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光伏的远景与近忧
从我国领导人公开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两大战略目标时起,光伏、风电就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新热词。特别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后,相关企业更是欢欣鼓舞,誓要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担当重任,保障能源安全。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过去谈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时,往往离不开六个字“富煤贫油少气”。但如今,这一说法已经非常不合适,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增强能源安全性与独立性。“特别是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电力)发展要坚持'身边取’与'远方来’相结合,强调前者,提高分布式比例,未来潜力巨大。”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和“千乡万村沐光行动”启动,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户用光伏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或将带来万亿级的光伏细分市场。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在发布2021年光伏政策(征求意见稿)时,明确户用光伏仍可享受国家补贴。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也提出,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规模的新建户用分布式光伏全发电量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03元。结合此前公布的有关信息,可以确定,今年国家补贴户用光伏规模应为10GW,实际新增装机很可能再创新高。
当然,户用光伏市场发展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进入2021年以来,由于供应链价格上涨,组件价格不断攀升;同时,由于芯片紧缺,逆变器供应可能存在压力,这些都会给户用光伏的未来蒙上阴影。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体量日益庞大的“新事物”?
户用光伏发展历程
中国最早的户用光伏项目,可以追溯到2006年,原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教授在自家屋顶上的尝试,但当时没有双向电表,无法对上网电量进行计量,也没有明确的补贴标准。直到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一些最早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才开始享受国家补贴。
实事求是地说,按照当时的系统造价,户用光伏不具备任何发展优势。主要原因在于,户用光伏需要一定的“渠道开发成本”,类似于“B to B to C”模式,而不是大型地面电站那样简单的“B to B”模式。受这一因素影响,户用光伏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2015-2016年,随着光伏系统成本(主要是组件成本)持续下滑,户用光伏市场开始发力,一些光伏龙头企业也开始针对这一市场进行战略布局。2017年,户用光伏进入第一波高潮,无论是光伏龙头企业的参与力度,还是全国各地经销商数量,都无愧于“户用光伏元年”的称号。到2017年底,全国累计并网户用光伏项目约50万户,比2016年底的15万户增长2倍有余。
进入2018年,尽管分布式光伏补贴标准降至每千瓦时0.37元,但所有从业者依然摩拳擦掌,信心十足,有企业负责人公开提出了“全国新增100万户”的市场预期,也有经销商拿出上千万资金积极囤货。与此同时,个别经销商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现象,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即光伏发展史上最为严厉的“531新政”。通知明确,5月31日(含)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国家认可的规模管理范围,之后的则无法拿到0.37元/kWh国家补贴。这一政策给分布式光伏市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特别是户用光伏,由于用电价格低、自用比例低,无法实现平价上网,许多经销商和用户损失惨重。
2019年5月28日,在“531新政”发布近一年后,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了《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9〕49号)。其中,《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在当年补贴资金预算中划拨7.5亿元给户用光伏,实施单独管理,并建立每月15日通报上月装机容量的制度,防止再出现“急刹车”现象。此后的2020、2021年,户用光伏继续执行这样的管理措施,只是每年补贴力度不同。从索比光伏网了解的情况看,光伏从业者们已经适应这一节奏,市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龙头企业彰显责任与担当
