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的原因有哪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与保健。从日常饮食到保健药品,以及中成药中草药,只要一与“补”字相联系,都颇受欢迎。然而,在“补”被普遍实施于生活与临床的过程中,有些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补益作用,反而会出现诸多不适,这些往往被归之于“虚不受补”。“虚则补之”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最早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补虚均很重视。明末医家绮石将虚损虚劳做一专论而著《理虚元鉴》,详细论述了各种虚损病证的证、治、防、护及辨疑。而“虚不受补”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著《本草新编》,其《十剂论》曰:“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岂补剂之未可全恃乎。吁!虚不用补何以取弱哉。愈补愈虚者,乃虚不受补,非虚不可补也。故补之法亦宜变。补中而增消导之品,补内而用制伏之法,不必全补而补之,更佳也。”之后“虚不受补”一词散见各种医籍,但至今尚无医家系统论之。目前对“虚不受补”的认识非常不统一,笔者试着将古今文献中相关内容整理归纳,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同道关注。  

1、“补不当”说  (1)脾胃虚弱  脾胃为后天之本,《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如补益时,没有考虑到脾胃素虚的情况,一味呆补、蛮补、过补,原本虚弱的脾胃无法消化及运化滋腻的补血补阴之品及稍大剂量的补气补阳药,散精就更无从谈起。在其位为正,不在其位则为邪。滋阴药会导致纳差、脘腹胀满、腹泻等不适。补气补阳药物会导致肺气宣降不行,气停滞在上焦,气有余便是火,所以会出现上焦热证,这也是补气药容易导致上火的原因之一。上述情况往往被认为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  (2)补不对证  中医认为,“一药一性,百病百方”。每一种补品只能适合一定的体质及对应病证。一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不同,病证有别,季节有变,体质各异,所以进补必须对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制宜,通补百病的补品是不存在的。只有辩证准确,给予对应的药物才能起到调补的作用。而不辨阴阳气血,不辨五脏所属,只是一味瞎补、滥补,不仅于病无益,反而会出现不适症状,甚至会加重病情或出现新疾。这种情况也被有些医者认为属“虚不受补”之范畴。  (3)虚实夹杂,只补不清  临床上,纯虚的病人少,而虚实夹杂的病人相对较多。以虚证为主的病例中,固然应以补虚为主,如果不注意解决标实证,有时会影响补虚的效果。临床上常见的标实证有以下两种原因,一为本有虚证,又感外邪或内伤饮食;另一种是正气虚弱,布化失常,以致产生痰饮、瘀血、食积等实邪,此时宜标本兼治,如只补不清,则会有闭门留寇之虞,最终导致病情缠绵。因只补不清导致的诸多不适,也会被一些医者认为是“虚不受补”的原因之一。  

2、“不当补”说  服用补品,一定要有的放矢。正如清代名医余听鸿说:“见病不可乱补,一日误补,十日不复。”以下四种情况属于“不当补”的情况。内经云:“大实有羸状”。某些实证会出现虚损的假象。如果识证不精,实证误作虚证,误用补益药,只会误补益疾,甚至危机生命。某些郁证、肠道湿热、痰瘀内阻的病人,因阳气被邪气郁闭于内而不达四肢,导致倦怠、四肢乏力等虚证的假象,此时误为虚证,给予补益,犹如南辕北辙。伏火内炙,不能外散,壮火食气,又伤阴津,内耗外竭,成假虚之象。此时误作虚证,施以补剂,犹如抱薪救火。体本不虚,嗜补成瘾,盲目进补,而补药多滞,或塞于阴分,或堵于阳分,会产生窒闷不通的感觉。本“不当补”,而误补出现的种种不适,被一些医者归类于“虚不受补”。  

3、“脾胃衰败而不受药”说。  《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为生化之源,水谷之海。诸多虚劳晚期病人,其阴阳气血俱虚,胃气已绝,纵使神药,脾胃不受,也于事无补。有医家亦将之归于“虚不受补”。  

4、“特殊体质”说。  临床上也会遇到一些虚证病人,即使辨证准确、运用对应补法,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某些患者无论疾病轻重,终生不耐受参芪。目前有些医者认为应归属于药物过敏反应,也有医者认为是一种特殊体质---“虚不受补”体质。  目前被文献报刊普遍引用的定义为:一些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脾胃虚弱或脾虚湿盛、运化功能差等原因,在应用滋补品之后,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补益作用,反而会出现纳呆厌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种现象。这一定义内涵不够丰富,只涉及了“补不当”中的脾胃虚弱。  笔者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上述四条之中的前三条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虚不受补”,只能算是“治不得法”、“误治”、“脏绝”而已。而真正意义的“虚不受补”是最后一种,是一种特殊体质。这类人群在未发病时,平素只能进食清淡之品,稍进食多一点肉类蛋类,甚至鸡汤、几枚大枣都会出现燥热口干等不适。发病时参芪之品一用就各种热证丛生,稍进食滋腻之品,立刻出现纳食差、胸闷、脘腹胀满。即使病情较重时,参芪亦不能如常人那样用之。此类病人多属体质不佳,先天禀赋不足,任何一个环节都极其脆弱,平时机体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一旦发病,只能顺其势调理,以“和法”为主,切忌孟浪,宜平补、缓补,不然就极易打破其脆弱平衡,导致变证丛生。  总之,目前“虚不受补”一词出现频率颇高,但其概念纷杂不一,界限含混不清,中医界亦尚无明确的定义及内涵,如不尽快明确统一,则势必会对临证探讨造成诸多困扰及不便。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