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破21万 】从视频号创作,谈谈“如何讲好一本书?”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观点——读书是很个人的事情。

这句话个人理解,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我读我爱读的书,别人管不着。

第二层含义是——我自己读就好了,不必和任何人说。

也许还有第三层、第四层含义,欢迎留言区互动表达你的理解哟。

但今天的主题是“讲书”,而不是“读书”,所以,大可避嫌了,因为既没有干涉他人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的范畴,分享的内容也秉持分享的初衷,所以,如果有讲得不得当的地方,大家轻点拍砖。

说起讲书这件事,和大家分享一个2年前的搞笑往事。

2018年5月左右,我老家梅州在海选讲书人,本来计划坑一位很爱读书的朋友去亮相,条件就是我也报名。结果TA故意没报名,而我却真入坑了,从海选到决赛,我就讲了一本书,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鬼使神差的,竟然拿下了一等奖,奖品大家肯定想不到,竟然是双开门冰箱,决赛完已经10点多了,让我扛回家

……

也未曾想,自此之后,与讲书结缘,甚至觉得这是践行费曼学习法的极佳方式,并推荐给了很多律师同行,大家反馈道——谈客户、出庭、开会的底气都更足了。

1
讲书,是再创作的过程

我经常和小伙伴强调,讲书不是复述书中内容,不然你就成了“搬运工”而已了。

如果想要成为讲书的“大厨”,至少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分享出来,而讲书,事实上,不仅实在创造价值,更是在传递价值。当你的作品出炉的那会一刻,当你的作品给他人带来价值的那一刻,幸福感就像是储蓄模式,越攒越多。当然,也会遇到被粉丝们DISS的情况,但这个也是个过程,相反地,你特别需要学会珍惜那些敢说大实话(恶意的话,就直接忽略、过滤即可)的人,因为他们在帮助你成长。
2
最好的准备,就是时刻准备
讲书导师赵冰老师(讲书大咖,大家可以公众号搜索他哟,如果需要连接,可以私信我帮忙引荐)要求学员们一本书起码读过三遍,才去讲给别人听。讲前写逐字稿,讲中做试讲,讲后做复盘但我发现,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做,我永远也不会开始了,于是,把讲书目标切割成最小颗粒度,譬如大众理解的讲书是6分钟或一个TED的时间,但我直接讲到1分钟、3分钟、5分钟,如果时间压缩还觉得有启动难度,那么就把书打开,直接视频朗读,慢慢找镜头感、语感,并且细细品味作者的所思所想,所以,当我连续朗读近3年、视频朗读4个月、短视频输出6个月后,“时刻准备着”的状态就自然出现了。

这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无论你和谁聊天,都更容易去解构、也更能够预判到沟通的走向,进而给出更加有效的反馈,并且,每天日更视频号,录制真的几分钟就能搞定,再花个20-30分钟搞定剪辑,作品就出炉了,十分即兴、高效、自然!

3
讲书,且讲且干
很多人觉得,讲书,讲完就OK了,其实不然,真正讲好一本书,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在于影响听众或观众的行为,如果只是让受众听完觉得很爽快、很有共鸣,而无法触发行为,那么其实只完成了讲书的极小部分价值的传递。

这其实也给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你分享的书,首先必须对你真的有触动,最好是影响到了你的思维、行动,甚至已经有一些经历或结果发生了,那么分享出来时,一方面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真意。

讲书,要讲,更要干!我反复提醒着自己。
4
好的讲书,需要三有
有趣、有料、有温度,有趣就是要生动,这个涉及综合呈现的方方面面,也是我们日常可以多去对标的角度(抖音或视频号或我是讲书人等等的视频都是可以搜寻的,甚至TED的一些硬核方法都是可以参考的哟。)、有料,很好理解了,就是要靠谱、硬核的干货,不藏着掖着,真正给到受众获得感,再者就是有温度,就是要从人类终极幸福追求——爱的角度去激发共鸣,这个大家听起来很玄乎对吗?其实若是换做“真诚”,就比较好理解了,这也是我几乎素颜出镜讲书的其中一个原因,也不喜欢去考虑要塑造人设的问题,你本来怎么样,就怎么样,找最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往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方向努力就很好了。
如此一来,若干年后,你或你的亲朋好友们再回看这些讲书的视频时,一定也会觉得很特别哟
5
聚焦再聚焦
分享到最后,回扣一下主题。

“如何讲好一本书?”

主题就一个,这其实就是为了讲者能够聚焦这个核心话题,刨出对大家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如果我们还是老生常谈的话,估计大家听没一分钟就想退出会议室了吧。

我们讲书也如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不要指望在有限的时间中可以面面俱到,如果什么都想讲,事实上,可能什么都讲不到位,于此如此,倒不如聚焦,再聚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