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造车周鸿祎万字演讲全文:做硬件坚决不能搞免费

5月11日,360集团智能汽车战略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宣布,360集团战略投资哪吒汽车,完成全部投资后,将成为哪吒汽车第二大股东,360将持续为哪吒汽车提供互联网赋能,开启共同为人民造车之路。

360也成为继华为、百度、小米之后的又一家投身于造车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活动现场,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个人演讲中,周鸿祎从头开始谈起他为何会投身于互联网造车的漫漫长河中,其中也不乏他对造手机那段失败经历的个人感慨。

车云整理了周鸿祎的演讲全文,由于篇幅较长,我们只截取了其中较为有用的实录。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应该造车?

我先讲第一个故事,我觉得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最开始我也是冷眼旁观了很久。但是,我最近经过研究,我发现造车这件事儿,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实现变革的机会。我为什么这么觉得呢?

当我对车开始关注的时候,我走访了几十家车企,包括走访公司,看他们的车,假装是消费者去他们的专卖店,我还走访了很多车间,我突然发现一个事实,中国现在很多包括造车新势力的车间,机器人的使用度已经超过了80%,甚至是90%,自动化程度很多达到了95%以上,在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空间里面,你基本上看不到几个工人。中国的汽车工业代表了中国的先进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学习,应该说现在在制造业的先进水平上,我觉得国产车和合资车已经在伯仲之间了。

这一次我去上海车展,我自己比喻,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我这个土老帽看见车要一定要拉开,进去坐一会儿,在后排坐一会儿,在前排坐一会。然后我就惊奇地发现,我们国产车现在做的也非常的用心。其实我觉得我们国家在车的制造能力上,应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但是,再往下有两个巨大的机会,就是这个新能源车。你会发现,因为有了电池技术,有了电动机的技术,使得以前跟美、日、韩、德系的差距一下子就被消掉。换句话说,中国的汽车产业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或者叫变动超车。

那么再往下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最后的方向一定是软件定义汽车。可能以后买车,马力会变成算力,发动机这种核心要变成各种各样的域控制器,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实际上说白了就是我们程序员最熟悉的软件或芯片会变成主力。未来的车,它的体验是否足够好,已经不完全再取决于这个车本身的技术,而是取决于云计算、物联网、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包括边缘计算、芯片技术。也就是说,软件技术在中间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那如果按这个观点再去看,那我们看一下欧洲和日本等原来汽车是它们的强项的国家,那实际上他们在互联网方面相对来讲,比中国的互联网的实践要差得很远。

在过去的20年里面,我们形象的称为“互联网的上半场”。中国这么多互联网公司,利用我们的人口红利,利用我们用户的规模,我们的核心技术从没有到逐渐掌握,特别在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其实做了大量的工作,那今天的中国应该算是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在老百姓的生活的数字化方面,是遥遥领先的。

所以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互联网公司能把我们在互联网领域面向欧洲、面向日韩的这种互联网的优势,和我们的汽车工业,和我们的先进制造业,如果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合,你就会觉得整个智能汽车领域,不仅仅是中国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甚至我有一个预言,就是说有可能我们中国这个产业,就像今天手机产业在国际上攻城略地,先有华为,后有小米,像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手机输出的最大的国家,那我觉得在未来,中国有没有可能在汽车这个原来传统欧美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变成中国人颠覆的一个机会。

可能特斯拉是很牛,但是美国只有一个,而中国有一堆互联网公司,中国还有像华为这样的。中国的智能汽车产业,不仅仅是传统造车的这些大厂,还要包括中国的IT公司,做软件的公司,做人工智能、做大数据、做芯片的公司,也包括我们这些做互联网、做安全的公司。如果你从一个产业的高度来看,那中国有可能在这个产业,是有可能形成一个对全世界整个未来汽车工业的一个全面的颠覆。

也就是说我为什么要造车呢?

