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车马的修复:制定方案和矫形
【秦俑百问微讲堂】铜车马的修复:制定方案和矫形陕西学习平台2021-05-10订阅1978年6月,考古勘探人员在秦始皇帝陵西侧钻探出一座车马陪葬坑。1980年12月底,从这座车马坑中发掘出两乘彩绘铜车马。铜车马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破碎严重,不宜现场清理和提取。经陕西省文物管理部门同意,考古和文物修复人员采取整体切割法,将铜车马堆积层连同土遗迹一起整体从坑底切离,装箱打包后搬运至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进行修复。
一号车出土状况。
二号车出土状况。铜车马出土时,一号车破碎为1325片,有断口2069个,破洞437处;二号车破碎为1685片,有断口2244个,破洞316处。而且,大部分残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所有连接的关节和销锁的部位都已锈死,一些器壁很薄或器型细小的部件锈蚀严重。结构如此复杂、破碎极为严重且表面遍布彩绘纹饰的青铜器,在世界考古史上尚属首现,如何成功修复,对于陕西乃至全国文物界来说都是难题。因此,从1981年初开始,陕西省文物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秦俑考古队组织相关人员和专家,围绕修复方案和具体修复方法的制订,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是广泛的调研和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接着是围绕修复技术的策划和彩绘的保护,粘结剂、焊接材料和焊接工具的选择,矫形方法和矫形工具的设计,做旧材料和做旧技法的运用等实际问题,开展充分的研究、测试、实验和论证。1982年4月,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的铜马车修复方案和实施细则,终于获得专家论证会的认可,并通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核。修复方案对修复工作提出的原则要求是,尽力保护好文物表面的彩绘,确保修复文物的牢固度和耐久性。修复方法是以粘接为主,焊接为辅,综合治理。
破碎的一号车车盖。根据两乘铜车马结构和破损情况的不同,考古工作者决定先修复二号铜车马即出土时排在后面的安车。1982年4月中旬,由陕西省文物局组建的铜车马二号车修复组和考古清理组,同时进入秦俑博物馆专设的铜车马清理修复工作室,开始车马及遗迹的清理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修复人员通过对文物清理的观察,了解铜车马各部件原来的位置和相互间的连接情况,从而为接下来的修复奠定基础。6月初,文物清理结束,修复工作正式开始。
破裂的一号车舆底。修复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点是青铜残片的矫形。铜车马的车厢、车盖和大部分构件呈薄片状,遭受重压后,破碎的残片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修复时必须先对变形的残片进行矫形处理。铜车马为青铜铸造,青铜本身韧性不好,机械矫形比较困难。况且材质分析表明,铸造所用的青铜提炼不纯,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铜的韧性;加之长时间的地下埋藏,铜质的成分不同程度被氧化,材质就更加脆弱。另外,铜车马表面还有大面积的彩绘涂层和纹饰,彩绘层的成分系矿物颜料加入动物胶调制,历经两千多年的侵蚀,其中的粘结成分已经老化,彩绘层在青铜表面的附着力变得很差。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大了铜车马构件矫形的难度。
一号车车舆前侧。文物修复界对变形严重的青铜器曾采用有损矫形法,即对变形严重的弯折部位进行锯切,整理断面后再重新焊接。但这种有损矫形对于铜车马修复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机械矫形仍然是铜车马碎片矫形的首选方案。修复人员通过对铜车马破损迹象和变形残片堆积位置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造成铜车马构件变形的成因,是由于铜车马在被坍塌的土层压碎后,破碎的残件相互叠压,叠压在一起的残件长期受到上部土层的重压所致。大家从这些青铜残件受压变形却没有断裂中得到启发,认识到青铜铸件虽然很脆,但还是有一定的韧性,既然它们能够在漫长的重压下变弯,表明也能通过反向的施压使其复原。这说明,如果方式得当,对铜车马残件进行机械矫形是可行的。
压坏的车轮部件。
较为完好的盾箙。根据这一原理,修复人员设计并制作了一架以角钢做支架,以螺旋杆为压力柱,以手动调节控制下压力度的专用矫形机。同时还加工了一系列型号不同专用模具和卡具,用于矫形整理时的衬垫和固定。实验证明,利用矫形机做残片矫正时,不但能很好地控制施压的强度和下压的尺寸,还能使压强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状态,逐步消除矫形件对变形势能的记忆。矫形操作必须注意三点,一是根据青铜残片需要矫正的弧度,选择合适的衬垫模具;二是注意掌握好加压力度,防止因加压过大造成铜片断裂;三是要采取间歇式地施压,循序渐进地进行,即每加压15—20分钟,解除压力5分钟,反复操作3次左右,一般体型偏薄的变形铜片就能矫正成功,少数体型较厚铜片,则需要4—6次操作才能完成矫正。作者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