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史话 ▏西学东渐的博学 1889年—1912年

浩浩长江之侧,汩汩汉水之滨,有一所美丽的百年名校,她以其优秀的历史文化饮誉江城,以其先进的理念文化辐射荆楚,以其鲜明的特色文化影响华夏,她就是湖北省示范高中——武汉四中。

四中的前身是博学书院( Griffith John Middle School ),在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牧师杨格非创办,其英文校名为杨格非学院(Griffith  John  College)。她是全国最早的学校之一,与北京大学同时诞生;从博学书院(1899年—1928年)到博学中学(1928年—1952年),再到武汉四中,她跨越了三个世纪,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涵蕴了质朴的人文精神,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

杨格非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天津条约》的签定,增开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陆传教。受其刺激,在华开办的教会学校急剧增长;就武汉而言,1871年创设第一所文华书院(美国圣公会、武昌) ;随后,相继创办了博文中学 (英国循道会、武昌)和博学书院(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汉口)。

从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摧生了张之洞等一批有作为的洋务派。张之洞督鄂18年间,大力推行“湖北新政”,把武汉推到了中国近代化的前沿,为博学书院这一半半封建社会的新生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温床。

博学书院的诞生,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中体西用”的结果;自她诞生起,就直接同近代文明接轨,深受近代科学、理性和人文思想的洗礼;她的兴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博学便成为国运兴替的一个符号、一种记忆。

博学书院最早的旧址是在汉口后花楼居巷(今花楼街交通巷),第一届院长是马辅仁牧师(英国牛津大学毕业),从1899年至1928年,共计六届校长全部由英国人担任,学位之高、能力之强、管理之善,可圈可点。学校刚创办时,只有小学和中学两部,学生很少;后来增设了师范和大学预科,才使生源增多,校舍渐显促狭。

博学书院在张公堤外

为解决难题,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伦敦会借杨格非牧师来华传教五十周年纪念之机,萌生了募建新校舍的想法。马辅仁牧师用伦敦会牧师李家兴捐资的一千八百串钱,在汉口韩家墩处(当时名为“汉皋”的地方),购买了李姓土地二百余亩,作为新校址。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博学书院由汉口花楼街迁至新址,即武汉四中现址—--汉口解放大道347号。

当时的博学,是座典型的花园式教会学校,气势非凡,在全国数屈一指。古老的校门正对张公堤,西式教学大楼中耸立着古朴的钟楼,悠扬的钟声响彻周边农村。牌楼式的校门,四角飞檐,红墙黄瓦,被半堵围墙环抱,气势雄伟,巍峨壮观。伫立门首,东郊风光,尽收眼底;黄昏后,更显出郊野校园的幽深、宁静。

大门通向总堂,相距二百余米,高杨夹道、葱郁茂密,形成一道绿色长廊。长廊两旁,平铺着三个足球场,球场上绿草如茵,置身其间,深感人与自然的融合。博学新园,主次分明,她以总堂钟楼为主轴,其右 ,乒乓室、图书室、尖塔耸天的教堂及三幢西式住宅洋房一字排开;其左,健身房、网球场、过道楼房毗连相依。背后是游泳池、发电房和汲水楼。

学校后半部为教员住宅,建有花圃凉亭,校园后方小桥跨涧、面向广褒田畴,贯通它们的水渠和池塘,环绕校园的东北西三方,彰显着人文主义的格调,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博学书院袭用英国学校体制,与香港大学接轨,设有大学、中学、师范、经学四部,学制为普通科和正科两个阶段。普通科为6年中等教育,经过考试每年只取第一名免费送往香港大学学习;除中国文史课外,一律用英语教学。师范则培养小学教员,用华语授课三年;附设译学馆,教授神学及中外历史等课程。

博学书院自创办始,就提倡严谨的教学理念,用严明的纪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在课程设计上,主要有三类:第一是宗教课,学习《圣经》、参加宗教仪式,体现出书院的宗教特色和传教士在华办学的初衷。

第二是传统的经学课,原本是为了培养学生中文能力,后来也是为了更好地将宗教奴化教育与旧的封建礼教相结合,这是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结盟的体现。

第三是近代的科学文化课。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特别是英语,份量很重,到高年级已可用英语来进行教学。单从这点上讲,它也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因为教会学校是在中国最早传授近代科学知识的,它培养出来的人,远胜过封建学塾培养的旧式文人,同时也为中国新式学校的创办提供了借鉴。

