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29 中环股份 一季报暨定增说明会议纪要
【主要参会人员】
总经理:沈浩平
董事:廖谦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张长旭
半导体BG负责人:王彦君
新能源材料BG负责人:张海鹏
电池组件BG负责人:王岩
副总经理,董秘:秦世龙
【核心要点】
营收:营业收入环比上31%达到74.6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环比上升123%达到5.4亿元;
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板块完成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67%;新能源组件方向营业收入10.6亿,同比增长124%;半导体材料方向营业收入3.8亿,同比增长79%。
产能: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3月末产能是60GW,4月达到了接近60GW;新能源组件产能达到6GW;半导体材料组件达到276万百万平方英寸。
硅片:依托工业4.0的制造优势,G12比例持续提升,在第一季度末G12提升到了40%。计划在2023年达到135GW,其中G12 达到116GW,占比86%。
组件:叠瓦技术与专利助力潜力巨大,MAXEON已在北美市场建立第一条生产线。
核心策略:加速项目扩规模,研发创新提能力,降本增效提收益,变革组织提活力。
【介绍环节】
中环于近日已经发布了第一季度的季报,业绩实现了大幅的增长,业绩的主要增长来源于技术提产降本,工业4.0更加深入的应用,G12强劲的竞争力以及新体制机制下的优势,展望公司全年的业绩将保持一个强劲的增长,有信心实现业绩的倍增目标。主要有以下特点:体制内市场下,投资决策在加速方向、审批流程方向都进行了一个加速,另一方面在进行组织变革,主要还是要分析相较过去不一样的经营理念;多晶硅涨幅较大,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打造自己关键的核心竞争力。在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以及能源组建方向,打造了一系列的核心专利和文号;按照国家思想进行全年营销计划展望,核心还是要实现经营绩效本身。
从一季度的经营情况来看的话,营业收入环比上升了31%达到了74.6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环比上升了123%,达到5.4亿元。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板块里面,完成了58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今年一季度末,3月产能是60GW,4月达到了接近60GW。新能源组件方向营业收入是10.6亿,同比增长了124%,产能达到6GW。半导体材料组件方向,营业收入是3.8亿,同比增长79%,达到276万百万平方英寸。
核心围绕加速项目扩规模,研发创新提能力,降本增效提收益,变革组织提活力这四个方向进行重点工作。
在项目决策速度加快的特征下,银川项目,从谈判到启动仅历时三个月。中环光伏二期,内蒙项目G12贴片项目四月投产,年内投产。在创新全新的体制下,创新研发的速度开始加快。在光伏方面,全规格的产品薄片化的推进,有效的消化了一部分微材料的多晶硅原料的涨价,另一方面加速了对内蒙光伏一系列经济研发的主要工程。在工业4.0方向,这次中环一直强调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这种挑战以及面对像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种基本经济方式。无论是在应用范围应用场景都大幅度提高,光伏晶体晶片的人机配比几乎是翻倍。单晶炉已经做到了一人看192台设备,芯片加工体系目标是人均年生产1000万元人民币,把单晶炉的理论产能大幅提升了接近40%。在通过这次我国所有改革公司的经营方向的策略进行了比较大的变化,财务费用环比下降2.9%。实施的战略是自下而上的,自上而下的进行组织变革,凝聚团队,自下而上的支付薪酬变革,稳定范围。在新的基础下,决策速度加快,产能提升,计划在2021年年末达到80GW~85GW的晶体产能(仅3、4、5期的产能),有效的提高了原产能的近30~40%。推动全球化,加速推动MAXEON快速建立北美产业布局和全球销售体系。
中环领先12英寸,外延片的增量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因为这一块历史上中国企业是没有生产的,主要靠进口,因此产品结构持续的升级,q2季度就要进一步适当走向产能。从整体来看,半导体行业无论是全球还是全中国发展都超过预期,然后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包括全电、汽车,也包括新能源产业工业的投资,支持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那么它消耗了大量的精品,但半导体也存在一个严重不明确的局面。已启动天津项目的扩建扩建,目标是在2023年全面展开实现规模效应。我们计划在2021年在6英寸及6英寸以下的产品达到60万片,这个数据就相对于是在全球半导体行业里面是一个比较大的数据了,8英寸达到75万片,12英寸达到17万片,同时匹配相当数量的外延片。
从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情况来看的话,一季度总共投入研发4.1亿元,占比是占5.45%,累计申请专利数量是1330件以上。从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情况来看的话,一季度总共投入研发4.1亿元战略,占比比是占5.45%,累计申请专利数量是1330件以上。企业混改以后,科体制机制的变化,对作品专业技术的一个前提是更强了。在全年技术布局方面,公司重点是在半导体材料方向重点是8寸的到12英寸的抛光片,外延片,RTP片以及soy片。
