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写“深刻”?胡老师给你支支招——

高考作文是一种“急就章”,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特定的情景下,完成命题者限定的作文要求。考生要想在“深刻”上有所突破,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选材要小,感悟要深

选材要小,就是小处落笔,通过写小事情,悟出大道理;感悟要深,是指从平凡的生活表象中,解读出丰富内涵和深邃哲理。如2018年全国卷I满分作文《享受幸福生活,承担责任使命》一文,采用书信体,其正文的第一、二段这样写道:

是神奇的时光瓶,把我的这封信带给了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你正好18岁,也许已经参加完高考,而我,应该正作为一名军人,守卫在祖国的边疆。

是的,妹妹,2035年你18岁。2017年,我刚升高三,妈妈生下了你。我是世纪宝宝,而你,是幸运的二孩宝宝。说实话,你刚出生,我有小小的失落感,感觉我不再是爸妈手心里唯一的宝贝了。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因为我清楚,爸妈给予你我的爱一样伟大。

文章以小见大,时代感强,“小我”的选材、“大我”的感悟相互融合,很好地体现了内容“深刻”的要求。

二、析因论果,见解独到

析因论果,即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借助事物发展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结果;而“见解独到”则能打破读者原有的认知,促其悟到新的思考方式。如2018年全国卷II满分作文《莫让浮云遮望眼》一文中的片段:

既然战机幸存下来,就说明其核心部位没有受到重创,那些没有返航的战机往往是因为核心部位被毁才无法返航。在许多领域都有“幸存者偏差”这一说法,即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存在问题,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这就是因为事物的本质被表象遮盖了。

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幸存者偏差”进行分析,析因论果,见解独到,显示了缜密的思维和娴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辩证说理,发人深省

高考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考生在理清各种关系和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说理,阐述发人深省的观点和思想。如2017年浙江卷满分作文《借“有字之书”品人生》一文的片段:

在我的理解之中,人要读三本大书的观点似乎显得刻意与褊狭,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之书”的骨血,又何必要生生将其剥离,以显示自己的专业与高深?“因为我读过书,油墨已融入骨肉里。”“一身才气是一个人最好的修饰。”这些隽永之句早已阐释了“有字之书”对人的风骨的熏陶,又何须那看似高深无用的“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考生没有人云亦云地赞同材料中作家的观点,而是通过辩证的分析说理,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见解独到深邃,彰显了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发人深省。

总之,在高考作文中,若能根据不同的材料,巧妙运用以上方法,文章的境界也许就会大不同,思想也许会更深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