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学而篇(03)

学而第一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试译】孔老师说:“说着迎合别人心意的话,装出讨人欢喜的神色,这种人的仁德仅仅是外表装装样子的,而内心的仁德是很少的。”

《说文》发号也。从亼、卪。力正切。徐锴曰:“号令者,集而为之。卪,制也。”。

《释名》令,领也,理领之,使不得相犯也。

汉字“令”,甲骨文像上面是一个朝下言说的口,下面是一个跪坐着的等待指示的人,有”强制、使“的含义。有学者认为:字“令”和铃铛有关,上面是一个铃铛的形象,摇摇铃,要发令了,发令是需要别人强制遵守的。《说文》中的说“卪”,是指“瑞信”,“令信”,但在甲骨文中没有看到有这个含义。因此,“令”,使你必须遵守执行的意思。

《尔雅》:鮮:罕也,寡也。

汉字“鲜”是个会意字,左边是“鱼”,右边是“羊”,鱼生活在水中,羊生活在陆地,鱼离开水,只能存活极短的时间,羊在水中也同样是极短的时间,因此鱼羊在一起的是极少的。因此,鲜是极少,罕见的意思,注意,罕见、少见,并不是完全没有的意思。

《释名》:仁,忍也,好生、恶杀,善含忍也。

《正字通》:《礼运》: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

汉字“仁”是个会意字,“人”+“二”,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体谅、同理之心。仁者更多表达的是关爱、同情和悲悯。孔子所说的“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是”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

因此,”仁“是从己的角度出发,对下位者关爱,对上位者恭顺。这种爱以不伤害众生,不伤害自己,能生生不息,使万物和谐为前提。仁者,人群相处之大道也。

素说

首章孔子“言”为学的三阶段:学之初的愉悦,学有得的快乐,以及学的目标是觉醒,是做一个君子,当你有了君子的觉醒后,成为君子之后内心无怨无悔的平静和慈祥。第二章是弟子有子归纳总结,学为君子的具体着手之处。学做君子必须从”孝弟“做起,孝弟是通达仁德之道的最初抓手。这一章又是老师的循循教导,实践仁德之道的基础是真诚。缺少了真诚,就会只注重外表,只会装着做个样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巧言令色”,巧言令色的人擅长做表面文章,好其言语,善其容色地讨好别人,往往使人误以为其人为仁德君子,这样做最多只会让人夸奖一下有君子的外表,而内在无一点君子之实。君子之仁是植根于内心的,彰显的不是言和色,而是真和诚。因此孔子告诫学道之人,当以至诚求之,不可做表面文章,以免误入为学的歧途。“巧言令色”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足以可见孔子平时是如何强调这点的。其余两次是在:《公冶长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以及《阳货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此章注意辨析的是:一是孔子强调的“礼”,“礼”要求人们的言行,与“巧言令色”之言行的区别,礼要求的是敬和诚,维护的是和谐秩序,礼强调的是“不妄悦人,不费劳”,而“巧言令色”的言行中含有欺和骗的。二是《论语·季氏篇》中: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里的“言思忠”和“色思温”,与“巧言令色”的差别,巧言令色的关键是“巧”,是欺骗,是不诚的言和行。

(0)

相关推荐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1

    [题解]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 ...

  • 《论语》中的“富贵”观念

    <论语>中的"富贵"观念 -1- 千百年来,人们对富贵的追求从来们有停止过. <论语>中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3)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试解]孔老师说:"以政令来治理.强制百姓,以刑罚来约束.惩罚百姓,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1)

    为政第二 2.0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试译]孔老师说:"为政依据于明德,就象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因为他自己能安居其位,同时为众星留下各自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2)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试译]孔老师说:"<诗经>共有三百篇诗,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诗篇,就是纯正无邪,就是真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4)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试解]孔老师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明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5)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4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quo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6)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试解]孟武伯问何为孝.孔老师说:"由于你的盲目冲动,使你的行为违背周礼,违背仁德,因而招惹是非,会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7)

    一原文为政第二2.0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试解]子游请问孝道.孔老师说:"如今世人的所谓孝道,只是让父母不挨饿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8)

    一原文为政第二2.0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试解]子夏请问孝道.孔老师说:"难在为人子弟后生们的容色上.遇有事情,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9)

    一原文为政第二2.0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试解]孔老师说:"我和颜回交谈一整天,他总是能恭敬地倾听,即是我对他做错了的事 ...

  • 素说论语:为政篇(10)

    一原文为政第二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试解]孔老师:"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先看他当下的言和行,观察他的动机能否以仁德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