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开元寺
杜牧
注释
开元寺:原名永乐寺,建于东晋时代,是名胜之一。原诗下有诗人自注:'寺置于东晋时。'
南朝:东晋以后,建都金陵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通称。谢脁楼:南朝齐的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脁楼,也称北楼。
东吴:三国时期的吴因地处江东,故称江南一带为东吴。
亡国:指东晋与南朝相继灭亡。
坞:四面高而中间凹下的地方。
溪声:宛溪水流声。宛溪即宣州东溪,源出东南峄山,流绕城东,开元寺即在该溪边。
粉堵:粉墙。
译文
这座南朝谢脁曾任太守的城市,位于东吴中部。
南朝各国像鸿雁似的一去无踪,只留下这座古寺藏在烟霭深处。
寺楼拔地而起,高达九十尺,回廊上环列着四百根柱子。
周围高高低低栽满飒飒生风的松树和桂树。
青苔点缀着朱红的楼阁,一对白鸟在相向鸣唱。
溪声伴随着寺僧的清梦,月色照耀着洁白的墙壁。
这儿不分朝暮,都宜于观赏风景,凭栏望去,那思古之幽情,便不觉油然而生。
且让我留下美酒一樽,欣赏前山迷蒙的春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开成三年(838)春,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诗人游览开元寺,有感而作。
文学赏析
首四句写历史的变迁,引出开元寺。开元寺建于陵阳山上,而谢眺楼则在山顶最高处。只要前来游览开元寺,总是要在山下先看到高矗山顶的谢脁楼。谢脁楼在山顶的云烟深处若隐若现,这变幻不定的云烟使诗人不禁联想到,历史上无论是南朝还是东吴都已如过眼云烟般不复存在。因此,这里所说的'东吴最深处'并非实指,应是指历史的云烟。南朝、东吴既都已经如同飞去的鸿雁那样杳无踪迹,还留下这孤零零的开元寺屹立在山顶,深藏在云烟缭绕的山坞之中。中间八句写开元寺风貌。先是正面描写,写不同角度的山寺风景。开元寺的正殿有九十尺那么高,仿佛凌空飞起,巍然屹立。寺内殿堂众多,走廊回坏,光柱子就有四百根之多,可见规模之大。而全寺是依山建成的,随着山势的高低起伏而错落,布局精致。山寺外面种了许多松树和桂树,山风时时吹来,仿佛绕着树林而吹过一样,可见林深叶茂。然后是细致的刻画,说明诗人时常来寺寄居,才有这么细腻的观察。'朱阁'即开元寺水阁,阁下即是宛溪。水阁近水,所以潮湿多青苔。翠绿的苔藓在赭红色阁楼的映照下,更显得青翠欲滴。山寺的环境是如此清净幽雅,以至于白色的鸟儿常常双双对对地飞来,落在阁楼上相对鸣叫,好像人们在私语一样。到了夜间,僧人们宿在水阁上,即使在梦中也能依稀听到淙淙的水声。这时若披衣起身观赏夜景的话,就会看到月光洒在静静的粉墙上。中间八句中,前六句写的是白天的景色,后两句写晚上的景色。接下来诗人便转回自身。因为经常在寺里流连,所以对诗人来讲山寺景色并无白天黑夜之分,都各有各的妙处。但若是靠着栏杆怀古的话那就不同了。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开元寺自身依旧矗立如昔,周遭的景色都没有多大的变化,但人世却有今古之别,过去的历史人物和事迹都不能再次出现了,而在此流连的人和事,也终将成为过去。但尽管如此,当事人却不可因此种结局而颓然不欢,应该更豁达些。于是诗人想到,虽然开元寺里里外外、远近高低、白天黑夜的景色都很熟悉了,但春雨中的景色还没有领略过。所以在全诗收尾时,特地点出,还要携酒去前面山上观看雨景。这样就不着痕迹地把容易感觉沉重压抑的古今沧桑之感冲淡了,将注意力又转向开元寺美丽风光上来,手法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