。认为治疗蛇伤时通便很
重要,若早期毒蛇咬伤,经局部排毒,外敷草药等处理后,可用生大黄、香白芷末少量
吞服即可。大黄可通便解毒、消肿,香白芷芳香行气,具有解蛇毒和解除神经麻痹及兴
奋呼吸作用。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应以清热解毒药内服.基本方:银花、连翘、黄连、
黄柏、黄芩、半边莲、半枝莲、苦丁茶、生大黄、赤芍、甘草。兼见头昏、眼花、嗜睡、
昏迷、呼吸困难、四肢抽搐者,加钩藤、白芷、蝉退、全蝎、蜈蚣等;具有剧烈疼痛、血
疱、全身皮下出血者,可加入清热凉血药,如丹皮、鲜生地、焦山栀、白茅根,严重者
可加水牛角粉末,或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结果全部治愈。

2  外治  贺菊乔用蛇伤消肿散外敷治疗蝮蛇咬伤59例.药物组成及制法:生南星
150g,雄黄90g,生川柏180g,丹皮180g,白芷工50%,夏枯草120C。上药共研成细末,
用塑料袋封装备用。用药方法:按常规方法处理伤口.依据肿胀范围大小取蛇伤消肿散
20~200g,用温开水或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病变部位。一般2天1换,若伤口溃烂感
染,则1天1换。如伴全身中毒症状者,配合口服中药治疗。结果经治疗后59例全部治
愈.疗程最短者6天,换药4次;最长者23天,换药11次,平均住院13天,换药7次。
多数患者在换药1次后。局部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即减轻,全身症状明显好转。
    (述评)
    毒蛇咬伤是一种严重的疾患,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和处理,对病情转归和预后
差别很大。因此,一旦发现毒蛇咬伤,应及时进行缚扎、扩创、排毒等一系列措施进行
急救处理;病情危重者,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旦明确毒蛇种类,则应尽快使用相
应的抗蛇毒血清,以中和蛇毒。
    临床应该注意的是风毒(相当于神经毒)者咬伤后自觉疼痛不明显,就诊不及时,一
旦出现症状,就已经表现为呼吸麻痹的一系列危重症候。对已经发生呼吸麻痹患者,应
及时进行有效的人工控制呼吸(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上呼吸机等),以保证机体供氧。 
    中医对毒蛇咬伤的治疗,主要是按风毒、火毒、风火毒的辨证原则进行施治,同时
注意通利二便,使蛇毒外泄。外敷蛇药,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毒蛇分布较多的地区,经常宣传和普及正确的蛇伤现伤急救知识,对防止蛇伤和
及早配合救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