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明 | 李商隐《锦瑟》解读
李商隐《锦瑟》解读
按语:我在复旦讲《古典诗词导读》课,按学校的要求拍成视频,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有位朋友喜欢讲《锦瑟》的一节,将内容整理成文字发在一个网站上。今略作删改,转发在此。谢谢那位朋友。
在B站搜索古典诗词讲座,无意中点开骆玉明教授《锦瑟》解读,没有更多语言表达听完之后的震撼,于是整理了文字版以供进一步学习。以下是正文:
李商隐写过相当数量的无题诗,或者是用诗开头的两个字做题目,但是这两个字并不体现诗歌的主题,等于也是无题,都称为无题诗。
这些无题诗到底是写什么的呢?诗中没有清晰的交待,因此它的主旨是不清晰的,这样后人对李商隐的无题诗产生各种各样的推测、揣摩。有人解释说这些诗是有寄兴的。所谓寄兴就是用象征、隐喻的方法,表面上说一件事情,其实是说另一件事情。表面说的是男女之情,其实是表现他政治上的失落,或者说挫折感。因为他当时被卷入到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里去了,常常处在一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当中,他的诗被认为有这样一种寄寓在里面。也有人说李商隐这些无题诗是写他的隐晦的爱情生活。有一些学者特别是女学者,喜欢追究李商隐的隐晦的爱情生活到底是什么,这首诗是不是跟一个女道士的什么内容,那首诗是不是跟别人的姬妾的情感,甚至有人考证诗里面的女子已经怀孕了,李商隐非常的无奈,等等。总之,对李商隐的无题诗产生了各种各样充满歧义的解释。
那么有两个问题在这里:一个问题是它的主旨到底是什么?李商隐自己就说过,这些无题诗跟男女之情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有人就振振有词:你看李商隐自己就这么说。这个话说的,真是没有逻辑,自己说怎么样就怎么样了?有时候作家说的话是非常不可信的,他的自我申述是非常不可信的。
其实对于李商隐诗歌主旨的问题,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解读。一个层面就是,诗歌本身,语言所提供的内容是什么,也就是说诗歌字面内容表达的是什么东西。有些诗是很清楚的,比如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字面意思是很清楚的,它就是写两个被阻隔的情人之间的聚会及聚会的短暂,以及对相互之间信息沟通的期望和相互安慰,这就是它的字面内容。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首爱情诗。
至于爱情对象是什么人,如果李商隐不愿意告诉你,你就不用去追究。如果你有本事从他的生活经历来追究出结果来也可以,但是李商隐本身就不愿意告诉你。如果你认为它是有寄兴的,你可以按照你对诗歌的理解,按照中国诗歌表达的习惯,与他生平的其它材料相互比对,从诗歌中找出所包含的“寄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要强行得出一个结论,一定要强迫别人相信,那不行吧?只有你这样说才对?
我们能够得到共识的地方,就是这个诗歌的语言所提供的信息是什么。这是我们理解李商隐的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所以不要把这个事情搞得太复杂。
第二个,李商隐所写的诗,他写的是很隐晦的,闪烁的。那么,一定是他有难言之隐吗?有难言之隐的话,他还需要说出来吗?
诗是对阅读的期待。我说个最简单的话,我老姐她岁数很大了,有一天她跟我说,你一天到晚写乱七八糟的,写那么多,你也给你老妈写一篇吧。当时我就很奇怪,我说我跟我妈的事情,我说给别人听干嘛。有人觉得他跟他老妈的事情或跟他老婆的事情,有必要说给别人听,而我是不说这些东西的。
因为写作是对阅读的期待。你心里没有那个对阅读的期待,这个写作是不成立的。虽然这个阅读者是谁、他在什么地方,你不一定知道,但是写作行为就是对阅读的期待。所以这样来理解的话,这里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呢?不是说李商隐有什么难言之隐,归根结底或者最重要的不是他是否有难言之隐,而是他诗歌艺术的一种表达方法。
我们后来常常说朦胧诗,其实李商隐创造了一种诗歌的新的表现方法,就是表现那种闪烁的、不确定的、不明晰的那样一种情感活动。也就是说,“隐晦”是他所追求的一种艺术。李商隐发现了这样一种艺术创造的可能。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更容易成立一点。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创造。
这里面的困难是什么?就是一首诗它容许隐晦到什么程度,还能被认为是一首好诗。反过来说,一首诗隐晦到什么程度,它就不能被阅读,不能被称为诗,它就成了你个人的私密语言。个人的私密语言,是没有必要公之于众的,你就对自己说就行了。比如你现在拿了一本法文小说让我来评价,我告诉你我看不懂法文,我无法作任何评价。有的同学拿他写的新诗来给我看,老老实实说我无法评价,因为我看不懂,我根本没有资格去说它的好和坏。
那么回到李商隐,诗歌隐晦到什么程度它还是成立的?在李商隐所写的无题诗中,《锦瑟》是最隐晦的,历来解释是最纷繁的。那么它到底是写什么的,各人有各人的说法。我觉得李商隐做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就是,写一首诗,让你们猜一千年。你们谁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我觉得他写的时候心情是不是很愉悦?是不是有一种预期效果在里面?
