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象(臭虫)
1 椿象
1.1名称
中文学名
椿象
拉丁学名
Pantatomidae
别 称
臭虫、屎屁虫、臭大姐
英文名称 stink bug
1.2椿象分类
是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半翅目,蝽科昆虫,乃半翅目中种类最多的一群,椿象体长1.7~2.5公分。
1.3椿象形态
体色黑褐色;头部背侧後方具一对微小的橙黄色,或橙褐色纵斑,触角最末一节末端2/3部分为橙黄色或橙褐色,部分,个体在第二、三节尚有一段橙黄或橙褐色斑。前胸背板外缘有一枚尖锐的突刺,中央有一条横向的弧形橙黄色或橙褐色细斑
上翅膜质部分深褐色。腹部局部露出在上翅外侧,各节具橙色系小斑点。後脚特别发达,尤其胫节基半段呈扁平的叶片状,这是本种最主要的辨识特征。身体腹面有许多黄色斑点;最大的特征是后脚胫节呈现叶片状。上翅前半部呈革质,膜质部分在腹背交叠出三圆锥形。具有一个很发达的刺吸式口器。卵呈圆筒状,上方有一盖状物,常排列整齐的产在叶子上。陆生椿象发达短鞭状触角;水生椿象多半具镰刀式前脚;两栖椿象的中、后脚特别细长,乍看外形近似蜘蛛。
2椿象种类
椿象也就是常见的臭大姐,别称臭虫、屎屁虫等,为半翅目蝽科昆虫,约有3万多种,其中90%以上是农业害虫,共同特点是身体扁平,体形有大型的也有微小的,口器长成喙状,适合刺吸,有捕食小虫、有益于农业的食虫椿象,供中药用的九香虫,供食用的桂花蝉,还有为害农业的军配虫,专门捕食幼鱼为害养殖业的田鳖和松藻等。
3生活史及历期
3.1.年生活史
经周年观察,每年发生1、2代,凡是出蛰早的成虫,在6月中旬以前产的卵,经孵化,若虫可羽化为第一代成虫,并可产卵,经若虫再羽化为越冬代(第二代)成虫。而在6月中旬以后产的卵,只能发生一代,即羽化的成虫为越冬代。黄斑椿一年发生一代。两者均以成虫在室内越冬。
3.2各虫态历期
(1)成虫期:通过田间和室内系统观察,椿象越冬代成虫出蛰后最短生活28天,最长52天,平均38.85天。第一代成虫寿命平均为31.65天,最短16天,最长50天。越冬代成虫越冬前平均生活37.38天,最长72天,最短7天。
(2)卵期:不同时期所产卵的卵期不等,温度低时卵期长,温度高时卵期短, 5月下旬~6月上旬产的卵,卵期为6、8天,8月上、中句产的卵卵期为3、5天
(3)若虫期及各龄龄期:田间个体饲养观察结果,分5龄,1龄龄期最短(5.72士1.186天),5龄龄期最长(18.5士1.8招天),若虫期平均55.37士3.79天。
4危害习性
椿象若虫和成虫均以锐利的口针刺穿寄主的皮层而吸取组织的汁液。当椿象取食时,口针鞘折叠弯曲,口针直接刺入组织内为害,使被害部位停止生长,被害组织死亡,早、中期被害果呈“猴头果”,晚期为害的果内呈海绵组织,被害严重的果可能会有苦涩味,造成果品品质下降,失去应有的经济价值。
5防治措施
5.1人工防治
成虫和若虫早晚或阴雨天气多栖息于树冠外围叶片或果实上,可在早晨或傍晚露水未干不活动时进行捕杀。卵多产于叶面成卵块,极易发现,可在5~8月成虫产卵期间,深入榛园检查,及时摘除卵块。但发现卵盖下有一黑环者,说明卵已被寄生蜂寄生,应保留田间加以保护,让其自然繁殖,增加榛园寄生蜂的数量。
5.2生物防治
蝽象的天敌是非常丰富的,已知的有黄猄蚁、寄生蜂、螳螂、蜘蛛等多种,应加以保护利用。
5.3化学药剂防治
如果虫口太多,不可能全靠人工防治来解决时,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稀释液喷雾。能掌握在一、二龄若虫期防治,效果更好。口密度大时,可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以上均为资料性的知识,榛果的苦涩味的直接原因是不是椿象造成的,我们只是怀疑,只有大家通过多方面田间观察和试验才能得以验证,如果榛仁的苦涩味真正的原因就是椿象所致,那么对于椿象的防治就要引起广大榛友的高度重视!以上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