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状元的写作经
我的写作经
曾经看到一个典故:诗鬼李贺虽然只活到27岁,但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由此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因此我坚信:只有每天积累一点点知识、方法、能力等,才能厚积薄发,有所突破。
语文学习,就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
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做好课后积累(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两方面的积累),能潜移默化地提升你的语文能力,培养你的语文素养。
一、重在积累,贵在多记
在写作方面,积累是相当重要的。这个积累,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多记,多思。在“读”这一个方面,我觉得尤其要找一个个人比较喜欢作者的作品。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相当喜欢林清玄先生的作品,我觉得他的文字清新感十足,而且能在文字中逐渐感受到深广的哲理。
再者林清玄先生特别喜欢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这种“以小见大”方法对考场作文是十分适用的。
我一直试着模仿林清玄先生的文风,日积月累,我的作文中便不知不觉带着一种莫名的禅意。
因此,多读,多仿,多思,之后慢慢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我一直记得林清玄先生《吃饭皇帝大》中的一段话:
生活中实在没有绝对必要的追求,那些在俗眼中绝不可缺的东西,在慧眼里看来都是浮沤泡沫一般。那些自以为做着惊天动地事业的人,有一天老了、死了,世界依然向前滚动。那些在移动电话里的催魂铃声,没有一声可以解决生命的困局。打开生命的绳结,最好的方法是把时间与空间同等对待,打破过程与结局的界线,使从容与效率一样重要;也就是回到眼前来,使每一刻都变得丰盈而有价值。在这一点上,从前的禅师说的“活在当下”“活在眼前”“看脚下”“喝茶去”“吃粥也未?”“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已经有很好的见解了。
其实写作亦是如此,活在当下,读好、积累好,不也是打开写作困局的好方法吗?
读一本好书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读过便随手一扔,转眼便忘得一干二净,这与没读过没有任何区别。
无论是散文、时评文,还是杂志上小小的一句话,只要触动你的心灵,认为它同样能为别人带来感动,那么就请不要吝啬你手中的笔,记下这样让人触动的一句话,为你的阅读留下美好的记忆,同样也给他人增加一个感动的机会。
二、灵活运用,变幻方法
记录是一个重点,会引用更是一个重点。
即使是名家的话,引用时也不要太死板,要学会对巧妙穿插。
打一个比方,比如说茨维塔耶娃·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说过一句话:
人在世间的唯一任务是忠于自己,真正的诗人总是自己的囚犯。
你不一定要死板地说,“记得茨维塔耶娃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在世间的唯一任务是忠于自己,真正的诗人总是自己的囚犯’”,其实也可以换成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比如说:
当我在黑暗中踽踽独行,想要停下那追逐远方明亮的脚步时,茨维塔耶娃的话语总是在耳畔回响:“人在世间的唯一任务是忠于自己,真正的诗人总是自己的囚犯。”是啊,忠于自己——
这些自然而然的表达方式,对于作文主旨的表达更为贴切而又灵活。
另外在引用一些诗歌时,可以换些方法,把原句换成一些整齐的排比句,使文章更富有气势,并且文字更灵动。
比如在采用屈原事迹时,可以这样说: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
或者是对李白诗歌的化用——
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才能渲染香炉峰间的日照紫烟。
慢慢积累,慢慢化用,最后就会熟练成自然了。因此,前面诗歌、文言文的积累对作文也是相当重要的。
三、从容应对读写,培养语文情结
学习语文是一件相当快乐的事,你想,在午后细品一杯林清玄笔下的木瓜茶,翻看曹雪芹的红尘十丈,用笔尖记录你的心路历程,让理性与感性在午后的阳光下舞蹈,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每当看到一篇文章,我就把它当作现代文阅读题去思考,想想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后它是如何写出来的,理清思路。
还可以从出题的角度想想文章可以出哪些题?这既是阅读欣赏的过程,又能够锻炼自己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总结归纳一些方法。
而且,其中鲜活的素材和精彩的段落也可作为写作时借鉴参考。
每当看到一个好的作文题,就要认真审题,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关键词,准确立意,确立或高远或独特的思想才让人耳目一新,加上文字的优美才锦上添花。
语文学习就像一本书,有封面,有封底,更有内容。
封面是你的语文素养,内容是你的积累,如若两者结合,你就必定会有完美的答卷,那便是封底。
所以,请一定要热爱语文,像我前面说的,做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那么你的午后一定会有不一样的阳光,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