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姓,华夏民族历史上极其特殊的一支氏族——作者:冯志亮

  谷

  谷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五十八位,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当代谷姓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5%,总人口大约有99万。

  得姓始祖伯益。一作伯翳、大费。颛顼玄孙,父亲为皋陶,系夏朝东夷族首领,长于畜牧、狩猎。舜时被任为虞(掌管山泽之官)。后又助禹治水,立下大功,因功赐姓嬴。后被选为禹的继位人,禹死后,在夺权斗争中,被启攻杀。西周时,其裔孙非子善于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地(今甘肃省清水东北),因非子最先住的地方叫秦谷,所以他的子孙中,有一支就以地为氏,称谷姓,并尊伯益为其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谷,在甲骨文中像水盈盈从口中流出之状,《说文》说:“谷,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见,出于口。”谷的本义为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

  谷人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一支氏族,以地形的特征命氏族之名。谷人定居之地称谷,建立的城堡称谷城。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谷姓主要起源于赢姓,为颛顼帝的后代。颛顼的后代伯益,是虞舜的掌管山泽的官,因功赐姓赢姓。

  周朝初,伯益的后代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在秦谷,即今甘肃清水的东北。非子后裔中的一支以居地的环境为氏族名,建立了谷氏族,其后代遂有谷氏。赢姓谷氏的历史至少有2800年。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在北魏之前,谷姓是一族比较单纯的群体。

  北魏孝文帝南下进入中原,改华北地区九十九族的鲜卑等姓氏为汉姓,其中昌黎鲜卑的一支谷会姓族改姓谷,此为外族基因流人谷姓人群之始。到唐朝时,东夷人的谷那氏族改姓谷。当时汉族的卻姓中有人因事去邑部改姓谷。以上三次改姓都发生在北方。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谷姓群体势小力薄,没有留下影响,默默生活在华北。西汉初,出了一位谷姓大人物谷永,其父为卫国司马谷吉。谷永累官大司农。谷姓逐渐向东发展,成为河北地区比较有名望的姓氏,在上谷形成望族。上谷在今河北怀来以东与北京延庆以西地区。

  明朝时期,谷姓大约有5万人,在明朝仅仅排在第二百位。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 安徽、江苏、浙江、湖南等地,大约占谷姓总人口的95%。谷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和东北两方向迁移。全国基本形成了以鲁豫为中心的谷姓人口聚集区,谷姓重心向东漂移。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谷姓人口大约有99万,排在全国第一百五十八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5%。

  自宋朝至今1000余年,谷姓人口上升很快。目前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四省,大约集中了谷姓总人口的48.2%;其次分布于安徽、辽宁、黑龙江、江苏、吉林,这五省占谷姓总人口的28.3%。全国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向东、向东北散布的谷姓分布区。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谷姓郡望是上谷郡。谷姓以恩威为其堂号。

  “恩威”堂号出自西汉谷朗。谷朗,湖南来阳人,官大中大夫,在率军征讨交南叛变时,谷朗恩威并用,很快平定了南部疆土,朝廷升其为九真太守。

  2、宗祠楹联

侯门上客;经库名贤。

唐代明经;汉廷直谏。

秦封受氏,征桂阳碑,九族洪源追罩子;京易名家,稽兰台传,一经遗谚播虞宾。

  3、族规家训

  爱国爱家,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振兴吾族。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族内团结,邻里和谐。

  学习文化,耕读传家,锐意进取,见贤思齐。

  朴实节俭,诚信为先,为民忠厚,为官清廉。

  奋发向上,前途无量,阖族子孙,切记心上。

  《谷氏族谱》载“谷氏家训十三则”,敦孝弟列之首。曰:“孝弟之义所当先申。夫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不弟。”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谷姓族谱15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谷姓历代名人24名,占总名人数的0.053%,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百四十三位。

  谷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6%,并列排在第一百八十八位;谷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2%,并列排在第三百二十五位;谷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49%,并列排在第二百零五位。

  谷姓历代重要人物:西汉大司农谷永,九真太守谷朗;三国吴国都亭侯谷利;晋朝广武将军谷衮;南北朝北魏尚书、荥阳公谷洪;唐朝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谷那律,太原主簿谷倚,左金吾卫大将军谷崇义,定州刺史,清江郡王谷从政;宋朝进士谷大向;元朝襄阳尹谷廷硅;明朝登封知县谷庸;清朝文学家谷应泰。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著有《渤海诗词集》、《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六十部,《中华姓氏家谱》两百余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