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茶人 | 丹青寄怀——走进陈良敏的艺术世界

丹青寄怀——走进陈良敏的艺术世界

陈良敏

艺术简介

  陈良敏,字鲤跃、熙瀚,号九鲤山人、八闽游子。

  1951年生于福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年来,先后为全国政协、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有关部门创作了《瀛洲雅集图》、《蟠桃会》、《武夷晨曦》、《气壮山河》、《高逸图》等一大批中国画作品,作品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政要。中国画《高山流水》、《伯乐相马》、《天地浩然》、《普天同庆》等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奖。2007、2009、2012年分别在全国政协礼堂、福建博物馆、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个人画展。

  先后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杂志社出版《陈良敏画集》、《陈良敏五百罗汉专辑》等多本艺术论著和画册。

作品欣赏

气壮山河

  陈良敏是一名自学成才的画家,秉承着对中国画的执着追求与努力,通过吸收学习古代绘画和民间优秀的绘画传统,形成了具有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绘画风格。

五百罗汉图(局部)

  陈良敏的作品类型就题材来说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为佛教类绘画。

五百罗汉图(局部)

  以简易轻快的笔触表现众罗汉的情态动作,亦巧亦拙,人的本真就体现出来了,具有另一种情趣味道。

高逸图

  这些形象是平易的,甚至是几近写实的,更像是在西藏写生时偶遇的随意行走于庙宇间的普通僧人。

  他们是真实的、可亲的、质朴的,而他用相对娴熟的技巧,去表现他所感知到的法理禅意,是表达着他内心的真实体验,其画面感人至深并震撼心灵。

蟠桃会

  陈良敏另一种绘画形式在题材选择上多选自民间故事传说或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人物,以《十八学士登瀛洲》、《蟠桃会》、《高逸图》为代表,明显带有传统的工笔画法体现了他的一种工整细腻的绘画风格,用色浓艳丰厚,结构严谨,构图饱满。

十八学士登瀛洲

  《高山流水》不仅借鉴了版画特有的黑白灰关系,而且运用山水画的技法增加了画面的厚重感,充分发挥了水墨的随机性和抽象性,虚实结合,以意运笔,使整个画面获得一种自然的衔接和生动的气韵。

高山流水

  《输赢一笑》、《天涯知音》等作品则呈现出一种游离于世外的清新,体现出画家精心寻觅的精神家园,他把对心灵的感晤寄托于作品之中,没有刻意的炫耀,用朴素的形色笔墨给人以视觉的满足,并带领观者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受到远离世俗的快乐以及看淡名利的洒脱,体现了作者追求艺术高度和人生修炼的境界。

输赢一笑

天涯知音

  作品《李白大醉翰林中》、《百醉图》、《贵妃醉酒》等通过意味人物形象的形式意趣体现出明确的心象特点,单纯地追求笔墨的自由,从心出发,把物象变成心迹,以心写形,以意造型,并抒发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超越物象表面,获得心灵的解脱,进入自由的境界,从而寄托于他的心灵栖息之地。

百醉图

  陈良敏的作品与当下艺术家标新立异、盲目搞怪、追求自我风格的潮流很不相同,他画的画很大众,很自由,也很雅俗共赏。

贵妃醉酒

  他笔下的这些人物形象,是对真善美的隐喻和向往,是画家对人本的探索,以及在社会发展转型中对人们巨大冲击后带来的复杂心态和精神面貌变化的思考,并转换为图像形式的努力和实践,体现了画家的自我修养和胸襟。

李白大醉翰林中

  在写意中以细腻的感受和尝试,去思考体验“文人雅士”、“神道仙佛”在回应时代巨变中的现实意义,在这些作品中显现出画家单纯朴实的艺术观和价值观,在传统与现代、雅与俗的交集中,找到恰当地表现它们又表达自己的方式,这种寄寓深意的形式表达充满了画家的思考和真情。

天地浩然

伯乐相马

闽北情缘 中国著名画家陈良敏重访松溪渭田五福桥

县委书记黄美萍(右一)等领导亲切接见陈良敏(中)