在新能源材料方面,重点还是G12。在电池和组件方向,公司重点研究的在叠瓦3.0技术,构筑了足够的专利和工艺,以及叠瓦的产权研发,会进一步提高公司差异化产品竞争的能力。依托工业4.0的制造优势,中环的晶片体系、组建体系、经济制造体系,半导体体系的人均效率与人均劳动生产产现值通率大幅度提高。G12产出的比例持续提升,在第一季度末G12提升到了40%,在4月末G12的产品占比在公司的占比提升到了45%。整体规模的上升和基数比例的上升,使G12规模化和成本降低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条件。在经济上讲,由于工业4.0的运用和各项技术专项的推进,产品一致性大幅度提升,降低了原材料消耗率。
聚焦中长期战略,在薪酬改革的基础上开展计划开展股权激励,面向未来导向利益共同建议团队和公司长期价值的共同成长。2021年的工作展望,分成5个部分,新能源业务和新能源材料以及新能源组件和半导体材料。
从全球中心预测的理念来看,2025~2030的这个阶段的 G12硅片将占据市场的2/3以上的产能,在2023就会超过50%。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中环会将210尺寸的电池占比提升到28%以上。考虑到行业的持续跟进,中环的产能扩张,2023必将超过50%,成为市场主流。而电池组件,2021年4月的时候,组件功率已经500~550瓦,已经占了67%,590瓦以上占了7%。市场的主体大尺寸的高功率产品必将淘汰小尺寸的低功率产品。
因此在公司有几个战略方向的设定,第一个加快G12建设步伐持续提升,拥有未来优势和现在优势产能的产销规模。第二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技改提效的工作。在持续创新方面的G12单晶炉在2020年的产能到2021年一季度的产能是逐月提升的。超过目前国内半8英寸的总产能接近30%。预计到2021年四季度,中环由于工业4.0 、G12技术和各类技术在单位千克单晶或者说单网微片的原料消耗率上会下降2%。从产能规划,计划在2023年达到135GW,其中G12 达到116GW,占比产能是86%,剩下的一部分主要是一部分半8英寸产品,主要是面对国外客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中环在2021,2022,2023年都会成为全球硅片最大的出货商。
叠瓦专利的有效性是通过诉讼得到了证实。叠瓦产品还有在历史上公司做过多次宣讲,包括系统安装和客户大量的使用。由于它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大幅度提升的一个巨大的潜力,可以为中环股份实施hoc3.0技术升级,降低贵金属的使用。新能源组件方向,投资方向主要是围绕着江苏、天津两个方向来实施。在660瓦的组件推出以后,将会比530瓦到540瓦的bos成本下大实施大幅下降,几乎差距在一毛钱以上。在MAXEON方向第一步墨西哥建设第一条北美的电网生产线,它几乎完整的是使用了受专利保护的由中国制造商制造的,按照中环工业4.0方式理念设计的一个生产线。标志着北美的生产线叠瓦专利生产线将要达成,并进一步在美国本土进行扩张,以实现满足美国政府需要的政策。
半导体材料板块,半导体材料的短缺将会持续两年左右,中国市场的发展的相对速度更快,但中国市场的供给能力很弱,半导体市场半导体材料厂商都是任务艰巨。
从商业布局方向,在北美展开了这种营销机构,在澳大利亚、在日本、在东南亚、在欧洲也都进行了布局,在新加坡成立了专门的销售公司,面向全世界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在产品方向主要在OSD这个方向,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大于等于35%。在国外的一线客户也实现了量产,下一步重点还是进一步拓宽8英寸特别是12英寸市场的占有率。未来预期我们是核心是要配合客户复杂的需求,因为这类产品都是定性的定制化的产品。计划是2025年力争成为全球制造前5的一个供应商,但目前预计加快速度。另一方面,围绕着产品结构里面,在特别是CIS logical memory和这个方向进行强化的增长。预期今年公司的业绩将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有信心实现业绩的倍增。
【提问环节】
问题1:光伏硅片长期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实施什么产业链配套措施提高硅片毛利率?公司翻倍下降的空间与节奏是怎样的?
回答1:中国光伏未来G12在2025达到70~74%以上。公司作为G12的原创者和产品的推广者,希望成为74%份额的最大市场拥有者,至少2023年达到85~90%,2025年达到75%。在产品毛利率方面,G12的基本生长原理,要比半8英寸的晶体生长的成本低10~20%。再导入中环ps001到ps004,12英寸的产品的晶体要比半8英寸的晶体成本在物理结构上低20%,一季度我们的硅材料的毛利率是23~24%,G12的贡献和技术开发的贡献是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截至目前为止,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仍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其实是良好的发展机会,公司的12英寸抛光片、外延片,甚至别的硅片都会快速扩张。
公司混改之后,公司主要下降的是财务费用,通过调整高低负债的就高低利息的债务结构,财务费用有了很大比例的下降。未来,公司会在降有机负债做大幅度调整。
问题2:公司混改后,组织架构的调整进程如何?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细节。基于现有的高速发展,是否有可能比原目标发展更快?