我觉得还是要看大局,这里面可能是中国正在面临一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机会,因为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要么没赶上,要么就落伍,要么就是给了一个小尾巴。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数字化,而数字化听着很虚,实际上很具体,有很多场景。比如说产业互联网,在各个产业利用数字化,利用Iot,利用互联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来实现转型升级。数字化是互联网的价值。

产业互联网这个场景还是太大,我们如果再往下细分,就是工业互联网——传统的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化,这里面再细分一下,在工业互联网里,造车是制造业的一个皇冠上的明珠,那造车这个领域,它的数字化,也就是智能汽车,那可能更是数字化的一个先锋,所以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互联网的下半场,一个非常非常重要,我觉得不能错失的一个领域。

造车新势力有三小龙,蔚来、理想、小鹏,你会发现这三个公司都有一个共性,这三个创始人都是曾经互联网的产品经理,都曾经是互联网的创业者,当然他们大量借助了传统车企的人才,借助了传统车企的合作能力。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快的发展,我觉得因为他们都是互联网造车。所以我是觉得互联网造车既是互联网行业下半场的一个主旋律,也可能是未来智能网联车行业的必然的一个模式和一个必然的方向。

也有人问我,就觉得你们互联网干什么都是一窝蜂——短视频一窝蜂,直播一窝蜂,现在又是一窝蜂地造车。我倒是觉得今天互联网造车的公司不是多了,而是太少,我觉得今天中国互联网经过上半场、20年的发展,很多互联网公司在这些数字化技术方面已经实现了很多的积累。

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最重要的机会,是产业服务。我倒觉得互联网公司做这个社区团购服务,让大家买菜更方便也无可厚非,但是互联网公司的眼里应该能看到一些更大的星辰大海,我们要看到汽车工业将被数字工业所改造,在跟数字工业基因重组,再产生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品体验。

我觉得包括360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是不是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不要错过这个变革的机会,把自己在互联网过去20年积累的技术、积累的用户思维、用户的运营方法,和汽车的数字化深入的结合。所以我觉得说如果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来参与造车,个人觉得对国家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们国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绝对是一个大好。

但也有人说问一个问题,说这么做后面是泡沫呀,会不会形成浪费呀。

其实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市场经济,我们大家都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就是说一窝蜂冲进来没关系,最后市场、老百姓会用脚的投票,最后会有市场的胜出者,但是我不觉失败者就是失败者,就是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公司前赴后继,可能通过探索,有了公司证明了此路不通,有了公司可能给行业跑了第一棒。

但是我们不能讲他们所有的付出都是白费,你吃了七个馒头,你不能老是天天研究第七个馒头是如何吃饱的,你应该想想,其实很多公司扮演了前面六个馒头的一个角色,所以我想起互联网刚起来,当年2000年,20年前我做一个年轻的创业者入行的时候,当时美国的互联网普及度很高,后来又跌到谷底,当时新浪和搜狐他们上市的时候流血上市,股价长期在一美元以下,都是垃圾股价,当时对互联网的质疑非常多,当时也被称为叫互联网泡沫,但事实证明,正因为有了这个泡沫,有了什么好处呢?

喝啤酒的人都知道,啤酒全是泡沫可能也不行,但是没有泡沫的啤酒也不太好,有了泡沫,就有了市场的巨大的需求和冲动,我们有更多的聪明的人才纷纷跳进,我们有更多的资金纷纷涌入进来,我们有更多的公司参与进来,使得这个行业就可以被快速的推动。

所以说如果当初没有互联网的这个泡沫,那么可能也没有中国互联网今天这20年迅猛的发展,那走到今天20年,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包括我们的老百姓的生活,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更多的都架构在互联网之上,所以在去年面对疫情的时候,我们的这种线上的生活方式,使得帮助我们的老百姓和社会更容易地来应对的就是疫情的挑战。所以我是觉得,那如果今天我们要感谢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这种先进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那我们其实还是要感谢2000年,99年的时候的互联网。

所以这次你说前面我们看到的企业家有几百家,有很多已经叫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未来我觉得还会有更多的像360这样的公司冲进来,但是呢现在冲进来最后也未必能抢到,但是只要大家把自己在互联网上积累的技术、积累的人才,投入到这个行业里,这个行业最后某家公司成不成功,我认为也许那是运气。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智能汽车行业可能因此能够获得比国外同行更加速的发展、更快的这种变革,可能最后一定是中国的公司,就有些公司能够成功,最后能够在这个市场里,我们能够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从我这个角度来看呢,我觉得今天互联网企业入局造车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就觉得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结合才代表的,是互联网下半场。