  纪实:松溪县委书记黄美萍亲切接见一位从北京远道而来的贵客,他就是32年前为五福桥绘制700余幅桥梁画的作者——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政协办公厅书画创作室画家、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笔画院副院长陈良敏先生。

(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派记者采访县政协主席 魏炳发)

(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派记者采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陈世光)

  1984年,松溪县重建清代古廊桥五福桥时,向省内外公开招聘画师。陈良敏赶制出一幅凛凛有神的画作《志在春秋》参加竞聘,一举夺魁,于是承担起绘制五福桥画廊的重任。

(与旧友合影)

  盛夏时节,陈良敏夜里点着煤油灯设计画面构图,白天冒着酷暑在新落成的桥上挥毫作画。从3月份画到9月份,历经6个月昼夜奋战,在这条108米总长的桥廊上,陈良敏成功绘制了700余多幅历史图画。画廊上既有民族英雄岳飞抗击金兵的壮烈场面,也有贾宝玉与林黛玉形影相随的动人情景;有武松打虎的威武场面,又有美猴王护送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还有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的史诗般的画卷……流连其间,栩栩如生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在桥上欣赏旧作)

  松溪县领导爱才惜才,力劝陈良敏担任松溪工艺美术厂技术副厂长。此间,陈良敏精心设计,绘图精雕,使得厂制仿古家具远销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产值连年翻番,饮誉一时。1990年,陈良敏因工艺美术上的突出造诣上调南平地区,担任地区工艺美术公司经理。2001年,他受聘为福建省政协书画室书画家。2002年八月,应全国政协办公厅邀请进京作画,从此,陈良敏在美术创作上有了更大发展空间。先后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厅设计的艺术作品,广受赞誉。因在中国文化艺术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陈良敏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陈良敏先生的鸿篇巨制《五百罗汉图(局部)》)

  陈良敏先生常说,松溪是他艺术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松溪是他的福地。32年后的这一天,秋高气爽,碧空万里,陈良敏先生在松溪县政协主席魏炳发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世光的陪同下,再次踏上了五福桥,见到了都已经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书记、老房东等许多老朋友。带着重回故地的喜悦与再见旧友的喜悦,陈良敏一边欣赏历经32年风雨仍基本保存良好的画作,一边回顾当年作画的点滴故事。看到自己当年住过的房间、睡过的床、读书写稿的桌子仍保持原样,甚至作画用的调色杯也被房东刘大娘保存良好,陈良敏几度激动哽咽。

(见到老东家格外喜悦)

(画家与老东家、老领导留影)

  回忆起当年绘画的情景,陈良敏说,当年他首次踏上五福桥时,看着这么长的桥,不禁内心慌张,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任务,不知道何时能够画完,不知道完成任务后身体是否还能保持健康,但画下来竟然越画越有精神,越画越有信心。他深有感触的说,能顺利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主要靠三个方面,一靠当地的领导、群众十分支持他的工作;二靠当地的空气、水等环境非常好;三靠古桥的设计充满智慧,盛夏时节,在桥上作画很凉爽,没有酷暑炎热之感,甚至没有一只蚊子咬他,也没有见到一个蜘蛛网,这让陈良敏先生至今仍唏嘘不已。五福桥一侧是中学,另一侧是小学。当年作画时,引来许多学生在旁边观看。陈画家用一支生花妙笔,随手勾勒涂抹,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故事、传说就呈现在廊桥内的结构件上。这让学生们好奇、惊叹,甚至有不少学生拿着笔,跟着陈画家一笔一划地学习绘画。

(现场创作)

(小朋友围着欣赏画家现场创作)

  回访期间,陈良敏先生触景生情,乘兴泼墨挥毫,当场创作了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渭田胜境图》。

(与创作好的《渭田胜境图》合影)

  如今,五福桥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当地的交通要道,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闽东北廊桥的杰出代表,省内知名的旅游景点。

请欣赏

《渭田胜境图》:

作于32年前的五福桥廊画:

来源:书画茶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