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家钱学森炼成之路的启示三:坚实的作风积淀精湛的学问
钱学森从来就是一丝不苟的人。
他从不取巧。1933年,当时钱学森正在交通大学读大三,一次水力学考试,金悫老师给钱学森批了满分,结果钱学森自己发现了公式推导上面的一个小小的错误,他立即主动要求老师给予扣分,放弃了大多数人想拿而拿不到的”100分“。说明从学生时代开始,钱学森就毫不取巧求名,这对其走上科学研究高峰显然是一个重要素质。
他不求虚名。我们中国人向来讲究学而优则仕,但钱学森却是一心只求搞好科学研究。他曾经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院长。这个职位”行政事务一大堆,他无法专心从事研究工作“,所以他就主动辞去了主职而只要求担任副职。后来他也曾担任其他一些副职,只是不参与具体行政事务。他也从不沽名钓誉,”“不参加剪彩仪式、鉴定会、开幕庆典,也不为人题词、写序,不兼任任何名誉顾问之类的荣誉性职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钱学森在荣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后,国防科工委系统大力宣传学习钱学森,这本也是“常规操作”,也是很多人梦想的“高光时刻”,钱老却觉得“很不是滋味”,他说,
科技界有比我年长的,有和我同辈的,更多的则是比我年轻的,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了贡献,不要因为宣传钱学森过了头,影响了别人的积极性。那就不是我钱学森个人的问题了,那就涉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的政策问题。
他要求把所有的宣传都停下来。
——他始终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也始终想着别人、想着国家。想起现今一些在专业领域内有水平、有声望的专家,有了些职务、虚名后,就荒废了本业,人们在为之可惜的同时,也正好看出他们作风的虚浮。
他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在“东风二号”导弹发射失败后,面对整个研制团队的低落士气,他说:
科学实验嘛,如果每一次都保证成功,又何必试验呢?……我们要不怕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再重来。经过挫折和失败,会使我们长才干,变得更加聪明。取得成功,对我们是锻炼;遭受失败,同样可以使我们得到锻炼,而这种锻炼则更为重要,更为宝贵。
毫无疑问,他的讲话重振了导弹研制人员的士气。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中间也偶有发生火箭发射失败的情形,那又怎样呢,正如钱老所言,我们更加长才干了,航天技术更加先进了!
钱学森还说,要“把一切事故消灭在地面上,导弹不能带着疑点上天”。这一原则,后来成了中国火箭导弹研制不可动摇的原则,一直沿用到至今。
这严谨的科学精神,其实也可以应用在一切领域的工作上。
他探讨学术问题不问对象是谁。叶永烈所著钱老传记里提到了两个关于学术探讨的小故事,非常有意思,一次是跟一个晚辈“小青年”,一次是跟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这位小青年叫郝天护,原是清华大学毕业生,60年代因为政治运动问题被下放到农学院,他写信给钱学森,指出他发表的一篇土动力学的论文中一个方程推导有误,钱学森不仅回信承认了错误,还建议郝天护把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发表在《力学学报》上。受到鼓励的郝天护,后来又考取了母校清华大学研究生。
这跟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时,他的导师冯·卡门一样,是“虚怀若谷”,而我觉得,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那种不讲世故人情,只讲科学价值的态度。
第二个故事是钱学森与茅以升两位学术“大咖”就“工科生应先学理论基础,还是先学习工程技术”问题PK了一番。讨论是点名道姓的,不过后来《茅以升文集》出版时,“为尊者讳”,把茅以升文中点到的“钱学森”名字删去了。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钱老地位太高了。但是钱学森看到后,却写信给有关人士,要求“最好能指明茅老评议的东西是我写的,我应负文责”。
真正有水平的人从来不怕“没面子”。
他科研功夫“精致”。钱老传记中提到,钱老回国时,有共达15000余页、重达80磅的手稿遗落在他原先的实验室、办公室里。这些手稿,全部“用英文端端正正书写,字迹娟秀,简直是一页页艺术品”,“一个个数学公式非常严整,一幅幅图表非常规范整洁,即使小小的等号也标准得像使用直尺画的一样。”
在这里,科学与艺术融合在了一起,而归根到底,则是钱学森来不得一点马虎的科学精神和工作作风。
不仅如此,这种作风在生活中也体现得充分。他看牙病,约好8点,则不早不晚,正好8点;医生上门打针,约好8:30,就到时坐等,但“过时不候”。
你可以说他有点古板,是的,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恐怕是这样的;但是因为他是科学家,他的时间其实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科研工作,是真正的“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又理解他,觉得钱学森也真是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