前两天黄宏生出来,我没想到黄老65岁了还那么激动,我很受感染,我前一阵儿去长沙的时候,我拜访了三一重工的梁总,梁总就告诉我说他本来准备退休的,他又不准备退休了,准备再干十年。我问他为什么,因为他跟我讲大数据,讲微服务,讲云计算,他觉得他做了一辈子中重型机械,做了挖掘机,他突然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利用5g终端的技术,把他的挖掘机都联网,要把他的挖掘机将来都变成服务啊,把它整个的从3万蓝领工人要变成3万个软件工程师,他觉得这就是他干了一辈子工业,他碰上这个工业4.0,第四次工业化革命,他觉得非常非常让人激动。所以我就有时候在想说,听了这些老前辈,这些老大哥,他们都觉得这种机会这么激动,我想一想,我比雷军还年轻一岁,所以我觉得应该向他们学习,只要人活着,就要不停的折腾,就要不断地到能够到改变世界的这样的一个事情里,去冲一下浪。

第二段呢,我就想讲一讲我看了这个行业以后的一点点感悟,因为我去问了几十家车厂,我都在问一个问题。就是你到底为什么造车,或者你想要造什么样的车,回答五花八门,有很多人跟我讲,未来车就是一个家,反正有自动驾驶,恨不得里面方向盘都不安,进去之后里面安排了几张床,往那儿一躺,不断的打广告,然后恨不得就在里面放视频,玩游戏,听起来就把车做成一个手机。不是手机inside,而是把人给塞到手机里去,我个人觉得不是很认同。

因为我写过一本书叫《颠覆》,我最推崇的创新也是颠覆式创新,那我就想看一下说在智能车这个领域有没有这种颠覆式创新的机会,那我就向大家推荐过颠覆式创新的经典教材叫《创新者的窘境》,还有一本书叫《创新者的解决方案》,其实国外的这种商学院的这个教材,对颠覆式创新的定义非常简单,一种是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这种颠覆式的技术创新,但是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创新,一个是让用户体验变得更简单,就是让你过去做起来很费力的一件事儿,突然变得很容易;还有一个商业模式的颠覆创新是什么?是你过去要花很多钱或者很贵的价格才能做到的事儿,现在可以变得很便宜,当然也不一定免费。

顺道说一下这个我原来在没有接触硬件之前,我还写了一本书叫《互联网方法论》,那过了已经过了应该有7~8年了。回头看一看,里面一半儿的结论还是对的,就是如何用互联网的这种用户至上、产品为王、极致体验这些思路来做。但有一个观点,关于免费的观点是不对的,就是做硬件坚决不能搞免费。当然有人非常忠实地落实了我的这个理念,就贾跃亭同志到美国今天也没有回来。所以我刚才讲的商业模式,这种极致的颠覆不一定是免费,但是它可能是让原来很贵、你要花几十万的东西,可能今天花很便宜的价格可能就能体会到。所以我是觉得汽车里面最大的机会就是通过科技的力量、产品的力量,能不能带来价格的平权,带来用户体验的平权,简单说就是科技平权。

这两天,世界曾经的首富在闹离婚,比尔盖茨,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怎么知道他,你们好多都不认识。但在我少年的时候,那可是我们心目中的偶像。当年比尔盖茨有一个梦想,叫“信息在你指尖”,他的理想就是说每家每户都有一台电脑,他实现了他的理想。在他小的时候,用电脑是一个很高科技的活,要到一个单位的大型机房,需要换上白大褂,要换上鞋,进入到有静电保护的机房,只能远距离地通过一个终端才能接触电脑,但今天电脑已经变成每天都在用,甚至手机颠覆了电脑,今天任何一个老百姓,甚至路边的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低收入阶层,他也能拿出一个500块钱的智能电话。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当年的比尔盖茨,还是今天的智能电话,表面上看起来是技术的进度,其实他最牛掰,就是通过技术的进步,他们让普通人、让任何人、让每一个人都获得了更好的体验,都获得了科技的成果。而让科技的成果不再是少数人的玩物,或者是有钱,非常有实力人的专属,所以这就是我理解的科技平权。

所以我认为,一个行业真正的机会我觉得就在于科技的平权和体验的平权,那么如果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行业,你才真正有颠覆的机会。

360为什么要造车?