在户用光伏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一方面积极向各级主管部门建言献策,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建立户用光伏质量标准体系,一方面主动承担更多责任,教育市场,维护行业整体口碑。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户用光伏在“531”后才能重新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并在2021年占据新增分布式装机的三分之二。“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无数人不计代价的付出。
以浙江正泰安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为例,董事长陆川介绍,“531新政”发布后,正泰安能是少数几家允许经销商原价退还组件、逆变器等产品的户用光伏企业之一。“组件是通用产品,只要没安装,退回来后我还可以用在其他工商业项目上,对正泰的影响不是很大,无非是减少一些利润;但如果这些组件变成经销商积压的库存,他可能承受不了。”
没有吵闹,没有纠纷,正泰就这样“有温度”地解决了经销商的后顾之忧,为行业树立了“勇于承担”的典范。在笔者与一线经销商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纷纷表示,此前与多个品牌有过合作,正泰是最愿意站在用户和经销商角度思考的。
正泰安能总经理卢凯指出,户用光伏的商业本质就是在电站全生命周期内达到甚至超过理论发电量,带来更高收益。“无论采用哪种模式,我们都要以发电量为根本进行创新,这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他介绍说,2020年,正泰安能所有户用光伏电站总发电量比理论值超过2.17%,这是10多个省1300多名运维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为户用光伏市场的王牌,正泰安能的业务范围没有急于铺满全国,这正是他们“稳重”的体现。卢凯指出,正泰安能总部约有300名员工,要带领全国3万名合作伙伴一起,做到标准统一,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因此,他们在开拓新市场方面更为审慎,必须把相关标准贯彻到位,确保服务质量。“过去几年来,我们累计开发432门培训课程,其中优质微课292门,线上、线下培训超过10万人次。”即便如此,正泰总部仍会通过视频、AI人工智能、电话回访等方式确保经销商没有过度宣传,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据了解,目前正泰业务已经覆盖12个省超过500个县级行政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卢凯表示,希望在“十四五”时期,将业务网点推广到全国2800个县级行政区,让更多人享受到正泰安能的全面服务。
户用光伏未来发展挑战与变局
关于2021年户用光伏市场规模,笔者听到过很多种预测,从最保守的不足10GW到相对乐观的15GW+,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的参考依据。
在这一问题上,笔者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在没有关键因素掣肘的前提下,户用光伏可实现全年15GW左右安装量(包括补贴指标用完后的平价部分)。即使四季度终端价格偏高,个别环节供应紧张,全年新增户用光伏装机仍有较大可能超过12GW。
相信很多读者都看到了某逆变器企业12日发布的涨价通知,但笔者所说的掣肘并非指向逆变器涨价。如今逆变器价格早已跌破0.3元/W,就算上涨10-15%,对整套系统价格的影响也只有几分钱,不足为虑。回想去年11月,在玻璃供应不足、地面电站集中并网两大因素的影响下,分布式光伏组件现货价格飞涨,但全国仍实现近3.5GW的户用光伏装机,我们确实没必要为终端价格操太多心。
真正让笔者感到担忧的,一是逆变器芯片供应紧张,导致逆变器可能供不应求,二是户用光伏市场过于火热,可能潜藏了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特别是贷款安装的户用项目,其金融模式可能存在风险,直接影响老百姓对户用光伏的信心。
从某种程度上讲,逆变器芯片与硅料、玻璃相似,其产能弹性较差,供货周期较长,并不会因为价格上涨就立即增加供应。同时,从利润最大化角度,逆变器厂商更愿意利用同样数量的芯片生产大功率产品,满足地面电站客户的需求。如此一来,四季度户用光伏很可能面临“无逆变器可用”的尴尬局面,从而影响全年装机规模。笔者了解到,目前多个户用大商已经加强与逆变器企业的沟通,提前锁定逆变器配额,预计本周会有更多长单签订,为全年业务规模提供保障。
同时,考虑到户用光伏补贴将从每千瓦时0.08元降至0.03元,要想实现相同收益率,系统零售价需下调0.3-0.35元/W。在组件、逆变器等主要零部件并未大幅降价的前提下,不排除个别经销商靠低价争取客户,再通过以次充好、使用劣质产品等方式降低成本。即使零部件全部来自一线厂商,如果有经销商为了增加单体规模、提高施工速度,忽视一些技术要求,也可能给电站安全埋下隐患。
此外,许多项目采用贷款安装模式。如果贷款利率偏高、贷款年限较短,或电站在某些月份发电量偏低,由于补贴力度下调,可能出现系统收益不足以偿还贷款的情况,给老百姓征信带来不利影响。
小结
2021年户用光伏市场并没有年初时想象的那般平静。对广大经销商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关注上游供应链对终端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我约束,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产品和系统,以及更合理的金融模式,帮助客户规避各项风险,共同打造户用光伏良好口碑。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531”覆辙,擎着“碳中和”、“乡村振兴”的大旗,在户用光伏市场上自由翱翔,收获成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