回答2:从中层左手要组织变革,右手要确保团队稳定和员工收入的对预期的和调整。因此我们截止到目前的推动速度应该是很快的。我们在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器件,我们争取在5月份完成我们的光伏材料和光伏组件,我们争取在6月份完成,这是第一个内部变化的结构调整和绩效调整和组织架构调整。第二个关于长期股权激励方向,无论是从公司董事会还是公司的控股股东,都是希望加速更加市场化的行为。对团队股权激励,股东共成长,与市场共成长,与投资者共成长。关于盈利预测,倍增计划和倍增目标,中环的团队还是秉承着向市场化对标的过程中科学严谨的风格。
从整个混改完成的具体时间点是2020年的12月30号,今年的5~7月份会陆续的完成BCBU和整个公司层面的组织变革和收益到位。薪酬改革的加速和整个股权激励计划的加速,一定会在今年年内其实在较靠前的时间来完成的。
问题3:硅料的原材料成本如何控制?菜花料的添加比例?硅料未来价格判断?
从2021年四季度我们就看到了硅料要持续上涨的态势,公司还是秉承了一个建立友好的态势来做的,第一个善待客户,第二个善待供应商。供应商与中环都信守承诺,内生和原材料价格销售价格没有关系的,内部管理的各项工艺管理工作和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比较长足的进步。内生增长了利润,或者说毛利增长了1.55亿。中环可以100%的使用菜花料,近似100%的使用。取决于它的博弈的因素比较多,但我们认为在涨的过程中,硅材硅原料涨价的过程中毫无意义,是一个对行业大洗礼大洗牌的过程。那么体质不健康的企业可能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当然好的企业会受到利润的影响,还是消化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买家的兴趣和历史的承诺,还是卖家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和大浪过去谁会留下来的判断都会起一些作用。总体来看,我自己还是有信心中环在这一轮里面涨价浪潮中,在大波动的大周期的过程中,中环完美的穿越过去并得以成长。
问题4:目前的态势,怎么去维持这样一个竞争格局?有什么战略考虑?是否可以介绍供应保障的情况?环晟怎么做一个差异化的竞争,对未来的规划量有什么目标?
回答4:硅料上涨,肯对对行业来说不是好事,对个体企业来讲,还是大浪淘沙的。无论是老企业还是新玩家来说都是公平的,认为它是一个行业的行为,企业更要做好的是自己的商业逻辑,自己的界面友好,自己的长远发展发展,规划,我相信市场里面都是理智的人才博弈。把资本变成流动资金或者说把流动成本变成变动成本、变成固定成本的人有多少可能是值得要讨论的。最后,中环非常感谢几大供应商在这个时点对中环的支持,在未来一定都会对这些进行等额或者超额的回报,以我们的成长带动大家的成长。
关于MAXEON,北美市场不能把它简单归纳与中美关系,就应该把它归类于美国需要提升自己的制造业和对自己新能源作为能源主体的一部分自主保证性的高度关注。希望通过墨西哥的1.8GW的第一期项目,能够进一步拓展到类似于德州或者加州。相信环晟在中国市场拼搏出来的工业4.0能力,以及叠瓦的专利能力,包括制造输出能力,制造管理的输出能力,帮助MAXEON在美国建立起美国自己的组件制造能力。总体展望的话,美国市场随着美国自己的组建,有机会成为继中国市场之后的第二大市场。
问题5:行业产能扩张,公司在整个产业上是一个什么位置?与后面进入的公司的对比。
回答5:新进入者没有老包袱,成本曲线可能新进入者认为自己有成本优势,但这并不一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认为晶体技术至少有18个月的领先,晶片技术至少有24个月的领先,我们不相信模仿者能够快速模仿,变动成本遥遥领先于行业所有竞争者。G12对8英寸在物理上至少有20%的优势。
问题6:G12良品率以及成本,是否考虑电池方面的布局?
回答6:G12的良品率与半8英寸是几乎一样的,Q1整体综合成本下降了13.5%,主要是G12物理特性决定其成本低。
关于电池问题,中环希望以后多立足由工程师为主的会议,中环对电池产业的认知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电子技术,他都还依然会遵守半导体器件工艺的所有规律。所有的物理原理必须遵守,没有什么神话。这是中环的始终对电子行业的认知,换句话说中环自己不能创造或者说不能有效创造电子技术的时候,中环会慎重的对待电子产业的发展,中环会和自己的主要供电池供应商保持一个良好的互动状态,彼此在技术上促进,彼此在经营上促进。最后,中环始终高度维护知识产权,从不copy别人的技术,也不希望别人靠这种方式来增长,中环也准备随时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调研纪要源于网络信息平台,相关方如有异议可与本公众号联系进行调整,如有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