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三----史前华北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平店村四组,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1年自营B股交易量一度占全国近半;服务于多家中央企业,承揽过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PO、中海油债券经纪。现担任某投资公司总经理,经营几十亿资产,投资于股票、股权、期货、债权等领域。

1、华北地质史

地质学中的地台是指构成大陆的地壳内相对稳定的地区。原先此处的地壳活动性也是强的,产生明显褶皱后,隆起成为古陆,此后便再没有产生过显著的褶皱,而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升降,即变得比较稳定了。华北地台的经历正是如此,它隆起于17亿年以前,随后持续抬升,形成中国范围内最大最早的一块古陆。

经过12亿年,到寒武纪(距今5.5—4.9亿年)早期华北地台才转而下沉,海水漫上地台,古陆面积逐渐缩小;至寒武纪中期,大部分已为海水所淹没。

奥陶纪中期华北地台再次上升,到奥陶纪晚期已大部分重新露出水面;持续上升到志留、泥盆纪时期,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到石炭纪早期已因受到长期剥蚀而演变成一片准平原。

随后又转入间有沉降、海水入侵、形成面积广大的浅海。

至二迭纪(距今2.99---2.5亿年)时,再转为以抬升为主,浅海演变成陆上的湖泊,而且湖面逐渐缩小。华北地台上升的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不过这是就整体的总趋势而言,其间或升或降,不同地区之间还有很大差异。

在整个华北地台以抬升为主的形势下,华北平原在中生代早期与西边的山西高原本为一体,也是高地。随后发生了被称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华北平原所在地区于此时转而沉降,与此同时,西边的山西高原抬升,太行山在白垩纪末期已具雏形,巨大的断层沿大行山麓延伸,在此两边东降西升,界限分明。

原先印度大陆本紧靠着南极大陆和非洲,由于板块的运动,它在中生代(距今2.5---0.66亿年,又称第二纪)时脱离出来向北漂移;进入新生代时才接近亚洲大陆,中间还隔有一道喜马拉雅海槽;到第三纪末期两个大陆碰合在一起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就是它们的结合之处。正是它们的碰撞使喜马拉雅山升起,青藏高原急剧抬升,成为影响中国全境的喜马拉雅运动。 山西高原在此影响下,产生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大断裂带,南端与关中平原所在处的沉降带相接,它们曾蓄水相通,称为古汾渭湖;今天虽已被泥沙淤塞成为平川,沉降仍未停止。 持续沉降意味着地势始终保持低下,不用挖很深就能遇到地下水,这固便于先民凿井而饮,但也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像山西太原最早曾称为"大卤",意为广大平坦的盐渍之地;关中平原也久受盐碱化的威胁。从汾河到渭河,它们所经过的狭长谷地,均是这种地质构造在地形上的反映:中间是下降的断块,两侧则为相对上升的断块所限制。

在山西高原西边,吕梁山、秦岭、六盘山、贺兰山等山脉环绕的范围以内,是华北地台中最稳定的一个地区。它在中生代时曾微微向下弯曲,形成碟状盆地,随后又逐渐升起,长期遭受剥蚀的地面变得相当平坦,海拔却不低,达1000~1400米;其南部为黄土覆盖,形成黄土高原,其北部则表现为草原或沙漠。

到了第四纪(340万年前—现在)初期,在黄河发源地处,由于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喇山对峙南北,也由于今日若尔盖草原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此时处于下沉状态的地区,自河流而来的滔滔河水,遂亦以此古若尔盖湖为归宿。 当时今天的共和县一带也是一个蓄水的盆地,来自西倾山(山脉主体在青海省河南县南部,向东和东南方向延伸至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和玛曲县)和阿尼玛卿山间的一条河流注入其中,它日后也成为黄河上游的一段。此时共和盆地与东边的河流还不相通,那一段黄河流入 贺兰山旁因断层陷落而形成的古银川湖(即今之宁夏平原)。 在鄂尔多斯东缘,一条河流经由一串较小的湖海流入古汾渭湖。古汾渭湖此时也是封闭在内陆的,东边的中条山还阻挡着它与大海相通;中条山脉东侧的流水经由不止一股河道,在山东丘陵南北入海。

