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考(二)--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民俗
※ 民族精神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优秀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与壮大的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江山万里图》-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朴实品质,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面貌,崇尚道德、求真务实、追善求美的价值取向,可贵的民族气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的奉献精神,贵和尚中、厚德载物的和谐思想,这些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当人们追寻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历史、民俗、文学、宗教、哲学等文化内涵的源头时,无一例外地要上溯到神话这块“文化圣地”。
神话时代(史前时代)是一个民族的孕育时期,能显示出其初步发展时期的独特精神风貌,史前神话正是反映其民族精神的载体,从神话的演变不仅可以看到民族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轨迹,也能清晰折射出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定型过程。
山顶洞人生活场景塑像
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内涵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上古众神体现出不屈不挠的品质、自强不息的品格、坚韧顽强的意志,前赴后继、奋发向上的文化精神深深镌刻在炎黄子孙的灵魂中。
女娲补天图
浊浪滔天、洪水肆虐时,西方神话中的诺亚借助一只大船带着家人和精选的动物们逃生,而我们的祖先女娲却以补天的壮举来止息洪水,用鲧禹父子的接力来治理洪灾。
虫兽肆虐、冻病交加时,宙斯的表弟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却要遭受三万年的残忍惩罚,而我们的祖先夸父追日(谋取火种)英勇献身,燧人氏克服万难钻木取火。
燧人氏钻木取火
炎炎烈日、赤地千里时,古埃及的先民们对太阳顶礼膜拜,倾其所有供奉贪婪的太阳神,而我们的祖先后羿却张弓搭箭,怒射九支“金乌”,还人间一片清凉。
二、古代诸神体现崇高的牺牲与奉献精神,成为中华文化中对高尚人格的要求。
盘古开天辟地
创世神盘古开天辟地后,用自己的身体化育了万物。他口里呼出声气变成风云雷电,他的眼睛变成日月,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奔腾在华夏大地上滋养着芸芸众生,他的筋脉变成道路联通四面八方,他的肌肉变成肥沃的徒弟繁衍着华夏儿女,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中国古神与生俱来的自我牺牲精神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上多少杀身取义、舍身成人的义士,无不是被这种民族本性所驱动。
天人合一的思想
先民们对人类、自然万物、天地、神灵之间和谐关系的理解,促成了朴素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影响至今。
三、上古神话表现出超强的伦理道德特征,先神话人物按道德标准分为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的两大阵营。真善美的神(三皇五帝、尧舜禹等)成了社会正义力量的中坚,假恶丑的神(共工、蚩尤、相柳等)成了邪恶力量的代表。
天庭众仙图
假恶丑的神最终都被打下神坛,不享受万民的血祭;而真善美的神不但是社会和历史正义的代表,还是完美的伦理与道德的化身,是历代国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四、古代诸神还有一种“尚公”的品质,其具体表现为保民佑民的责任感。
在中国人心中,既是被人们所礼拜的神就应该尽到保民佑民的责任,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等事迹无不体现“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的价值观,保民佑民成为神仙的天然使命和工作职责,而凡夫俗子可以用香火来给神仙的工作“评定绩效”。
神农尝百草图
通过数千年的修正完善,古代神话中的大神身上具有了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他们必须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自强不息的品格,坚韧顽强的意志,前赴后继、奋发向上、舍己为人的精神,这些精神表现是世界其他民族神话诸神所不具备的品质,也是华夏文明独树一帜的一页。
小编总结一下:在中国做神仙挺不容易,时刻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如果辜负了人民的期望,则必将被历史所遗忘!
为人民服务
※ 民俗文化篇
审视华夏文明的发展历史,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指导着民族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影响着民族的精神性格、生存方式、文化走向及社会发展,神话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是根深蒂固的。
民俗与神话一样都属于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群体的心理表现。神话作为民俗的源头之一,丰富和催生了很多民俗,成为民俗信仰的主要内容,民俗的传承又对神话起到了传播和重塑作用。
民俗可分为心理民俗、行为民俗、语言民俗三种类型。
心理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表现为对事物认识的心理活动与信念上的传承。
行为民俗是心理民俗的反映,它通过各种有形的传承活动,如仪式、祭祀等表现各种无形的心理民俗事项。
语言民俗是以语言为手段,赋予艺术形象与想象,结合传承的民俗观念,表现人的思想、愿望与要求的口传性质的民俗事项。
民俗活动-舞龙
民俗的形成主要受原始崇拜和古代祀神祭祖活动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为“民俗节日”。
一、原始崇拜是一种心理民俗和行为民俗,是民俗信仰的表现,它一般产生于远古时期。先民的认知能力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于是人们对神灵顶礼膜拜,这种崇拜主要表现为对日、月、星、天、地及部落图腾的崇拜。原始崇拜在世界各种原生文明和派生文明中都广泛存在。
中国对太阳的崇拜最迟产生于新石器时代,黄帝时代建有明堂专门祭祀太阳,从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至高神东皇太一(太一即太阳,说法很多,小编采信其中之一),祭祀的目的是祈求丰收,商朝是历代最崇敬太阳的朝代,自认为是太阳的子孙,其名号中多以日为名。
东皇太一图
不过随着民智开化,古人逐渐意识到太阳并不是决定农作物丰收与否的唯一因素,随着宋朝贬太一崇玉帝后,太阳崇拜逐渐衰弱。
中国自古对月亮的崇拜一直未有断绝,至今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等与月有关的节日依然是重要民俗节日。(下元水官节现在只有道教弟子才过。)
与星星崇拜有关的民俗节日最著名的是“七夕节”,从古至今寄托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七夕节(星星崇拜)
与大地崇拜有关的民俗节日有“二月二”(土神诞),天安门西的社稷坛、各地香火不断的土地庙,以及部分农村地区仍保留的春社、秋社活动,都是大地崇拜的传承和延续。
而华夏的图腾崇拜高度凝练于“龙凤崇拜”,“春节舞龙狮”、“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赛龙舟”都是图腾崇拜的衍生,另外龙凤图腾本身在服装、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
二、祀神祭祖是一种民俗信仰,它属于心理民俗和行为民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涵。形成于上古时代,并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延续至今。
海峡两岸同胞共祭中华三祖活动
其中对上天的崇拜,因其不可探知性,从原始崇拜中脱颖而出,和华夏先祖一起成为国人祭祀的主要对象,现在春节、清明(寒食)、中元、中秋、冬至、腊八等节日都具有祀神祭祖的意义。
其中春节(除夕)在各种民俗节日中最重要,春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其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最后一句话说清“语言民俗”,分为民间文学和民间语言两部分。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语言是广大民众表达思想并承载民间文化的口头习用语,其主要部分是民众集体传承的俗语套话。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像
例:“老天爷”、“皇天后土”、“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等,以及神话相关的歇后语,都是中国古代神话对语言民俗的影响。
特别关注:两个不以神鬼为祭祀对象的特殊民俗节日
1、端午节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图腾崇拜),后来主祭对象变成了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请不要抬杠说屈原也是“鬼”)。
屈原和端午节
屈原在中国古代并未被封神,算是古代先贤中比较倒霉的一个。因为其生活在战国末期(是个很难封神的时期),未完成匡扶楚国的大业,也没有尽到“文死谏”的臣子本分,按照当时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他未达到成神成圣的资格。
但是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舍生取义精神感人至深、影响深远,人们把他等同于圣人看待,留下了现在这版“端午节”。
2、重阳节在先秦时是作为丰年节庆主祭五帝,后来衍化出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近现代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如今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主题。
重阳节登高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