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ERP系列11】基准情报管理之标准工时管理

关注我们,打造行业领先企业

前面文章讲到工作中心是ERP系统中生产能力和负荷管理的载体,产能负荷管理也是现在很风行的智能制造的核心功能。但是如何应用ERP系统实现生产能力和负荷的有效管理还需要对工作中心中的标准工时进行有效管控才能够实现。
标准工时的理论定义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工序加工所需的时间。它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机器时间消耗。标准工时的管理作用体现在:
作为生产计划管理中确定生产能力的必要条件;
作为生产计划日程管理的基础;
作为生产效率管理的关键要素;
作为设定标准成本、成本报价等管理的要素。
但是现阶段国内很多企业完全背离了标准工时在计划、过程管控、效率和成本方面的管理作用,只是将标准工时作为了计件工资计算的要素在进行管理和使用,所以数据失真非常大而且敏感。企业明明知道标准工时是非常不准确的,也不敢、不愿意重新进行工时测定,将标准工时数据进行完善和更新。
如果不对标准工时进行合理系统的完善和更新,只是将现有的严重失真的工时数据放到ERP系统中使用,系统自动算出的计划和成本数据就都是放大后的失真数据,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提升毫无益处。
所以精益ERP实施时会要求企业解决标准工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问题,然后才可以将工时数据放入ERP系统中予以应用。而企业要解决工时不准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标准工时在管理应用上的顽疾,将标准工时与工资计算和管理脱钩,回归到生产运营管理的本源方能实现,然后开始标准工时的重新测定和完善的改善工作,提升标准工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在解决完思想和战略问题后,需要从战术的角度审视标准工时完善的工作应该如何进行。现在绝大多数企业管理的标准工时都是按照学院派理论的标准来制定的,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工时 = 正常工时 X (1+宽放率)
其中宽放率=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标准工时是进行生产组织和安排的时间基准,按照学院派的标准工时测定管理原则,实际上就是将现场日常管理上的时间损失、解决生理需求耽误的时间和劳动过程中的疲劳造成的损失时间等都划入了管理标准中,变相的予以合法化了,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针对标准工时核定中的问题,精益的工时核定方法是这样的:
在进行标准工时测定时将规律性的品质检查、换料箱、换工装等附带作业内容要单列出来,进行单独测时,然后将这些附带作业时间均摊到每个产品的生产CT中,这是比较合理、准确、有效的工时测定方法。

针对生理和疲劳宽放问题要从劳动工学的角度去思考。根据劳动工学研究的结论,作业人员工作两个小时就会疲劳,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同时人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也会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如果可以得到10分钟左右的休息解决了生理和疲劳等问题,进入下一个生产时段效率仍会保持一个高效的状态。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是在工时上给宽放时间,而是应该在出勤时间的设置和管理上保证每两个小时间隔安排员工在特定的休息区域进行休息,这样既保障了员工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解决了疲劳造成的生产效率降低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标准工时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针对管理宽放问题精益的标准工时管理的手段还是在出勤时间的设定上想办法。在生产过程中因为设备故障、品质问题、资材短缺、人员技能不足等不规律发生的管理问题会影响生产进度,这在管理中被定义为“墨菲”,针对这种情况在每个产品中都给出管理的宽放时间显然是不合理的。
针对这个问题精益的解决方法是在两个班次的出勤时间间隔上要留出2~4个小时的间隔,以便生产班组通过加班来弥补每班的“墨菲”造成的产量损失,同时还可以通过加班分析将问题暴露出来,以便后续进行改善,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标准工时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ERP、MES、APS等管理信息系统发挥计划管理作用的关键基础情报。如果不通过精益的方法与手段改善标准工时的管理问题,标准工时都是失真的,上什么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无法发挥出它们的管理功效的。同时,如果没有准确、合理的标准工时管理,企业就是推行智能制造也是空中楼阁,无法产生功效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