但是它仍然是一首好诗。
我们讲一首所谓隐晦的诗,它怎么能够成为一首好诗。在这首诗里面,它有非常强烈的信号表达出来。在某些地方它是非常清晰的,在某些地方它又非常模糊。强烈与模糊的交错,它一直在吸引你去追索它,去体会它,并且要用你自己的方式去体会它。我讲南朝诗到唐朝诗演变的时候讲过,中国诗歌在成熟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诗人自身在诗歌当中所占据的空间在降低,诗歌当中留下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体会,读者去体验,读者去把诗歌的内容与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的那部分。空间越来越大,这是中国诗歌越来越成熟的标志之一。
回到李商隐的诗歌,它有的地方非常强烈,有的地方非常模糊,似乎能看到一些东西,似乎又看不清楚,这样它有更多象征性的意味在里面。而这种象征性意味的理解,需要你把自己的情感经验、生活经验融入进去。
张大千《焦影春深》
我们可以这样说,李商隐是对诗歌之美的一个重要的发现者。还是回到我喜欢说的那句话——诗人获得了语言。我们来读这首诗,看看什么地方是它强烈的,什么地方是它含糊的。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可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有的人解读这个句子,读得很奇怪。锦瑟嘛,就是华美的乐器,所谓锦,无非是说它装饰得非常漂亮,唐代的很多器物装饰非常华丽,唐代是一个崇尚华丽的时代。那么“无端五十弦”就使人产生一个怀疑,五十弦那就是不正常的,所以有人说瑟是二十五弦,无端五十弦就是说断弦了,老婆死了,所以这首诗是怀念他老婆的。
这解释好像很好,可是这样一解释之后,这首诗变得其蠢无比。我们知道,写文章、写诗有一个最大的忌讳,就是文深意浅,就是把词句写得很深奥,去掩饰内涵的浅薄。你说老婆死了就说老婆死了,无端五十弦干嘛,谁不知道断弦是死老婆,你们家断弦这么整齐,一断就是五十弦?它不会断二十三根、二十根?
这个出现问题的地方就是这个“无端”。好,等一会我们来解这个“无端”,我们把它往下连,“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个锦瑟的一弦一柱,它牵连到什么东西呢?牵连到华年,就是我们美好的青春,我们美好的往事。就是拿起这个锦瑟的时候,这个锦瑟跟华年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瑟是一个乐器,或者说它的某些音乐是跟我们的生命当中的往事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思华年的时候,毫无疑问地说,华年已经不再了,华年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那么“无端”是什么?华年无端而去了,不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说“无端”而去了呢?人死就是无端的,人活也是无端的,人无端地生,无端地死,无端地老,没有任何理由,就是这样。所以鼓起这个锦瑟的时候,他想追问的就是:华年它到哪里去了,华年怎么就没有了?你能理解这个生是无端的生、死是无端的死,你就能理解“锦瑟无端五十弦”,它是一个很深的情感。
深圳有个朋友,在深圳时请我喝酒,喝了很多酒,我就跟他讲“锦瑟无端五十弦”。喝醉了以后,人很像一个诗人。我还给他在书上题字,字写得像龙飞虫舞。
然后下面连用四个典故。前面我说了,李商隐的诗,它隐晦却仍然是好诗的原因是,它的某些部分是非常强烈的。就像它开始的两句,其实是非常强烈的,没有什么难解的地方。你读明白了,而且我这样的解释不是曲解,完全符合汉语的语法,也完全符合诗人的表达方式。它开始的两句是非常强烈的东西,然后下面就开始迷离起来了。这种迷离呢,又不是说迷离到不可分辨,它里面的某些信息、因素还是很清晰的,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把它连续起来。
“庄生晓梦迷蝴蝶”,这是庄生梦蝶的故事,也是中国文学里面最有名的一个做梦的故事。在《齐物论》里面。《齐物论》讲了很多很多道理,讲得很深,讲到最后的时候他了写庄生梦蝶的故事。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说的那些话大概也只是梦话。
他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蝴蝶,醒过来以后他还是一个庄子。然后他就想,是庄子梦见他自己变成一个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到底蝴蝶是真实的呢,还是庄生是真实的。
我们常常说人生如梦,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把人生的一部分理解为真实的,一部分就说是梦的。但是,我们认为真实的东西它未必真实,我们认为是梦的东西它未必是梦。这是庄子说的最厉害的一句话。当我们在说人生如梦的时候,我们这句话还是梦话,我们在梦里说了一句“人生如梦”。人生的这种不确定,不可把握。
“庄生晓梦迷蝴蝶”,它究竟是指什么?我们从上推下来,它肯定跟华年有关,华年的往事让他感到人生如梦。
但是下面这个典故是跟它对应的:“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是传说中古代蜀国的一个君主,他因何而死,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一个原因是他跟大臣的妻子私通,后来羞愧而死;还有一个传说是他政治上失败了,后来死了。无论哪一种死法,都是精神上负担很重的。据说望帝死了以后,就变成了杜鹃鸟,这个杜鹃鸟每到春天的时候就发出痛苦的啼叫,一直啼叫到吐血。现在这两个典故对应,你能明白他说什么了吗?
