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口中的“教养”害惨了孩子,越穷的家庭规矩越多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成年人的成熟,多半是被生活逼迫的,来自行为与肢体上的勤奋与被动介入,而非心智上的渐进式成长之后的自然成熟。多数情况下,很多人是被父母“教训”着、“打骂”着长大的。
缺乏语言与情感上的沟通,缺乏眼神的直接交流与缠绕,缺乏,充满理解力与想象力的交道。更多的是生存法则式的管束、灌输与限制。
不能说这些是父母的错,他们在用最朴素的方式让子女尽快适应生活。但他们最大的错,也就在于此:用已经被生活模式以及环境束缚定型的思维,去引导孩子。
社会学家安尼特· 拉里奥带领一个科研小组做过一个社会学研究。最初,这个小组的研究目的是想知道,不同的家庭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以及用何种教育方式。
最终科研小组选择了3年级的孩子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挑选了12户家庭进行密切跟踪,这些家庭中,既有黑人也有白人,既有富裕家庭,也有贫穷家庭。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会认为每个家庭都会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教育方式,也就是说,多个家庭会有多种不同的教养方式。但事实却与人们的预测相反。拉里奥发现的发现:无论何种家庭,教育方式都只有两种。但这种教育方式却显示出了完全不同的阶层特征。
家境富裕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都有着明确的教育方式和特点。
他们会让孩子穿梭于各项社会活动中,父母会及时与孩子进行细致交流,听取孩子对他/她所认识的人比如教练、老师或伙伴们的评价,并对孩子的认知进行指导。
大多时候这些家庭会对很多事情进行商讨,坚持晓之以理,很少硬性下达命令。
家境富裕的父母鼓励并希望孩子与他们讨价还价,并鼓励孩子站在成人角度问他们问题。如果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那么父母会站在孩子这一边,并更倾向于对老师问责。
父母会经常鼓励孩子,必要时抛开礼节;教导孩子轻松自然地应对权威,并学会在权威面前维护自己的权益。
观察那些较为贫穷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就与之截然不同。
首先孩子的兴趣班或活动安排非常少,孩子和邻居经常在外面独自玩耍。父母们更倾向于认为孩子们无需参与到成年人的活动中去。
父母普遍不太重视孩子自身所感兴趣的地方,没有将孩子兴趣培养成特长的意愿。父母普遍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并事事以老师的标准要求孩子,不倾听孩子的观点。
更有部分在“穷人家”长大的孩子,今后总是被震慑于权威,或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日常行事消极、悲观并停滞不前。
通过这一项社会调查,拉里奥总结出了结果:但凡富裕家庭(中产阶级以上)对孩子的教育风格,普遍是“协同培养”(concerted cultivatuion)。协同培养这种模式,更倾向于“充分挖掘孩子的天分,充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这一开放性的目标。
但是,贫穷或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方式,则从来都是“自然成长”,不仅日常沟通和交流上做不到彻底和有所引导,更在孩子面对强大社会问题过程中,倾向于责怪孩子,并从不给孩子心理和精神上任何支持。
除了不给予支撑和支持外,还经常以“不要给自己惹麻烦”的心态,给孩子很多在为人处世上的约束与规矩。
显然,家境富裕且有社会地位的富人家庭在培养孩子时的那种“协同培养”模式,给了孩子“权利”意识,为人做主的自我意识,以及灌输给了他们敢于发现问题并能够去解决问题的心态。
这种通过父母引导形成的“权利意识”、自主参与意识,敢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一个孩子的社会互动能力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并深刻影响孩子的人格养成。
因为,这些孩子的内心,会逐渐滋生出“自己有权提出自己的特殊要求,并有权参与互动”的自我准则和自我尊重感。在这种健全的人格滋养下,他们在各种场景中会更加自如,且愿意分享信息,并希望赢得大众的关注。
与此同时,因为他们熟知游戏规则,所以,更能通过有效的互动和对规则的遵守,来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

作为对照组别,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以及其性格更偏向于“疏离、焦虑、有强迫症、不遵守且又不敢完全反抗”等方面。且无论自己处在什么环境下,他们都不知道怎样快速辨析社会环境和规则,以及怎样制定出有效策略,以达到自身所希望的目的。
这一社会学研究非常有借鉴意义,因为它从侧面回答了人们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心态上,必须要去规避什么,注意什么。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经济条件都在实实在在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对于贫穷家庭来说,既然无法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滋养,甚至是社交环境和资源,那么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天性中的东西得到充分生长与发挥。而不是惧怕孩子出错,甚至是单纯为了让自己免除麻烦,禁止孩子的自我探索。
要知道,父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是上一辈潜移默化过来的。但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对社会的适应,在新时代环境下的自我打拼和融合。
因此,既然自己生活的不如意,也有诸多遗憾和矛盾,那么就更应该不去限制孩子,而是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他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喜欢钻研方面的条件和环境。
这样,你的下一代,才不会被你的贫穷与落伍所限制住,才能有他自己崭新的人生。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
Brown, B. (2015).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Pengui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