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检测机构老总们的痛!
01 生存焦虑
0-3年初创期的检测机构老总大多患有这类“病症”。
初创机构人马有限、资金有限、各种有限,进入检测行业可能凭借的是团队的技术背景或人脉资源,时刻挣扎在生死线。
依靠人脉资源的初创检测机构选择的大多为资质门槛不高、资金投入需求较低的领域(如食品检测、环境检测、建筑工程检测、机动车检验等)。也正是由于资质门槛不高,所处的领域必然充分竞争,而初创机构没有行业知名度,自然也无法凭借品牌力来扩张,最终能生存必须依靠极强的营销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依靠团队技术背景的初创检测机构大多从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部门中孵化产生,这一类检测机构的优势是技术研发高精尖,劣势也是技术研发高精尖。优势在于技术研发高精尖能产生一定的行业口碑和传播力。劣势在于技术研发越处于高精尖,越需要更长的时间等待大规模检测需求的产生,而一旦大规模检测需求出现,技术也必然不再高精尖。这也成为这类检测机构无法逃避的痛。
如果3年内初创检测机构无法实现自身造血满足自身发展,检测机构老总的选择或者是宣告失败,关门大吉,或者是被产业链大公司(可能是设备厂商、甲方客户或同行检测机构)收并。如果在3年内能不丢资质,且顺利养活自己,检测机构老总就会进入下一个焦虑阶段。
02 增长焦虑
这类“病症”主要出现在所在检测机构熬过生死期进入稳定期的老总身上。
随着检测行业市场化程度提高,事业单位性质检测机构转企改制,民营检测机构日益崛起,外资检测机构光环效应日渐消失,旧有的检测机构鄙视链逐步瓦解,检测行业原有依靠监管地位/品牌力/强营销“一招制胜”的逻辑变了。
2020年,多家经质检院所转企改制后的检测机构老总,谈及区域扩张和战略布局;
2020年,数位区域头部民营检测机构老总,求问智库以期望获得保持头部地位的良方;
2020年,SGS被Eurofins赶超,失去全球第一检测机构的宝座;
2021年,有事业单位性质的检测机构老总问我“客户变竞争对手,我们怎么办?”
世界变了,新的竞争格局似乎都得依靠增长为王。这变化逼迫着过去坐等客户上门的国有检测机构“放下身段”学营销、拼服务,逼迫着过去精英小资形象的外资检测机构“弯腰接地气”、适应中国特色,逼迫着过去以强大营销能力完成早期资金积累的民营检测机构遍访专家以求让自身可以有国有或外资机构的一些影子。
03 竞争焦虑
这类“病症”困扰的主要是头部检测机构的老总。
这几年的调研中,遇到了不少能称得上头部检测机构的老总们,其中有综合性头部检测机构老总,也有专业领域的头部检测机构老总,还有一些区域头部检测机构老总。老总们的话题中必然谈及竞争者和跟随者,“群狼环伺”是很形象的描述。
“攻城不易,守城更难”,对可能失去的恐惧,驱使头部检测机构必须持续开拓新的“领地”,或钻研技术走向客户的研发需求,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支出,或新建并购整合打造质量综合技术服务能力,或“多管齐下,奏效就好”。
上一篇:为什么第三方检测是门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