流水的冲刷在源头地区作用很强,原来浅浅的河底逐渐变深,源头的位置也向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日积月累,这种溯源侵蚀作用终于将分水岭打开,两边的河流贯通汇合,海拔高处的河流改变原来的流向,汇入海拔较低的河道中。于是黄河诞生了。

山东丘陵是最早升出水面的古陆的一部分,其后虽也有过为海水淹没的时候(如在寒武纪、奥陶纪),但从长期来看,大部分时间是陆地,而且近期还在上升。山东丘陵上升的时候,旁边的平原却在下沉,使海水曾淹没到太行山麓,黄河和其它众多入海的洪流带来大量泥沙淤积,于是有了今天的华北大平原。

2、华北的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打制石器为生产工具,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距今一万年时,中国的旧石器时代结束。

这个时代是地球上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北半球的中高纬度的全部地区、低纬度地区的一些高山出现了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冰川的前进和退缩,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的多次交替,并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动植物的迁徙绝灭。 最近200万年内,全球经历了约20次冰期,每次持续约1万年。

中国华北更新世可以分为4个时间单位,依次称为"泥河湾期"、"公王岭期"、"周口店期"、"马兰黄土期"。泥河湾期相当于早更新世,公王岭期和周口店期分别相当于中更新世的早期和晚期,马兰黄土期则相当于晚更新世。

  泥河湾期的地层以由砾石、砂、泥灰岩、粘土构成的河湖相堆积为代表。"泥河湾动物群"由长鼻三趾马、板齿犀、后裂爪兽等第三纪末期的残余种属和象、马、骆驼、野牛、羊等近代哺乳动物的属组成。其中有许多是北方型的动物,反映一种比较凉爽的疏林草原环境。泥河湾期地层除分布在横亘于山西、河北两省北部的泥河湾盆地(桑干河上游的阳原盆地)外,在黄河中游的汾渭地堑区等地也有出露。现已从这个时期的地层中发现了3个旧石器地点:山西南部的西侯度、位于泥河湾盆地里的小长梁、东谷坨。埋藏环境表明当时人们是沿着湖滨、河岸活动的。

  公王岭期地层以夹有古土壤的厚层原生黄土为代表,标准地点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从这里除发现蓝田人头骨化石和石器外,还发现了一个由38种动物组成的"公王岭动物群",包括一些第三纪的种属(如巨剑齿虎、奈王爪兽等)和较多的更新世种属,现生种属仅占整个动物群的13%。公王岭动物群中有一批过去未曾在秦岭以北发现过的南方种类,如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巨貘、中国貘、中国爪兽、毛冠鹿和苏门羚等,这表明当时华北的气侯比较温暖湿润。公王岭期的人类活动遗迹除蓝田外,还见于山西南部的□河等地。从埋藏环境看,当时人们似乎更多地活动于河谷地带。

  周口店期的标准地点是北京人遗址,属洞穴堆积。这时黄土堆积在华北广泛形成。 周口店动物群由近100种哺乳动物组成,可分成3类:首先是泥河湾期残留的种属(如剑齿虎、居氏大河狸、三门马等);其次是真正的更新世种属(如纳玛象、披毛犀、肿骨大角鹿、中国缟鬣狗、洞熊、杨氏虎等);最后是一些最早出现的现代哺乳动物种(如狼、棕熊、小型啮齿类动物)。从生态上看,这个动物群所反映的气侯和地理环境非常复杂,但大部分是温带古北界的种类。这表明当时周口店一带的气侯总的来说具有温带特点,和今日华北接近。不过,其间曾发生过多次冷暖、干湿的明显波动,而且气侯的大陆性程度有逐渐加强的趋势。

  马兰黄土期地层以分布极广的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和河流的或河湖相的堆积为代表,标准动物群是产自鄂尔多斯高原东南角的河湖相堆积层中的"萨拉乌苏动物群"。它的重要成员有纳玛象、野驴、普氏野马、披毛犀、诺氏驼、马鹿、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原始牛和最后斑鬣狗等,多半是适应草原生活的动物,但也有一些喜欢在水边、林边生活。从动物群总的特点来看,华北在马兰黄土期的气侯要比前一时期寒冷和干燥。

