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博南古道的前世今生
沿着马蹄印追寻博南古道的踪影,从树叶铺满的小道上可以看出,这条被很多人冠以“南方古丝绸之路”之称的博南古道已沉寂许久。但尽管如此,博南古道,依然是南方丝绸之路上最有历史意义的一段,是中国南方对外进行开放贸易、建交结盟的一条国际大通道。
南方丝绸之路,也称“蜀·身毒道”,总长约2000公里,其中永平县境内的博南古道,全长约100多公里,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地段,也是整条南方丝绸之路唯一没有岔道,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
永平,古称博南,自公元69年立县,公元1274年改名永平县并沿用至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到大夏国发现“蜀·身毒道”的蛛丝马迹,并由此推断,西南有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提出建议:“从蜀宜径,又无寇。”这正是博南古道开通的契机。
汉武帝采纳了张骞提出的建议,历经近两百年的时间,整条道路才得以全线贯通,而由于建设博南古道,博南山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永平就成了一个边屯重地。大批建设者的到来,使永平地方人口得到增加、经济得到发展、文化得以繁荣。公元69年,汉明帝设置博南县,即今天的永平县,同年设置永昌郡,即今天的保山。
《云南风物志》里曾记述:“汉王朝组织人力开凿博南古道,'西南丝绸之路’商贾来往日趋频繁,促进了西南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与缅甸、印度的国际贸易及文化交流。”永平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交流活动的重要驿站,也正因为此,永平成为了南来北往、东来西去的各种文化形态汇聚地,这也成就了永平开放、包容的边屯文化特性。
永平边屯文化作为云南边屯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在不断地与处于边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与融洽过程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加之处在古代“蜀·身毒道”的“博南古道”段上,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永平自古以来接纳了一批又一批的戍边守军。
永平共有22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彝族、回族、白族、傈僳族、苗族6个。公元69年(东汉永平十二年),东汉王朝在永平设立博南县,大批汉族官史、戍守汉兵进驻永平,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少数民族保留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和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屯戍边历史文化特点的边屯文化。
从西汉到明清,中原文化的各种元素,包括儒家文化元素、道家文化元素等汉文化元素,都以博南古道为载体,通过屯田、战争、移民等形式传送到了永平。博南古道是永平边屯文化的品牌,为更好传承保护永平边屯文化,永平县举行了2017云南·大理永平第二届博南文化节,策划了“千古博南·味道永平——古道长歌 边屯记忆”文艺晚会、“回望博南道”摄影展等11项活动,让大家了解、保护边屯文化。
除了举办文化节,举办活动,为了使博南古道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更多人所知道,同时助推永平县快速发展,《永平县“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主动对接和融入全州旅游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博南古道”等旅游名片;打造县城周边20公里旅游经济圈;加大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措施。
“博南古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丝路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其文化内涵是博南古道的灵魂核心和精神内涵,为继续传承保护文化,永平县政府在规划纲要中提到要把文化气质和休闲度假旅游结合开发。按照“一心、一轴、四区”的空间结构来规划,以位于西部的花桥村为核心,打造整个旅游区的综合服务接待中心;以连接花桥村与永国寺的道路为基础,打造古道游览轴;并且打造花桥古驿遗产体验区、古道游览区、边屯体验区、禅修体验区等四区。
让游客能够游览古村落、古丝绸之路、古庙等文化遗存和自然风光,体验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展示活动;同时恢复与保护良好文化及生态环境,打造最具原生态文化特色的休闲浏览区;并建设文化性的精品酒店、特色营地,构建原汁原味、文化内涵丰富的丝路主题度假区……
立足于当前景区发展进度,对应市场的需求,通过一系列措施,结合古道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在博南古道发展品牌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动景区项目特色开发,让永平县境内中原汉文化与永平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更好交融,共同发展,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承发扬下去,打造文化品牌,让古道印记历久弥新。
(高玉辉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范芳钰 文/图)
民族时报 民族家园 时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