那下面呢我们讲一下360要参与造车,我们有什么优势,我们有什么弱势?我们360是一个以安全为主的公司,安全可能从原来的免费安全,到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为国家、政府、军队,然后还有各个城市,还有很多大型国企,很多企业在提供网络安全方案。360在安全方面,应该说有很多积累,特别在物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360希望把自己的安全能力能跟所有的车企能够做深度的合作。

但是,后来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发现如果我们不能深度的介入到一个造车的过程中,我们对车的安全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我们可能能帮助一个车企发现一些漏洞,我们可能能帮助一些车企,做一个模拟的攻击测试,发现一些问题,但是如何在车里面,从车到端、到管道、到边缘再到云端,如何让到整个车企,包括车企和它的上下游供应链,如何让能建立一个更好的一套安全的终极解决方案。

我们觉得说,我们也希望这次通过跟哪吒汽车的合作,把我们的安全能力全部输送给哪吒,因为我们是哪吒的股东,大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合作,是合作造车的关系,那是我们来参与造车,在这个造车的过程中,我们会以哪吒作为样板,我们会把我们安全的能力在哪吒这个车厂,在哪吒各个车型上得到验证,得到深入的体现,然后我们也会把质量安全的技术,一视同仁地输出给其它的网联车的厂商,这对我们来讲我觉得也是符合360整个大安全的理念,就是我们不仅要解决电脑安全、手机的安全,其实我们今天已经在解决国家的安全,城市的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我们更要解决未来智能网联车的安全,无论是车厂的安全,还是车主的安全。

无论是大时代,大趋势,还有我们看到了颠覆性的机会,还有360的安全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方面的这种积累。但是从我个人来讲呢,做车对我个人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因为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两个角色。我是首先是个软件工程师,然后我是一个产品经理,所以在里面有很多熟悉我的记者,很多年来都来采访我,大家都会问我一个问题,就说老周为什么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一直在折腾啊,到底什么动力,虽然这东西也不能算是很成功嘛,但是肯定至少财富自由,衣食无忧了,现在为什么不每天去打高尔夫呢,或者去做投资导师,给研究生讲讲课。

其实我在很年轻的时候我我就有一个,我的梦想从来没有变过,从18岁的时候到我48岁到58岁都没有改变,我一直认为我在我的成就感,在我的价值观评价体系里边,我一直觉得最牛逼的人就是能够不断地做出新的产业,然后做出这个产品就能有很多人用,然后能够通过一个产品来影响别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继而能够影响到这个世界,我觉得一个人最大的成就就是这么做。所以你可以看到,在软件时代,我写过软件,在web时代,我做过网站,在app时代,我也做过app或应用市场,然后在Iot物联网时代,我做过扫地机器人,做过车载行车记录仪,做过路由器,这里边儿有些产品做得成功,也有些产品因为各种原因做的不成功,但是我觉得我一直在不断的努力,所以今天有了这样一个巨大的制造业转数字化的转型升级的机会。

我是觉得汽车它是我所有见过产品里最复杂的,要比手机复杂100倍,手机今天慢慢的大家熟了,手机就变成了几个品牌。你到车展上去看,每个品牌的汽车都有多个车型,每个车型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版本,每个车从外观、从颜色、从造型、从内饰,更不要说里边将来还有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娱乐系统,非常五花八门,而车是一个完全个性化的工艺。

按照很多人的说法,车未来既是一个巨大的智能终端,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外面的一个家,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在里面待了一两个小时的一个空间,所以如何把一个智能汽车的体验做好,特别不光是能做好,那是做及格,像刚才我说的体验平权一样,能做到超越同价格的同行,是不是能超越比我更贵的传统汽车的体验,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巨大的挑战。所以这是为什么我个人很愿意花一些时间和张勇他们一起变成一个造智能车的一个产品经理。

而我这么多年做产品的一些成功的经验,还有一些失败的教训,还有互联网的这种思维,互联网用户的运营的这些想法,能够和传统造车的产品经理能够进行融合。看看是不是说在我的手里也能做出一个让大家愿意花钱去买。这不是一项免费的产品,免费的产品让大家来用是比较容易的,那让大家花10万块钱,花几十万块钱去买,真金白银掏出一个车,这个挑战,对所有互联网产品经理都像珠穆朗玛峰一样,都值得去攀登一次,有的人会登顶,有的人不会,但是再难也得去尝试一次。

所以我有一个预言,就说我们这个互联网行业一直是重视产品为王,所以互联网里最牛逼的不一定是CEO,或者最牛逼的CEO肯定都懂产品,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出了很多牛逼的产品经理、运营专家。我认为未来最伟大的产品经理一定是出在智能汽车这个行业。

