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述而篇(二十八)

01

   原  文     

述而第七

07.28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02

   释  解      

在互乡那个地方,有一位难于言语沟通的少年要求见老师,老师接见了他,弟子们对此感到困惑不理解。老师告诉弟子:“人家要来见我,正是人家内心有着从善,想进步的愿望和期待,只要是向着善,想着进步,我们就应该支持他,肯定他。我见他,并不是在肯定他以前的不善和过失,而是在肯定他现在想着从善进步。因此,我见他是鼓励他、期望他上进,不赞成、不期望他停留在原有消极的不善的境界之中,甚至于是退步。对待原有不善言行的人,我们何必要做得太过分呢?人家今日期望洗净自己曾经不善的污点,企求进步,我们就要帮助人家改过自新,自洁而向善,而不要死抓住人家的过去,追究人家往昔的不洁和不善啊。”

03

   释  字      

洁(潔、絜)

《说文》:潔:瀞也。从水絜声。古屑切。

《释名》:潔,确也,确然不群貌也。

《广韵》:潔:清也。经典用“絜”。

汉字“潔”从水絜声。“絜”,字形从刀从丯从系,“丯”表用刀砍伐收获成熟的麻株,经过沤麻、脱胶、精洗去除杂质后,制成熟麻(系)。《说文》:“絜,麻一耑也。”本义是一束麻,引申为清洁,廉洁,干净。先秦古籍“潔”多作“絜”。后加水,强调精洗去杂脱胶。《说文》:“潔,瀞也。”《广韵》:“潔,清也。”《广雅》:“潔,白也。”“潔”本义去污除去杂质留下的精麻,引申为洁净、清白,正派,无污点。又引申为操守清白。注意:“洁”与“潔”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字。《玉篇》:“洁,水也。”《广韵》:“洁,水名。”

《说文》:保:养也。从人,从𤓽省。𤓽,古文孚。博袌切。𡥀,古文𠈃。𠊻,古文𠈃不省。

《广韵》:保:任也,安也,守也。

汉字“保”甲骨文从人,从子,会人背负孩子之意,本义是负子于背,引申出保养、保护之义。又引申指养育幼儿之人。本章“保”为守着、保证义。

04

   素  说      

前面针对礼崩乐坏之时,虚夸矫饰之风盛行,老师通过对做人行事要求的节节下降中,让弟子体悟“有恒者始能渐至于善人,君子好学方能渐至于圣人”的入德修行之次第。接着通过老师日常“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实践,让弟子把握唯有“善人”之心才是可以持续永恒的“有恒”之心。接着强调要通过博闻多见来积学养德,不妄作,不乱为,期望弟子能在多闻多见中求真知,不妄自创作。本章承接前面几章,通过对“难与言童子”的“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和“洁己以进,不保其往”的勉励,期望弟子在动乱世之时,能清醒地坚守一颗洁己进取的向道之心,让弟子领悟教无类别,把握“善人”的不究既往、助人自洁、从善以进的进阶面向。在互乡那个地方,有一位难于言语沟通的少年要求见老师,老师接见了他,弟子们对此感到困惑不理解。老师告诉弟子:“人家要来见我,正是人家内心有着从善,想进步的愿望和期待,只要是向着善,想着进步,我们就应该支持他,肯定他。我见他,并不是在肯定他以前的不善和过失,而是在肯定他现在想着从善进步。因此,我见他是鼓励他、期望他上进,不赞成、不期望他停留在原有消极的不善的境界之中,甚至于是退步。对待原有不善言行的人,我们何必要做得太过分呢?人家今日期望洗净自己曾经不善的污点,企求进步,我们就要帮助人家改过自新,自洁而向善,而不要死抓住人家的过去,计较人家往昔的不洁和不善啊。” 从本章老师回答弟子的问话中,体现了善者“与人为善”的情怀,君子“有教无类”的智慧,仁者“诲人不倦”的风范,让弟子把握“善者助人之善,君子成人之美,仁者爱人有恒”的精神境界。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往”是指“过往”,不是指“将来”。蒋绍愚在《论语研读》中说:“'不保其往’的'往’,郑玄解释为'去后之行也’,应该理解为'离去以后的行为’,'往’指将来。……“古代'往’有二义,在表空间运动时义为'前往’,在表时间时义为'过去’。《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指过去。这和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有关,中国人认为人是不动的,时间列车迎面而来,飞驰而去,已经离我而去的是过去,即将迎我而来的是今后。李白《宣州谢朓楼》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说得很清楚。郑注用空间运动解释'往’,混淆了'往’的两个意义,不可从,把'往’解释为'前日’是对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章通过“与其进也,不与其通也”和“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是承接前面几章的继续,是让弟子把握“择其善者”之旨的。崔栢滔在《论语大义》中说:“本章正是对上一章的诠释,只要肯于学习,一切都会改变。即使出身于互乡的童子,只要有好学的精神,也会得到脱胎换骨的机会。不以出身论、血统论,鼓励后天学习精神,这是孔学的精神。孔子对互乡的这样一个童子,不追究其己往,不逆揣其将来,只就其当前求见之心表现出来的'自行束脩’、洁己以进的心愿,就不失时机地给以教诲,这也就是有教无类的精神,可见孔门教育精神的伟大。”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