很多东西还是不清楚的,但是诗人要表达的情绪非常清楚。就是虽然人生如同梦幻,但是在此梦幻人生当中,痛苦是确切的,是深刻的,是不可遗忘的。现在不要追究李商隐了,你追究你自己吧。你曾经有过的那些往事,它现在飘渺像一个幻影,可是那个往事里面留下的痛苦和悲哀,它不是刻在梦里面的,它是刻在你心里面的。
所以,人生是如此的虚无,而痛苦是如此的深刻。这就是这两个对句所表达的东西。
然后李商隐炫弄自己的才华,又是两个典故。我有时候感觉,在作为诗人的才华上,李商隐是高于杜甫的。李商隐的表达,非常的神奇。
“沧海月明珠有泪”,这是所谓东海鲛人的一个故事。这个鲛人每当月满的晚上,就会流下眼泪,这些眼泪滴下来聚成了珍珠。我们不能够确切地知道李商隐在说什么,他的往事内容究竟是什么,是跟哪一个女孩之类;但是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个记忆是个非常珍贵的记忆。这个痛苦的往事不仅留下了每到春天就要啼血的悲伤,往事里面还有如此珍贵的晶莹的光泽。那是什么啊?那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吧?曹雪芹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湘云,都是那些珍珠吧?也许呢。
但是,你去追忆它的时候,它一会儿又没有了,又变成一个虚幻了:“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个典故原始出处是什么现在找不到了,但是在唐人的诗歌评论里面有一种类似的用法:蓝田那个地方生玉,远处看去有淡淡的青烟,走近了以后就没有了。其实这种山岚暮霭柳烟之类是很淡薄的,走近了就没有了。
那么再回过头来看,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去追索每一句诗到底说的是什么,但是它情感表达的方法其实是很清楚的,而且它所传递给我们的信号是非常强烈的:往日它留下了珍贵的回忆,你想要仔细去看它的时候,它又变成了一片虚无。生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似乎是虚幻的,又是真实的;是不可捉摸的,又是刻骨铭心的。
李商隐非常受女孩的喜欢。如果我们把他的一些诗作为爱情诗来理解,那么他是中国诗人中第一次把男女之情写到刻骨铭心的地步的诗人。爱情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东西,它代表着生命的最高价值,它是生命中最重大的事件。
我们回到前面讲的,无题诗传递的信息有些地方是非常强烈的,有些地方是模糊的,而且这种模糊的好处在哪里?它的好处就是对你来说都是想象空间,需要你自己去体会,自己去说为什么“庄生梦蝶”,人生如此虚幻?为什么那种痛苦还要像杜鹃啼血,既然是人生如梦,为什么还要杜鹃吐血?既然泪聚成珠了,为什么走进去一看,又是飘渺如烟了?生命的真实和虚幻,在这里交替产生。
最后一句是真的写得特别美:“此情可待可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是”在唐诗里面通常的用法是“正是”。“夕阳无限好,正是近黄昏”,没有我们现在理解的惋惜的语气。但是我们现在读惯了觉得,夕阳无限好,可惜只是近黄昏。但是原来这个是没有可惜的意思的,就是“正是近黄昏”。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好像很多人没有能够读明白。这两句是一个长句子,就是此情岂是到追忆时才惘然?当时就惘然。人生不是回忆的时候迷茫的,而是当时就迷茫的。美不美啊?!
我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你还嫌它晦涩吗?还嫌它读不懂吗?你非要读懂到他跟哪个女人在一起,女孩怀孕了他无可奈何……那我就没有办法了,那你找别人去。在我看来,诗要读到这个程度,就已经很好了。这也是李商隐所追求的效果。它是强烈的,又是闪烁的。它强烈的地方令你震撼,它闪烁的地方令你无法捉摸,所以它特别美。语言是个伟大的东西,语言是个神秘的东西。获得语言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骆玉明
1951年7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本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辞海》编委、中国古典文学分科主编。被评为上海高校名师。
转载合作须知
美丽古典(ID:meiligudian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