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人面试,还有哪些小套路

 专栏作者/长老姓唐

专注医药销售。

面试是一件职场人绕不开的话题。相关面试攻略已很多,本文不再赘述。在这里挑几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聊聊其中逸闻趣事。其中可能有一些会引发公司管理层或HR部门不适的内容,敬请见谅。

#1

跳得越多,薪资涨得越多?
这一条应该算公开的秘密吧。不过这里有一个周期,应该是2-3年一次的跳槽有助于涨薪,且即使是平级的岗位也有助于涨薪20%以上
因为如果涨薪幅度在20%以内的话,很可能是跳了一个寂寞——原有公司涨薪幅度也很可能追得上,且还不必承受换公司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同时换到HR角度来讲,如果一个候选人接受20%以内的涨薪幅度,就会开始探寻该候选人是否有未告知的原因而离职,并很可能会认真做这方面的背调。
那些几个月或一年即跳槽的人,公司招聘时会非常谨慎。因为公司对新员工在前期(如半年左右)基本上是投资大于收益的,只有有经验的员工才可能为公司创造收益。
如果这个人不稳定,偶尔一次几个月即跳槽还可以接受,因为人生难免有幺蛾子。但如果一个人一直遇到的都是“渣男”,则要开始考虑考虑自己或许也有需要优化之处。
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在资本世界属于契约关系。故相较于有君臣理念残余的一些企业,“跳得越多,涨薪越多”的定律尤其适用于外资企业。那些薅“资本家”羊毛的小伙伴,大部分已经得到较高薪资。不过这几年外企裁员越来越多,放出来黄金坑也越来越少,诸君在跳槽时也需要慎重。

#2

有哪些装点自己“门面”的小技巧
我们首先要记住一个定律——面试中的我,和实际工作中的我,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存在,且两个都是真实的我。这句话有点拗口,大家琢磨一下相亲或谈恋爱时的自己、结婚后的自己,日常面对客户时的自己、面对同事时的自己,或许都是判若两人。当然,如果做到了始终如一,欢迎文后留言打卡。这是说明面试时装点自己是有必要性的。
当面试多了,就会养成一种习惯——通过候选人的描述来自行脑补实际发生了什么
比如说,候选人说自己在集采环境下仍然完成了产品的快速上量,很可能是因为竞品集采后断货了或每个月只有半个月有货。而又如说自己在某核心市场工作,半年内让销量翻番了,很可能是自己努力的同时,市场部砸了一个几百万的大项目;否则每个企业必争的核心市场很难有突破性增长的,而若果真能凭一己之力获得增长,大概率之前已认识且获得了一些客户的推荐。
讲真,工作做得好,一些古道热肠的客户会帮我们找一份新工作的——如果他觉得那家公司比现任更好。
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面试表现好,不一定实际工作中用得顺手;面试表现差,又有可能是实际工作中的最佳员工。
管理者为了应对这一窘境,通常会在日常多认识一些其他公司的员工。而作为将来可能跳槽的自己,多认识一些其他公司的老总,也不见得是坏事。笔者每当面试年轻人,或者欢送年轻人离职时,都会热情的和他们聊天,并且由衷地告诉他们:“大家保持联系。说不定几年之后就该你面试我了,到时候也要给我机会哈。”

#3

对HR该有何不同?
对于时常被HR卡住的候选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此问题不必赘述,想好一点即可:相亲时,见未来老公和见未来婆婆有什么不同?
HR恰如婆婆。媳妇娶进来,最重要的是稳定性,其次是能啥时候生孩子并生几个。所以HR更多从候选人稳定性和专业能力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前者会对应其离职率考核指标,后者涉及到对职级(title)和薪资范围的现实考量。
而用人经理通常会考虑更多,几乎会覆盖该岗位能力模型的方方面面。故面试中对待HR会不一样。毕竟之于用人经理而言,可能每日沟通时间比自己老婆还多;而对于HR而言,也就入职、晋升、离职时有所接触,且在很多公司这些工作职能是由不同HR来完成的,这使得他们的评估更倾向于模块化。

#4

STAR套路与反套路
STAR法则是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四项的缩写,是面试常用评估工具。大部分推崇STAR的培训材料都声称其能更精确地预测候选人未来的工作表现。
而被社会毒打多次的笔者而言,STAR法则的功效在于能够更好判断候选人业务汇报能力;再具体一点的话,还可以从自我表扬和甩锅他人两个维度,予以更为细致的评估。至于实际工作能力嘛,要么需要通过了解其既往工作环境来评估,要么就只有凭感觉了。
当然感觉也不是单凭眼缘,而是通过观察并评估其“老实程度”,来看候选人STAR的能力应该打几折比较合适。而如果一个候选人足以伪装为很“老实”而瞒过了面试官,笔者认为也并不吃亏——承包鱼塘结果遇到海王,在实践中学习实践,这是鞭策自己上进的动力。而换到候选人角度来讲,如果面试官是一名新晋升的经理,STAR法则会更为有效。

#5

成功的招聘,是为了让离职率更低?
纵观中外历史,自古以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KPI或其进化版本OCR的统治之下,招聘通常离“绩效指标”越来越近,而离“人才”越来越远。我们通常被训练得从能力模型的维度去思考候选人,以期望将人予以工具化而降低对不可知的恐惧。而实际上所有的候选人,也包括我们自己,首先都是人,然后才是工作中的“螺丝钉”
所以我们通过胜任能力模型、专业背景、既往工作年限、既往工作企业、平均跳槽时间等维度来探索成功招聘的密码时,常常在失去各种人才,但同时还会用自己的离职率来表扬自己招聘的成功。
自古以来,大才都不是招聘来的,而是抢来的。这在企业中也是如此。所谓成功的招聘,成功之处不在于坐等,而在于主动出击。那些为企业创新与发展提供核心动能的人才,招来的概率极低,抢来的概率会高一点,培养出来则需要时间与双方对等的忠诚。
以上为一家之谈。欢迎各位留言分享面试过程中的奇闻逸事。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