更新世期间,东北的气侯和华北的差别不大。辽宁也有早期人类的活动。 从晚更新世起,东北与华北在气侯上的差别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生活在东北的是"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它在成分上与西伯利亚动物群基本相同。像狼、洞熊、猛犸象、普通马、披毛犀、马鹿、大角鹿、野牛、原始牛等,从中国东北到西伯利亚以至欧洲,都有它们的踪迹。这一动物群拥有萨拉乌苏动物群所缺少的猛犸象和东北野牛等种属;森林动物所占比重也大于华北的动物群。这些差异,表明晚更新世东北的气候总的说来是比较寒冷和潮湿的。

由于纬度较低的缘故,长江以南地区在更新世期间气侯的变化不如北方显著。从分布很广的石灰岩洞穴或裂隙堆积中发现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从早更新世一直延续到晚更新世。 华南也存在河湖相堆积中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如早更新世的云南元谋动物群和晚更新世的四川资阳动物群。元谋动物群反映一种比较凉爽的疏林草原环境,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则反映温暖湿润的山林环境。资阳动物群除含有犀牛、水鹿和剑齿象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成分外,还包括一般只生活在高寒地区的猛犸象,其性质比较复杂。

在更新世冰期和间冰期气侯影响下,植被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华北位于寒温带、温带区域与亚热带区域之间,属过渡地带,所以受冰期、间冰期气侯交替变化的影响尤其强烈。孢粉分析的结果表明:从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这里至少可以划分出5个冷期和4个暖期。冷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今的要低4~7.5℃,而暖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今的要高。在冷期里,暗针叶林(云杉、冷杉林,或云杉、冷杉、松林,或含云杉、冷杉、松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发育,从高山向河谷和平原、从北向南蔓延。但在冷期的极盛阶段则代之以适应干冷气侯的草原性植被。在暖期里,盛行针叶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 据研究,公王岭的蓝田人生活在暖期里,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人生活在冷期里。北京人的时代延续达50万年,其间曾发生多次冷暖期的交替变化。

在冰川作用引起的海平面升降以及新构造运动等因素影响下,中国东部在第四纪以来发生过多次海侵和海退。在晚更新世低海面时期,海面要比今日低130多米,以致黄海北部大陆架出露,使哺乳动物和人类可以从陆地迁移到沿海的岛屿上去。进入全新世,随着气侯逐渐变暖,海平面回升,一些陆地又重新被海水淹没。

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在中国十分丰富。 早期直立人的化石,已发现的有元谋人、蓝田人、湖北郧县的材料;晚期直立人的化石特别丰富,有北京人、南京人、和县人以及在安徽巢县、山东沂源、河南淅川和南召、湖北郧西、辽宁庙后山等地发现的材料。 云南省元谋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直立人,距今170万年;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早期的直立人,距今70--20万年;南京直立人发现于汤山葫芦洞,距今60—35万年;和县人发现于安徽省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石灰岩洞穴中,属直立人,为中更新世。

早期智人(在亚洲叫丹尼索瓦人)的化石有金牛山人、桐梓人、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马坝人、长阳人以及辽宁喀左等地的材料; 晚期智人(在亚洲是棕种人C和矮黑人D)的化石有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资阳人以及辽宁的建平、海城、丹东,甘肃泾川,云南丽江,台湾省左镇等地的材料。

金牛山文化发现于辽宁省营口县,距今约20万年,属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过渡;贵州桐梓人,距今18—11万年,属早期智人。马坝人发现于广东省曲江县,属早期智人,为中更新世之末。

四川省资阳人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为晚更新世;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为旧石器晚期,属晚期智人,距今19000年。山顶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尚有一些差别,表明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态细节尚未充分形成。

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农耕和畜牧),并发明了磨制石器、制陶和纺织。中国新石器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泉,与后来青铜时代的商周文化紧密相连,并同周围地区有着密切的交互影响,是中国历史连续发展的具体例证。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智人间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主要是母系遗传(铲形门齿是黄种人的特征),父系上完全不同。在更新世晚期的原始蒙古人种代表(柳江人和山顶洞人)中已出现南北异形的现象,到新石器时代进一步发展为不同的地方变异类型。黄河流域主要接近现代蒙古人种的东亚(远东)类型,其中的中、下游地区居民的体质还表现出某些接近南亚类型的特征;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居民,比华北地区更明显地接近南亚类型。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基本上是在同西方高加索人种相对隔离的情况下,独立地创造和发展了中国的新石器文化。这对以后中国文明的持久稳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