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婚姻家庭帮助交流群】【百年静安】红与黑,万航渡(之一)
静安寺,百年风云际会。
发端于静安寺的万航渡路曲曲折折、宽宽窄窄,行走其中,浮光掠影之间,中国近现代史的一张张老照片依稀可见。
万航渡路,跨静安区和长宁区,南起愚园路,北至曹家渡折向西,最终与长宁路相接。在租界时代,它叫“极司菲尔路” (Jessfield Road),为1864年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1943年租界交还中国后,该路改名为“梵皇渡路”。梵皇渡路原是以苏州河的一个渡口命名,纪念梵帝冈天主教教皇的意思。1964年,以谐音改今名万航渡路。
万航渡路全长4830米, 马路曲曲折折,宽宽窄窄,极致处甚至颇有些曲径通幽的感觉。走在这条路上,总给人一种错综迷离的感觉,你能依稀感受到当年越界筑路时五方杂处、龙蛇混杂的畸形繁华和喧嚣。
有关路名的浪漫典故
传说一个葡萄牙君子在虹口遇到一个马戏团,看到其中的一个小女孩儿饱受虐待。于是他为她赎了身,并送她到美国去留学,等女孩儿学成归国,便与这个葡萄牙君子结了婚。小女孩儿的英文名叫做Jessie,他便把他的乡间别墅改名为Jessfield。这块地方后来就成了圣约翰大学(今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而连接这座浪漫别墅与城市的路便被起名为“极斯菲尔路”。
上海首条华商公交线路
光绪三十四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开辟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自静安寺至今广东路外滩。民国11年,华商董杏生开辟上海首条公共汽车线路,自静安寺经曹家渡、今中山公园回静安寺形成环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