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二人争师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世人皆愿求一名师,可学习知识,提升品格,陶冶情操。富人之家求名师更为方便,只因其自身富裕。可家庭贫苦之人却只能久怀慕蔺,望洋兴叹。若是贫苦之人有人相助,借助外力,亦能成就一番事业。今日所叙之事便是如此。
明朝年间,在锦州以北的一个街巷之中,两家人相对而住。其中一户家中十分富裕,这家的公子名叫李阔。李阔虽是富家公子,表面上对四书五经特别感兴趣,可实际内心所想,只是想冠以“读书人”之名。而他家对面住着的,也是一爱书如命的人,此人名叫宋知恩。宋知恩家中贫苦,连读书都只能到处去借。
李阔与宋知恩两人大有不同,宋知恩只要有书,就会慷慨的和他人分享。而李阔却生怕别人胜过他,将书藏在家中,不愿与他人一同品读。宋知恩知道李阔家中有书,便时常去李阔家借书,可是李阔每次都只借给宋知恩已损坏之书,并且还要求宋知恩在家中做劳力,才会将书借给他。
那日,巷子中来一老者,向巷子中的人询问此地是否有爱书者,并且表达了自己想收徒的意愿。大家都对老者说到,这巷子中恰好有两人热爱读书的人。经过一番了解之后,老者将二人召集至此,以讨教学问的名义测试二人。
经过一番探讨,二人发现老人的的确确没有吹牛,在言语之间便能知晓老者的学识。老人说:“本名江琛子,是游历四方的漂泊人士。现在已是耄耋之年,想要将自己衣钵传下去,故而亲寻弟子。”二人纷纷想要拜老者为师,可是老者却说自己亲传弟子只能有一人。
此话一出,二人便知道老者是要两人去争一番高低。可是李阔却不屑与宋知恩同为竞争对手,不仅仅认为宋知恩身份低微,且宋知恩是个真爱读书之人,而自己恐怕不如他,如果自己输了那以后还有何脸面。虽说读书人讲究光明磊落,可是却也有那么一两个例外。宋知恩对于此事的态度恰恰相反,他知道江琛子是想择优而选,便十分支持。
李阔看到如此情景,便说道:“我看也不用再做争执了,我出一百两,你就做我的老师吧!”李阔看了看江琛子,此时的江琛子闭目叹息,一脸不屑。李阔看了看江琛子故作高深,便愤怒地吼到:“你这老头,竟然给你如此优厚条件,你还嫌少,难不成想要更多?”老者没有回答只是说到:“你二人先去,待明日午时再来找我,到时候自有定论”。
二人虽已离去,可李阔却没有闲着。李阔找到宋知恩,对他说:“宋兄弟,我知道你爱书如命,若你将此良师让给我,我必定将家中典藏双手奉上”。面对诱惑,宋知恩却说:“得一良师,胜过得万卷书”。李阔遭到了宋知恩的拒绝,倒也没恼羞成怒,反而开出了更加优厚的条件。李阔说:“再加纹银五十两。有此五十两,你便可改善家中状况,也可以买读不完的书了。”可是宋知恩却嗤之以鼻,拂袖而去。
第二日,到了正午时分,李阔早早地赶到了老者隐居之地。可是二人等了半个时辰,却迟迟未等到宋知恩。李阔便对江琛子说:“身为学生,守时都不能做到,又有何用?”正当此时,宋知恩一瘸一拐的跛着个腿过来了,大骂道:“李阔,你好卑鄙,将我家门紧锁。为了赴约我只能翻墙,不小心摔断了腿才误了时辰。”江琛子听到此番言论,连忙将宋知恩搀扶坐下。李阔听到了却说:“你有何证据证明?说不定是你自己编造出的谎言,为的只是博取同情”。
宋知恩见解释不清,不知该如何是好。可是发生的事情,江琛子都看在眼里。江琛子说:“李阔,你这歹人。只想冠以读书人之名,却不诚心钻研学问。一心想着用钱去换知识,换老师。实在不配做我江琛子的学生。”听到江琛子这么说,李阔恼羞成怒的说道:“不做就不做,宋知恩家门是我锁的又怎样?我不信凭我的万贯家财,还寻求不到一个名师?”说罢,李阔便离去了。
从此以后,宋知恩跟随江琛子苦心钻研知识,终于继承了江琛子的衣钵,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文学大家。而李阔虽有金银万两,最后都未曾寻到过一名师。故事到此,便结束了。李阔认为有钱便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对于学术的态度都十分虚伪。其实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我认为都要像宋知恩一样怀有一颗虔诚的赤子之心。
温馨提示:“传”承文化底蕴,“说”出魅力文学。本故事属民间文学作品,由半杯水原创。不可与封建迷信相提并论,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需要请联系删除。了解民间文化,从欣赏故事开始。有您喜欢,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价值,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遗落民间的精神瑰宝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