有一天我跟雷军我们俩聊了聊这个造车,雷军的本质也是一个产品经理。雷军说了一句话,相当于是鼓励我来干这件事,我也是向雷军同学学习。

雷军说造车这个事儿呢,说复杂很复杂,里面的元器件数目很多,涉及的供应链很多,什么都不一样。但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你把它看成一个产品,因为我们做互联网产品的思路,现在能够做出一个相对在某个价位上最好的产品,所以当时我就恍然大悟。

我觉得其实做什么产品可能都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但理念都一样,所以我来投身造车,哪吒说要请我做他们的联席董事长,我觉得董事长或者副董事长倒不重要,我倒愿意来做联席产品经理,或者做首席的产品体验官,因为好的产品经理一定是能够去倾听用户的声音,能够去收集用户的想法,从用户出发,能够把体验做好。

我个人觉得我离退休可能还有点远,因为我今年刚过50岁。我觉得要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不管最后我做的产品怎么样,至少我努力的去跟张勇他们的产品团队一起合作,看看在智能汽车这个领域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些新的灵感,做出一款好的产品。

但是呢,我们造车很容易被理解成是PPT造车。我先重申一下,我不是PPT造车,就是说我自己不能造,经过手机的失败之后,我就深刻的领悟到,做硬件还是先把硬件弄好。有了一个好的硬件基础,我们互联网的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用户体验都会发挥作用。所以硬件是好的身体,软件是灵魂,没有灵魂的肉体是行尸走肉,但是你连个好身体都没有,光长个大脑袋,光有一个灵魂,你跑也跑不动,你也没有用。所以我也劝很多互联网的兄弟们要造车,一定不要那么贪心,不一定你来主导,一定要学会怎么合作,这是我的观点。

如果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自己要造车,那我觉得绝对是泡沫经济,这绝对是泡沫,一定很早有人破碎。但如果都能像360这样,选择传统的车企的团队来进行合作,来进行转基因,来进行基因的重组,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我觉得是有可能成功的,所以这次我的定位非常的明确,我不当老大,我也不是大哥,我也不是造车的爸爸,我们非常谦虚地来学习,在一个已经有很好的传统造车的基础之上,我们如何来把智能驾驶、互联网安全,来把智能座舱这些跟我们互联网产品相关的事情做好。

所以我看得很清楚,就是我们只具备中间一块儿的能力,我们不具备全部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是要找人合伙造车。你看华为的能力那么强,投了1万人来做智能和自动驾驶这个领域,但是他依然没有自己造车,还是选择了和北汽等一些其他传统的生产商合作,这也是吻合我们今天说的这个理念,就是基于基因重组。所以我再强调一下,我们选择合作造车,而不是自己造车,就是为了把互联网和传统汽车制造的DNA重组,结合新的转基因,所以我们造的车是一个转基因的车,赋能我们的合作伙伴,合力打造全新的新能源智能车。

360要造什么样的车?

所以互联网造车呢,我想讲一句,不是互联网独立造车,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指导,用互联网的理念来赋能,用互联网的技术来帮助传统造车。所以前面说的这个像小鹏、理想和蔚来这三家虽然也是互联网造车,可是我也研究了他们的团队,他们的合作伙伴里面有大量的传统造车的。

我们选择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大浪淘沙。新造车的公司曾经多达三百多家,我一定首先选择创业公司、创业团队,因为我觉得传统车厂都很有实力,他们不一定需要我们帮助,或者我的帮助对他们没有那么大。我优先选择创业公司,因为创业者是没有退路,创业者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只有创业公司才最有颠覆性,因为很多时候在面临颠覆的行业的时候,很多传统行业的大佬,不是他们能力不足,是他们不愿意引刀自宫,就是当你免费杀毒的时候,那些传统的杀毒行业他不是不知道怎么做,是他不舍得。

360自己,我认为也不是大公司,我还是更喜欢创业者,我觉得我们创业者心贴得更近,更容易聊得来,有共同语言。

我们选择的目标不高,因为这个赛道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标准就说年度销量超过1万台。年销超过1万台的公司,有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哪吒、零跑。

确实是经过了一个筛选的过程,前面四家已经名花有主了,人家都已经融过资了,或者已经上市了。所以我选择哪吒,因为哪吒的理念、团队都跟我们非常贴。还有一个,哪吒是闷声发大财的典型代表,虽然在宣传传播上做的让主流媒体对他都不了解,但是他悄悄地做到一个巨大的销量,第4万台量产车已经下线了。

