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术服」不是蓝色就是绿色呢?

细节决定成败,尤其在医学这个对象面对活生生患者的时候。关于手术服颜色的细节恰恰是医学从史前时代走向现代医学的微小缩影。

现代医学出现之前,医生的衣服选色既不是白色,更不是蓝绿色,而是深色系,比如纯黑色,而当时的医生拿着锯子或者血腥的重型器械操作的成果大致是以操作服上血迹的弥漫程度作为手术是否重大的标尺:如果一场手术下来血迹斑斑,那多半医生和患者刚刚共同经历了一场蛮大规模的手术。

而至于穿深色系手术服的原因,那时的医生认为深色衣服被血污弄脏并不容易发现,“眼不见为净”的因素在里面。

所以那个时代的医生服装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从头到脚把自己包裹起来,医生更多是避免患者手术时的体液或血液飞溅或沾到自己身上而已,可以想见,在没有现代微生物学和消毒概念作为无菌操作的基石的情况下,这样血腥的操作与其说是手术,不如说是病人接受了另一场屠杀。

所以那个时候的手术成功率屈指可数,换言之,与其说手术成功,倒不如说病人顽强的抵抗力抵挡住了感染的侵袭。

后来随着现代微生物学和消毒概念的普及,医生们开始明白工作时全身整洁对外科医疗的重要性,所以衣服必须要及时进行清洗消毒。而这个时候一身白色的工作服可以很快发现身上的血污以及不干净的东西,这时候更好的提醒医生及时对工作服进行换洗消毒。

最早开始推行白大褂的是外科消毒法创始人,英国医生李斯特。此君是18世纪20年代生人,在当时那种医疗环境下,李斯特医生因为爱卫生这一极其重要的卫生习惯竟然活到了85岁,真切证明了知识就是生命力的客观真理。

Joseph Lister(1827~1912)

所以说起来,白大褂成为外科医生的御用神装也不过过去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实践操作中,身穿白大褂做手术的外科医生们遇到了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外科医生手术时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并进行争分夺秒的操作,所以死死盯着红色的人体组织的医生们如果这时往身穿白大褂的同事身上望去,或者扫一眼白色的墙壁的话,他们往往会看见相似体积的呈蓝绿色颜色的人体组织出现。

这种现象既影响着外科医生脆弱的心脏,还对医生的视觉和判断设置了极大的干扰,而这些对病人来说非常危险。

心理学上把这个现象叫做「视觉后像」。后像通俗的解释是如果人长时间看一种颜色,那当视线转移看向别的地方时,人会看到刚才颜色的互补色。红色的互补色是绿色,所以看红色看久了,看别的地方时就会看到绿色。

比如上图,你盯着这个红色的圆看30秒,然后把视线右转,再盯着右图这个白色背景上孤零零的这块黑点,你会看到什么?是不是神奇的看到了绿色的圆圈?

而「视觉后像」现象在白色背景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因为白光中包含着赤橙黄绿青蓝紫所有颜色,其中就包含着红色和绿色。当手术台上的医生盯住血红的组织一段时间后,大脑会对蓝绿色特别敏感。这时很容易造成大脑疲劳,进而影响手术操作,甚至会造成视觉干扰现象的产生。

另外,手术时医生很容易沾到红色的血迹,血迹溅在白色的衣服上造成的血肉模糊的视觉冲击力对医生敏感的神经呈现出极大的考验,怎样通过制服色泽的变化淡化这种恐怖的事情的发生也是外科医生努力改进的方向。

因此,为了减少「视觉后像」对医生带来的视觉困扰,同时减轻血肉模糊对医生心理的考验,手术服开始配成了蓝绿色的颜色帮助操作者将目光转移到蓝绿色这两种红色的互补色上,从而保持大脑对红色的兴奋性,进而确保手术安全。

那这时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手术服必须使用绿色或蓝色,而不用其他颜色?

答案如前,因为蓝绿色是红色的互补色。其作用是帮助医者视觉中对红色的刷新,让大脑不对红色脱敏。蓝绿色的介入一方面改善了外科医生的视觉敏锐度,另一方面让医生更好的分辨不同色调的红色从而分辨术中人体组织的细微差别,降低手术中差错的发生率。

而蓝绿色的制服上沾染的血迹也会变成黑褐色,极大缓解了紧张操作的医生看到血肉模糊场景的心理不适感。

不仅是手术服,尽管手术室里面恒温恒湿,但手术室的环境大多也是布置为浅蓝、浅绿色的色调,虽然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但其实作用也是大同小异的。因为蓝绿色的色调可以令人宁静下来,保证了手术相关人员更冷静的对患者进行处理。

红色代表血液,

绿色代表生命,

这两种颜色的冲突,

不正是关于生命浴血重生的真实写照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