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矛盾应该自行解决,不该请外人帮忙,可惜我离婚了才明白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在《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一书中,作者戴尔·卡耐基这样写道:“在生活中,夫妻之间产生矛盾并不可怕,本来就复杂的家庭生活,偶尔产生一些矛盾不值得大惊小怪。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婚姻矛盾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听信外人的意见,因为他们的看法往往不着边际,又容易引起误会。”

人与人相处都会有矛盾,因为谁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意见不统一的时候,稍不留神没刹住,就会闹矛盾。对于夫妻来说,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只要不是危及婚姻的大问题,双方都没必要上纲上线,没必要从“对事不对人”演变成“度日恩不对事”,同时也不该盲目请外人帮忙。

夫妻之间尚且会意见不统一,这种情况下再让外人掺和进来,外人更是不可能知道你们之间到底是因为什么闹矛盾,这很容易使得原本很小的矛盾变成大矛盾。比如,有的女人跟丈夫闹了矛盾之后,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如何自行解决,而是让闺蜜或其他外人出谋划策,如果问题侥幸顺利解决了还好,如果因此毁了婚姻,怪谁?

不仅有些女人会犯这种错误,有些男人也会犯这种错误,他们遇到问题就开始“要妈妈”,跑去搬救兵,让自己的母亲掺和进来,这种情况通常都不会有好结局,因为婆婆很少会直接站在儿媳那边,如此一来,原本的夫妻矛盾基础上又多了婆媳矛盾,肯定会对婚姻不利。

02

朋友小翠之前的婚姻,本来可以不用离婚,但就因为她前夫阿铭盲目请婆婆帮忙,以至于让原本的夫妻矛盾升级,使得她最终忍无可忍选择了离婚。

曾经的小翠是个“静而不争”的人,做人做事的时候都相对比较冷静,不会没事找事,除非遇到了自己非争取不可的事,才会据理力争。她这种性格的女人,是应该在婚姻中做主导的,尤其是男人不太有主见的情况下,大方向应该由她把控,大主意应该由她决定。

阿铭在跟她恋爱时表现还不错,愿意让她主导他们的生活,但等到结婚以后,他懈怠了,问题就出现了。

其实他们之间的问题并不大,无非就是丈夫没有上进心,妻子对此有了意见而已。这种问题完全可以他们自行解决,没必要让外人掺和。然而,当小翠赌气回娘家,让他在家好好冷静反思的时候,他却跑去父母那里搬救兵了,而且曲解了小翠的意思,说小翠想跟他离婚。

或许他是出于好心,想解决夫妻矛盾,但他没有想过后果,没有想过这样做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只是觉得自己的母亲是过来人,肯定比自己有经验。结果,婆婆就按照他说的意思去解决问题了,不分青红皂白跑到小翠的娘家大闹一场,口不择言批评了小翠一顿之后,还要求她不准离婚。

被冤枉的同时被指责,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感受,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具备“随你怎么说”的心态,通常都会出于自我保护而反击。

小翠当时就没再“克制”,觉得自己此时不该“静而不争”,否则会留下一肚子的怨气。结果,她跟婆婆吵架了,阿铭不开心了,帮着婆婆跟她吵,吵到后来可想而知,小翠一气之下离婚了。

她说她从来不后悔离婚:“虽然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虽然我可以花时间把误会解释清楚,但我觉得没这个必要,错不在我,凭什么凡事都让我让步?我虽然懂得如何经营婚姻,但我真的不想太费事。活着已经很累了,如果连自己的丈夫都跟自己不同心,婚姻真的好没意思!”

她也因此认定自己之前嫁错人了,决定之后再次选择婚姻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弄清楚遇到问题时男人是否跟自己同心,是否会盲目请外人帮忙。她前夫阿铭在这时候才后知后觉明白“夫妻矛盾应该自行解决,不该请外人帮忙”,这时候才去求她复婚,当然就来不及了,因为他已经错过可以挽回婚姻的最佳时机。

03

回头去看阿铭的前后的变化,他不是不懂该如何经营婚姻,而是没有小翠用心。他最后明白的那种道理,难道不能提前弄明白吗?只要他用心,肯定是可以弄明白的,他不用心,那就没办法了,你可以后知后觉成熟,但女人未必有耐心等着你成熟。

戴尔·卡耐基说:“哪怕是丈夫引起了夫妻矛盾,吵架之后,一个优秀的妻子也会展现出她的宽容大度,温柔地向丈夫道歉。”其实,这种方法只在特定情况下行得通,而像小翠和阿铭的那种情况就行不通。

本身小翠躲开阿铭回娘家,没有咄咄逼人,就已经是在缓和彼此的矛盾了,已经是做出让步了,这种情况下,即便阿铭不道歉,只要他冷静反思自己,以小翠静而不争的性格,她不会追究。只可惜,他偏偏选择请外人帮忙,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小翠,换做别的女人,也不可能反过来向丈夫道歉。

婚姻中的“忍耐”是有条件的,每个女人的忍耐范围也是有区别的,男人的问题让善于忍耐的妻子忍无可忍了,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这种情况就会应了小翠的那个观点:“女人到了中年,可以静而不争,但不能过分克制,不能过分忍耐。”

男人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应该清楚妻子的忍耐范围有多大,如果是你的问题导致的夫妻矛盾,不想矛盾升级,就应该想办法把问题控制在妻子的忍耐范围内,否则一旦超出她的忍耐范围,婚姻基本上就没救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