如果按照这个产量,按照这个销量,实际上已经在国内造车新势力里面,我认为仅次于蔚来、理想和小鹏,算是第一阵营。而且新公司也做了有小五年了,这几年经过了残酷的考验和洗礼,完成了核心用户的积累,应该说初步站稳了脚跟,而且他已经满足了我前面说的,他造了一辆不错的车,造了一辆不错的电车,那么他所缺少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或者说互联网基因、互联网思维这一块儿,包括整个车载的安全,都会由360来提供。

这两天还有人写文章损我,说我这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今天我就用这句话回应,叫“我命由我不由天”,虽然我50岁了,但我愿意和哪吒团队一起,360团队和哪吒团队一起,我和张勇一起,我们俩做一个产品经理,我们来试一下,能不能在汽车工业整个大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这个大浪潮里,一起造出一个用户欢迎的产品。

所以将来可以把这句话刻在我们的车上,叫“我命由我不由天”。

最后我再强调几点,第一,我们是联合造车,所以这是给看衰我的人给他一个耳光的回应,我要自己造车,不用你们说,我今天就不造。但是因为有了张勇这样一个团队,有了10万辆的底气,有了这几年张勇团队的创业的经历,而且有了这个车的定位呢,我是非常非常有信心的,所以我们在这次战略投资呢,我们要成为哪吒的第二大股东,正式开启和哪吒的联合造车。

我们要在资本上帮助哪吒,获得融资,我们也要帮助哪吒将来很快实现和资本市场的对接,来弥补原来融资能力弱的这个缺点。

我从来不觉得造车这件事是一个两三年就能决胜负的东西,我也从来不认为两三年这事儿就能看出一个结果。未来一定是个5~10年长期的投入和长期赛道,所以我们参与进去不仅仅是投钱,我们会投人,我们会投技术,我们会投产品,我们会投用户资源。360好歹还有那么多互联网用户和IT硬件的用户。所以我们对哪吒是一个长期支持的承诺。

第二,我们用户至上,我们如何把体验做到极致,如何让用户能感知到我们所有的功能。过去通过4s店卖车,实际上是to B,因为4s店把客户隔离了,你并不知道客户真实的感受,这是传统造车我认为最大的问题。

那么我们要帮助哪吒。从今年起,我们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to C的企业,我们要直接连接用户。过去企业卖车是把一个车卖给用户,生意就算结束了。今天把车卖给用户,这个车是跟我们联网的,跟用户的连接才真正的建立起来,我们给用户才会不断地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说我们未来很多增值的服务,很多售后的服务,甚至很多商城的服务。所以这一点呢,我觉得很多公司成或败,并不在于缺某一个具体的技术,今天云计算的技术、大数据的技术都已经普及化了。

所以最后,技术、芯片都能采购到的情况下,都能提升的情况下,最后谁能胜出,我就认为谁真正的能够把用户放在心里,谁真正的以用户至上,为用户造车,造好车,最后能把用户的体验点,能够真正做好。

所以我觉得哪吒从今天以后不再缺的就是,哪吒也要变成互联网造车公司。我认为这也是蔚来、理想、小鹏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很关键的一点。最重要的,我认为他们跟传统车企最大的不一样是他们对整个用户的理解、客户的思维、对产品的把握,还有对体验的重视。

最后一页我想来总结,我的一个理念是为人民造车。如果我们能把价格做到10万块钱上下,再让车的无论是驾驶的体验、空间的体验、智能座舱的体验,自动驾驶的体验,包括售后服务的体验,都能和三四十万、四五十万这些常见的同行的车能做到一种体验,类似的服务,那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就不会把我们的车看成是第二辆车。

我们跟哪吒讨论了半天,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应该给中国很多还没有买第一辆车的家庭、普通人,甚至低收入的人群,我们应该推崇这个科技平权的概念,就是说他们也有权利花点儿钱来享受智能汽车革命带来的这种红利,带来的这种溢价,或者带来的这种实惠。

所以我提了一个口号,原来360做免费杀毒,我们办公室挂了一个标牌叫“为人民服务”,那今天我和哪吒合作造车,我的理念就是说,我们继续奉行互联网的用户至上、极致体验、产品为王的思路,然后为人民造车。

(本文由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