博学时代保留下来的建筑有两个,一是钟楼,再是魏氏纪念堂。魏氏即魏廉森牧师,他与杨格非牧师同时到汉口创立基督教“伦敦会”,但仅过二年,魏氏因病去世,享年34岁。为此,魏氏遗族捐款在博学书院内建筑教堂以志纪念。现今,这两个精美的西洋建筑,已成为武汉市一级文物而受到保护。

博学书院的办学特色除宗教、英语、科学外,再就是体育,特别是足球。1901年博学书院与文华书院、博文中学,三校间进行了校级足球赛,这可是武汉地区的第一场足球赛事,由此拉开了武汉地区足球运动的序幕。

毫不夸张地说,博学的创办是荆楚大地开启民智的重要一步,是黑暗中的一支烛光,是中国新文明的又一次蹒跚起步。试想,在那个举国盛行科举八股的年代,她以“勤朴博学”为校训,以其“重理算、授生化、近自然、习英文、强体魄”的教育理念,堪称引领教育风气之先河。

特别是让书院的创办者始料不及的是,从教会学校走出来的博学学子,大多走向了与其目的绝然不同的道路。他们强烈要求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摆脱列强的欺压、蹂躏,客观上为武汉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起到了孵化作用。

四中校史陈宗旺老师执笔,多位老师参入写作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民初 汉口花楼街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武汉叫武汉的原因是什么?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存在最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在东湖放鹰台遗址就发现 ...

  • 百年武汉(1)

    让我们用100张照片 还原武汉百年历史 1865年,汉口 汉口的法租界街景,右边是明德饭店,这或许是汉口最早期的照片. 汉口租界,大约拍摄于1868-1872年之间.                 ...

  • 华师博导诗赞武汉四中•博学中学

    先导之声 赞武汉四中·博学中学 董泽芳 人杰地灵重传承,校训引领学风纯. 强基博学开智慧,百折不挠练精神. 共砚互激报国志,同桌竟出两功臣. 仰望星空林华宝,俯首大地袁隆平. 注:武汉四中前身为博学中 ...

  • 道教史话 | 道教真的形成于东汉吗?

    原创 昆仑千秋雪 龙虎山道教 今天 一直以来,道教的形成时间是一个颇具争议性性的话题!如果道教不是形成于东汉时期,那么道教是形成于上古时期呢?还是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道教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甚至更晚呢? ...

  • 1982年张惠信编著《中国货币史话目录-银、金、镍、铝篇》一册(无图)

    1982年张惠信编著<中国货币史话目录-银.金.镍.铝篇>一册,全书560页,主要介绍近百年来中国各地所发行的机制货币,以金.银.镍.铝四种材质为主,附以黑白图片参照,是研究与收藏中国机制 ...

  • 1912年2月12日,大清朝是如何度过这最后一天的?

    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不管是普通的贩夫走卒,还是显赫的达官贵人,这一天都很难忘.这是结束中国封建王朝的一天. 在这一天,清朝最后一位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颁布退 ...

  • 【宜宾史志•宜宾史话】​僰人种植经济发达

    #畅游宜宾#僰人本为农业民族,以农耕种植为主的农业经济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较大发展.其"耕田,有邑聚",就是当时农耕生产情况的真实写照. 僰人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成为蜀国的附庸和 ...

  • 「古迹史话」陶唐古迹于清徐 尧帝功德传千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八--清徐尧庙 朗读者 碧涧流泉 清徐尧庙,位于清徐县东南方向约20公里处的孟封镇尧城村,为古代陶唐城(尧城)所留遗迹,是后人为纪念帝尧而修建的庙宇.2004年6月,清徐尧庙 ...

  • 「古迹史话」历千年几经变迁 看今朝文庙新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太原文庙 文/朗读者 碧涧流泉 太原文庙,位于迎泽区文庙街道文庙巷西40号.文庙的前身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是位于水西关的太原府文庙.据明万历<太原府 ...

  • 【无线电史话】原来1951年,人们就懒到不愿起身调电视频道了

    1951的远程电视调谐器 曾经有一段时间,如果您想更改电视上的频道,则必须起身并旋转电视机上的旋钮.克服这一缺点的尝试可以追溯到电视的早期.并且在1951年,如果这位企业家电视维修员想向其客户出售一项 ...

  • 水果“史话”:见证历史变迁

    . 水果"史话":见证历史变迁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史军 日期:2021-05-10 全世界苹果的祖先都是新疆野苹果.图为山东国际苹果节上的苹果展品. (1/1) ■史军 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