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 脊椎管狭窄
腰部脊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粗度的缩短,压迫到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它是导致腰痛、腿痛等常见的腰椎病之一,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男性居多。在安静或者休息的时候常没有症状,但是在行走的时候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但是通常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方可好转。随着病程越来越重,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休息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有先天的,有继发的,也有因为外伤或肿瘤引起的,最为多见的原因还是退行性改变。
针灸对脊椎管狭窄的治疗还是比较不错的,可以选阳陵泉、阴谷、飞扬。针灸之前,可以先放松一下臀肌、阔筋膜张肌、腹肌,髂腰肌和内收肌,效果更理想持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是按揉拉伸搬动,是放松!
【阳陵泉】
【归经】:《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胆出于窍阴……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胆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五行属土[2][1][3]。阳为阴之对,外为阳,陵即丘陵,泉即水泉,膝外侧腓骨小头隆起如陵,穴在其下陷中,犹如水泉,故名阳陵泉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作用】:阳陵泉穴具有舒肝利胆、和解少阳、清热利湿、祛风散邪、舒筋活络、降逆止呕、缓急止痛、强健腰膝的功效。
【主治】:阳陵泉应用范围甚广,主治胆、肝、下肢等疾患,以及头痛肩痛腰痛,落枕,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舞蹈病,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半身不遂等。
阳陵泉系胆经之合穴,又是八会穴之筋会。有清泄肝胆、舒筋利节之功。《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故后人以本穴为治筋病之会穴,凡治筋病,先取本穴,后取他穴。
【刺灸】: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小腿屈曲45°,脚外展约15°,用0.35*100mm针灸针,穴位局部消毒后从阳陵泉向阴陵泉方向进针2一2.5寸,行平补平泻手法,针尖到达阴陵泉穴位皮下隆起时停止进针,不要刺破皮肤。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屈膝90°,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即是阳陵泉穴
【阴谷】
【归经】:《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者,强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阴谷是足少阴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阴为阳之对,内为阴,谷即山谷,此穴在膝内侧,局部凹陷如谷,故名阴谷。
【定位】:阴谷穴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作用】:阴谷穴理下焦、宁神志,具有益肾清热,调经利尿,理气止痛的功效。
【主治】:阴谷穴主治少腹,前阴,肝肾癫痫,情志,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疾患。
【刺灸】:直刺1~1.5寸,局部有麻胀感,可扩散至腘窝部,有时亦可向足跟扩散。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注意:阴谷穴不宜瘢痕灸。
微屈膝,在腘窝横纹内侧可触及两条筋,两筋之间凹陷处即是阴谷穴
【飞扬】
【归经】:《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飞扬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飞即飞翔,扬通阳,为阴之对,外为阳,此穴在小腿外侧,本经络脉从此处飞离而络入足少阴经,故名飞扬。
【定位】:先找到承山(俯卧,膝盖后面凹陷中央的腘横纹中点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即是承山穴),其下1横指再旁开1横指处即是飞扬穴。
【作用】:清热安神,舒筋活络。
【主治】:飞扬穴主治颈、腰、腿、踝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鼻衄,颈项强,腰腿痛,膝胫无力,月嵩肠酸痛,足痿,历节痛风,足趾不得屈伸,寒疟,血痔,癫狂,鼻塞,腰背痛,腿软无力,痔疾,颈项痛,腰膝疫痛,癫痫,脚气等。
《医宗金鉴》:主步履艰难。
【刺灸】:直刺1~1.5寸,局部有酸麻重胀感向下放散,配合晃臀动作,即可迅速缓解腰背痛症状。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飞扬穴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
【小贴士】
睡床要软硬适中;避免腰部受到风、寒侵袭;避免腰部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