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交故事 ▏后城马路的电车梦
1911年,日本留学生颜寅亮提议在汉口创办电车(有轨电车),并与“地皮大王”刘歆生等集资组织,“因旧日街道太窄,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亦只能容单轨迁延,不能兴办”。1912年即民国元年,“改造新市,各直线马路宽至十丈以外,足敷电车行驶”,胡文逵等集股500万,呈请都督府创办电车以利交通。1914年被管理部门以“始则并未照准,终则且由议会否认”,“电车为市政之一,应否开办,权衡缓急办理”,便没有了下文,武汉人的“电车梦”成了泡影。
从清末到民国,一晃40多年,直至1956年,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武汉电车正式开始筹备,合着长江大桥的建设步伐,埋杆、架线、建整流站,工作艰辛确保进度。
行驶在长江大桥的1路电车
世界上大城市的道路布局大致上分为棋盘状和圆心射线状,十分有利于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建设,块块状的一圈街区,既方便供电维护,又利于车辆周转运行,最主要的是架线成本低。在1957年像武汉这样因长江汉水分割三镇鼎立的城市无轨电车建设,国内几乎没有先例:供电路径长,运营线路遥远,过桥跨江坡度大,气候条件复杂。
不说别的,就是在热胀冷缩的自然规律下,电车专用线缆在阅马场的架空怎么办?超长的跨度,冬天电线绷得紧紧的,夏天电线软软的下坠,用工人的话形容那种电线弧度:“掉得像鲶鱼肚子。”当然,对于这些问题都一一进行了攻关解决。最关键的是,武汉的电车建设是白手起家。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都是先有电车(有轨电车)而后才有公共汽车的,而且亦是外商投资建设的,有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资本做后盾。
1983年,三民路1路电车站从1958年开线至今未挪动一步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很简单,就是“苏维埃加电气化”,通俗一点的就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气化已经是顶呱呱的理想状态,当时还不懂自动化和信息化。所以,建设和开通武汉无轨电车就成了一件不得了的特等大事。而且,是行驶在被誉为“金桥”的武汉长江大桥上的长辫子电车。
1956年底,武汉市公用局成立了电车筹建小组,组长于维霖,组员郭从仪、张宝民。于跑规划设计建设协调保进度,郭主管选人培训,张负责基建,另配一财务监管。
郭从仪(1929—2015年)东北哈尔滨人。18岁当兵,抗美援朝回国后到地方工作,曾在武汉公共汽车公司、轮渡公司、电车公司和公用局党校工作。参加电车公司筹建,是新鲜事,而且是政治大事。郭从仪采取招、培、学、请的方法,从武汉市众多的机械汽车技工学校中招优秀的学生;从各有关企业的汽车修理工中挑选年轻灵光有文化的送到上海北京去代培;从复原转业军人和初选后的新工人中培养电车驾驶员并送到上海学习一年;请北京天津上海的专家工程师来武汉带出一批自己的技术尖子骨干队伍。
说起当年电车初创情景,郭从仪记忆犹新,1958年电车通车典礼大会的司仪胸标,伴随他半个多世纪
虽然,从整车看电车和汽车只是动力不一样。但是,电车系统的整体性,运行管理的程序性,其要求标准是非常高的,工作上的每一环完整得是缺一不可。而志在飞越长江的武汉电车建设还遇到一个客观困难,武汉长江大桥是沟通北京至广州的铁路大动脉,至今还有严格的武警执勤。
大桥是国家级的建设项目,是铁道部的重点,在没有通车之前,武汉无轨电车是不能上桥施工的。电车建设在1957年大桥通车后才掀起了高潮,勘测设计架线整流,盖厂买车置办设备,工程繁琐而巨大,京津沪各地鼎力支援。终于在1958年国庆节前10天,武汉无轨电车开线了。
1路电车开通了!中山大道六渡桥,市民夹道欢迎,电车圆梦
请记住1路电车的生日:1958年9月20日。那天,3万武汉市民喜气洋洋,站在电车经过的道路两旁,夹道欢迎等待国产电车开过来时好好的看看。在武圣路电车公司门前的大马路中央,临时搭起了一个主席台,台上是领导和各界代表,台下是欢腾的武汉市民,后面是一溜漂亮的上海牌无轨电车,车身上部是白色,下部是浅绿色,车内座椅舒适车窗明亮。帮助武汉培训技术人员的北京上海等地电车公司代表也参加了盛典。首批通过长江大桥的1路电车吸引了无数市民争睹。
那一天的首发司机程云生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市长亲自来剪裁,来看的人太多了,简直是人山人海。”随着刘惠农市长剪彩礼毕,司仪郭从仪一声“无轨电车发车”,25台电车徐徐开动,乘坐着首长、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少先队员、武汉老居民。无轨电车分两路,一路上江汉桥过汉阳向武昌东大门驶去;另一路转弯进中山大道向三民路前行,以保持整个线路上行和下行的电车同时均衡运营。武汉公交进入了汽电同行的新时代。
1974年解放大道永清路口,2路电车换电杆、升高电线调整施工时的情形 袁厚翔藏品
电车较之汽车具有噪音低、无污染能源等优势,在我国曾经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大城市才有的公共交通工具,是走在时代前列城市的标志。但因为电车前期投资成本高,要靠天上的两根“辫子”(供电线)行驶,机动性能差,一旦停电或遇故障,便无法行驶,造成拥堵。因此,1990年就有城市拆除了电车电线、电线杆,使之退出了营运;武汉青山地区运行多年的武钢自营电车也遭到同样的命运。
武汉电车公司排除干扰,坚持营运半个世纪。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电车充电后可以不依靠“辫子”运行,机动性能如同汽车。在雾霾困扰人们的今天,无污染能源电车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不要“辫子”的电车已经步入武汉公共交通的行列,2016年,新开街的中山大道六渡桥至黄石路段,全部使用的电动车,安静、平稳地行驶在历史风貌区。
1983年,2路电车硚口终点站
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晚年念念不忘一次不同寻常的乘坐电车经历。那是文革时期,在单位接受批判后,陈伯华欲乘2路电车回家,单位离家有3站路的距离。晚高峰时间,车站堆满了人,车一到站,人们蜂拥而上、争相拥挤,已经50岁的她,想挤上车而不得,乃步行回家。走在路上,听见有人喊“陈伯华”,她回头看了看,不见人影,遂又往前行。“陈伯华”的喊声又在耳边响起,只见2路电车停在她的跟前,原来是司机在喊她,“上来,从驾驶室上来”,按现在的话说,这位司机是陈伯华的粉丝,尽管知道陈伯华是正在接受批判的“反动艺术权威”,工人可不管这些,“该出手时就出手”。
人间还有温情在,一件小事深深地刻在艺术大师的脑海里。
1987年,行驶在中山大道中国银行门前的2路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