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陶瓷的气泡、结晶、沁蚀三种老化痕迹特征
随着人们对古陶瓷器物认识不断提高,古陶瓷真与伪的评鉴过程中,采用的鉴定方法也在不断进步。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借助一些工具辅助古瓷器的鉴定,再结合眼学经验(又称“目鉴”,指鉴定者在长期的古玩鉴定实践中,依据个人所积累的经验,通过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感觉器官,对器物进行鉴别的行为过程,包括“六看”,即看胎、看釉、看色料、看器形、看纹饰、看款识。),使古陶瓷鉴定更加严谨准确。在传统瓷器鉴定工具中,放大镜是常见的辅助工具,对于瓷器的胎釉、纹饰及款识等进行放大观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古陶瓷经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其釉面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内因也有外因的作用,古陶瓷的自然老化现象,有的用肉眼能看出,有的需要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分辨出来,这是目前鉴定古陶瓷新和老最有效的方法,它方便易行,使用百倍放大镜即可,准确率也非常高。做旧只能做在外表而无法做到釉面里边去,人为做旧的东西所留下的痕迹也没有历史的层次感,自然老化痕迹有历史的层次感和丰富感。
古陶瓷釉面及釉内自然老化痕迹鉴定主要包括老化气泡:破口泡、死亡泡、结晶泡等;结晶体:釉表结晶体、釉内结晶体;沁蚀痕迹:有土沁、水沁、酸碱沁等痕迹。而人为做旧的陶瓷釉面痕迹都浮在表面没有历史的层次感和沧桑感。
一、老化气泡:破口泡、变色泡、死亡泡(干煸气泡)、结晶泡等。
二、结晶体:釉表结晶体、釉内结晶体
1、釉表结晶体:分鱼子状结晶体(其中有个体也有群体分布)、片状结晶体、网状结晶体和酸碱结晶体等。
2、釉内结晶体:釉内分未融化的结晶体和已融化的结晶体。结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冰花状、棉絮状、颗粒状等,有白色、粉色、褐色、黄色等。
三、沁蚀痕迹:有土沁、水沁、酸碱沁等痕迹
人为做旧的痕迹都浮在表面没有历史的层次感和沧桑感。
在鉴定古陶瓷的时候,我们应从不同窑口和不同年代鉴定老瓷片和老瓷器,用便携式显微镜获取的釉面老化现象作为参考依据,再和传统鉴定经验与理论结合到一起来鉴别古陶瓷新老,这是目前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鉴别方法。任何把传统经验和釉面老化痕迹鉴定以及其它科技鉴定相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只有把传统眼学经验和老化痕迹鉴定结合到一起的观点才是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此二者缺一不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