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宫殿:李渝基新钢笔画配陈先枢文(附民国文人笔下的火宫殿)

火宫殿:李渝基新钢笔画配陈先枢文(附民国文人笔下的火宫殿)

李渝基新钢笔画《 火宫殿》55cm x 39cm 绘于2016年

火宫殿和火后街

本文原载2019年出版《长沙地名掌故》第六章宗教地名
火宫殿位于长沙市今天心区坡子街。火后街因位于火宫殿的后面而名,为一之字形曲折街巷。街中火后街小学的前身系火宫殿附属小学“丽泽小学”。本书作者陈先枢上世纪50年代居火后街11号公馆时即就读于此。火后街一拐角处有一座时冒青烟的惜字炉,甚为幽古。火后街8号公馆为1949年中共长沙市工委旧址。火后街今不存,今为火宫殿餐饮有限公司“湘菜首府”大楼所在。
20世纪20年代初火后街
火宫殿又名乾元宫,实为一座火神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道光六年(1826)客绅蔡世望等倡省城绅商大修。正殿为火神庙,左为弥陀阁,右为普慈阁(财神殿),供有神像。火宫殿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南起坡子街,北抵火后街,西邻三王街,建筑宏伟。庙的屋脊上安有7个铜铸大葫芦,金光闪耀,正殿有丈余高的泥塑神像,两边挂有“肃静”“回避”木质禁牌。前坪搭一戏台,两边台柱上镌有一副楹联:
象以虚成,具几多世态人情,好向虚中求实;
味于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从苦里回甘。
民国时期火宫殿牌楼
据传,此联由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台口腰圆形匾“静观”二字亦为何绍基书,并盖有何的图章。戏台上方有“一曲熏风”横匾。戏台背后矗立一座雕龙画凤和人物浮雕的大牌坊,面向坡子街。牌坊中门上面,为清末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竖书的“乾元宫”三字。牌坊今犹在,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乾元宫”三字已为“火宫殿”三字所遮盖。1927年长沙市消防联合会会址设在火宫殿。
旧时长沙火灾特别多,来火宫殿谢火神的人川流不息。每逢农历六月三十举办庙会,同时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久而久之,便有零食、小饮、相面、卖艺、说书等出现,逐渐形成独具风味的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小吃市场。
1938年神庙焚于“文夕”大火。1941再建神殿时,由商贩出资在神庙前空坪建铺面,3年不收租金,期满后产权归神庙。次年建成小吃铺面48间,占地2200多平方米,形成品种多样的餐饮店铺。长沙著名评弹艺人舒三和在火宫殿开设书棚,演唱《说唐》《岳飞传》等长篇,深受欢迎。在火宫殿说书的则有号称“唐济公”和“廖三国”的唐元芳、廖夔等人。

附:民国文人笔下的火宫殿

本文原载《民国文人笔下的长沙》辑录整理 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图片由编者插配)

火官殿

吃喝玩乐门门有  油炸豆腐最著名
 
惕厂
[本报特写]假如来到北平的天桥,天津的三不管,以及上海的城隍庙的时候,一定也会连想起长沙的火官殿(编者注,火官殿,火宫殿之原名,火官为炎帝部落管火的官)。因为它们都是大都市中的平民娱乐场所,虽然后者并不及前三者来得热闹紧张,可是也自有它的特殊风味。来到长沙,没有到那里边逛一趟,也可以引为遗憾的吧。
1938年观察日报有关火宫殿的报道
火官殿的地址,也是一个很奇特的所在,因为在那银行区的坡子街里,有高楼大厦、银行金店、阔绰的商号,而古色古香的火官殿却坦然并立其中。宫殿式的大门上,悬着“古祝融殿”的金色辉煌的匾额,从这里进去,便到了另一个社会的角落里了。
穿过一条不长不短的夹道,在那戏台底下閧出去,便是一块露天大空场,看戏的人们就立足在这里。戏不一定天天有唱的。于是各种不同的娱乐,利用了这空场子,便都活动起来,说书、相声、测字、卖艺、零食……无所不有。腰里仅带着少数的铜子,便可在那里吃喝玩乐一天,所以熙来攘往,十分热闹。
1942年火宫殿小吃铺面
火官殿的零食品中,油炸豆腐最负盛名。本来,油炸豆腐就是长沙的美味,而火宫殿的更要来得高明,一块黄松松的豆腐,炸得外焦里嫩,香美无比,不必说吃,只要远远的闻着那股味儿,就该使你垂涎三尺了。到那里去逛的人,谁不是人手一块呢。
横吞(馄饨)、米粉……也照样的受人欢迎,价钱很便宜,口味又鲜美,听完了“三国演义”后,哼着一段反二簧,便可在那里饱餐一顿,既不来手巾,也不要小账,吃喝之后,咂咂嘴儿,倒干脆得很。
王铁笔,三才眼的测字,满口江湖术语,吸引了不少的观众。三麻子的相声,唱着小寡妇上坟,形容得惟妙惟肖,小张正在讲《水浒传》,描写鲁智深醉打金刚,把一些听众,笑得前仰后合。
不要小看了这地方,去年老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还在这里讲演呢。徐先生本来是深入民间的,以他那滑稽的口吻,把国家大事说得很周详,抢去了不少说书的人的买卖。听众越来越多,徐先生讲了又讲,到了午餐的时候,大家公请了徐先生一顿,这充分表现了那一群的民众,并不是不关心国事的。
这里没有夜市,黄昏的时候,一切一切停息,只有那古庙的钟声,点缀着这静寂的夜。

原载1938年1月26日《观察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