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秘笈:脐诊及脐针疗法操作方法
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在中医领域,总有些很不可思议的治疗手段,如:放血疗法(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有一种治疗方法,让人听起来不靠谱,但的确疗效显著,那就是脐针疗法。
—1—
一个从不相信中医的人到认可中医
2016年初,我的叔叔,右侧腰部慢性钝痛反复发作,已经3年了。查X线和CT ,腰椎有轻度骨质增生。西医诊断为慢性腰肌劳损。辗转了几家大的西医院,但效果并不好。
叔叔就来拜托我找个大主任好好看看病,因为叔叔不相信中医,刚开始我也是给他挂了个专家门诊,但是结果跟前面一样。所以我耍了个小心眼,让我一位中医老师跟他聊了会,然后叔叔竟然乖乖地配合老师进行脐针治疗。(我跟他宣教了那么久都没有用!
老师告诉我:在脐诊时发现脐部8点处上方有一小结节,形同米粒,与皮肤同色,质硬, 压痛明显, 活动度差。让叔叔自己按压小结节, 每日数次。结果两周后, 腰痛随之消失,到现在都未复发。
—2—
脐部真的不能针?
《黄帝内经》早有记载,“脐只灸不针”也有多年历史。历代针家谆谆教导,绝非无稽之谈,肯定是有先人在针刺神阙穴曾出现意外,故告诫后人, 以免重蹈覆辙。
笔者认为, 针刺神阙可因脐的特殊解剖关系,如果进针直刺过深, 最易损伤小肠, 引起肠液外漏,造成化学性腹膜炎, 继而形成细菌性腹膜炎、败血症等, 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 这无疑是病人致死的原因。所以,当我们合理地掌握无菌操作及注意事项,脐针是可以很好地为我们所用的。
—3—
让我们看看脐针急救的案例
案例:1岁女孩突发昏迷,施“脐针”转危为安
事情发生在9月21日上午9时许,郑州至温州的K1240/37次列车驶出缙云站,开往丽水。11号车厢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同行,女儿突发抽搐昏迷,年轻的妈妈吓得不知所措。
面对突发状况,前往温州参加培训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治疗师徐伟和同期学员焦作温县中医院医生邵志刚马上问了下情况,得知患儿头天晚上吃了肉和不少凉食,夜里又发了高烧,徐伟和邵志刚判断患儿是积食引发高烧惊厥。
徐伟拿出随身携带的“脐针”,消毒之后,找准患儿脐部周围穴位,扎了3针。几分钟后,患儿意识慢慢恢复。“脐针”留置约10分钟后,患儿的烧也退了。
—4—
命名及定义
为了便于学习,我们暂且将脐的几个部位进行命名。脐中央朝外凸出的瘢痕状组织称为脐蕊,脐孔的周缘壁称为脐壁,脐壁与脐蕊相连的皮肤凹陷称为脐谷。这三个地方都是脐针疗法的进针区, 而以脐壁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常见。
【操作方法】
▌压痛点定位进针法
约有20 %的患者可以在脐壁(脐孔的周缘壁)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 压痛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压痛点, 一针即可见效。压痛点则是根据洛书定位, 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在相应的脐壁上寻找压痛点,然后用针灸针以脐蕊(脐中央朝外突出的瘢痕状组织)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刺入压痛点。留针数分钟, 进针深度为0.5 ~ 1.0 寸。
▌按压皮下结节法
有许多慢性病患者可在脐壁上找到皮下结节, 颜色与皮肤相同, 结节硬, 一般活动度差, 大小如同小米粒。当发现结节后,只需要用手按压, 让患者感到疼痛即可。每日数次,数周后结节消失,疾病随之治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
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 未找到结节者) 可按脐八卦全息,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 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八卦是易经的主体部分, 历代医家不少人用八卦原理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等现象, 创立了独特的治疗疾病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所谓'易肇医之端, 医蕴易之秘'。八卦又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两种,而笔者所用的脐八卦全息则是采用后天八卦。
▌五行生克制化进针法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的八纲辨证,辨别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利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土居中归属脾胃;若针向上斜刺则主治心脏和眼睛疾病;针向下斜刺则主治肾和膀胱病症;针向右斜刺则主治肺病症;依此类推。
▌脐地支进针法
此法多用于临床上有明显时辰规律的慢性病,范围涉及到各科, 只要有固定的发作时间, 并有明显时间规律,无论是什么病,均可应用此法,而且疗效不错。首先我们把肚脐(神阙)看作一个地支图,然后根据地支相应的时间, 寻找与疾病发作时或加剧时相同的时间,并在脐壁上进行定位。
比如五更泻, 我们可以在丑时(1 -3 时)相应的脐壁上(时钟的7 点处)进行针刺,疗效很好。除了在时间医学上相应外,五更泻又为脾胃之病,丑时为土,刺之疗效确切。
再如有明显发作时间规律的神经性头痛, 只要我们找到这个时间规律, 按脐地支在相应的脐壁上针刺即可。
▌脐洛书全息进针法
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 然后进针。
▌治疗顺序:
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的定位进针首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进针。比如,支气管炎伴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我们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不错的疗效。有些疾病已非常明确,我们可根据该病的全息定位,直接予以治疗。比如肝炎或胆囊炎,可取其对应的震位或巽位进针。
▌手法原则:
“进针必有方向,下针须含补泻”。因为脐针治疗并非传统针刺学的定点治疗(多直刺),而是定位治疗(以脐蕊为中心,呈放射性地向外斜刺或横刺),在脐针的进针中带有明显的方位性,而这个方位的选择应该是脐针疗法的灵魂。有了方位,也就有了补泻。根据病情,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然,临床上也采用手法补泻。
▌注意事项
脐针疗法的适应证比较广泛,可应用于治疗多种急慢性病症,但对一些危急病症如大出血、休克、脑卒中、惊厥等病症不作为首选疗法。本针法的针感较强, 故对儿童不适用,对妊娠妇女, 可能导致流产。
在针刺过程中, 要严格消毒, 防止感染;针刺深度一般在0.1 ~ 1 寸, 过深则易伤及小肠。刺激强度:在一般治疗中不主张强刺激, 因为脐部特别敏感, 只要进针了就起到效果。但对于急性疼痛性疾病, 可采用间断性强刺激。
▌留针时间:进针后一般留针20~ 60 分钟。急性病留针时间短, 慢性病留针时间长, 疼痛性疾病一般痛止即拔, 不留针。
饭后1 小时后进行治疗。脐部术前常规皮肤消毒, 特别对脐孔较深、污垢较多的患者, 可用松节油去除污垢, 然后再常规消毒。冬季注意保暖。
▌副作用: 只要操作得当, 一般没有副作用。从针刺理论上讲, 病人可能出现晕针、滞针, 但笔者至今未遇到1 例。如采用强刺激可引起头晕、腹痛、恶心,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呕吐。
脐诊
“人之寿夭,相脐可知,疾之深浅,按脐可察。”脐初看似乎都差不了多少,其实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具有人体最完整的健康信息。看脐部知健康,学会脐诊不亦悦乎。
一、了解先天看脐眼大小
正常的脐孔直径是0.8-37.5px。如果超过50px称为大脐孔;而小于12.5px则为小脐孔。
脐孔的大小取决于胎儿与母体连接带的粗细,一般脐带越粗,脐孔越大,子体先天足,身体强壮;反之脐孔越小,身体羸弱。
人的脐孔大小,基本就可判定他的先天禀赋及身体素质。
二、了解后天看脐孔形状
圆形:脐圆而下半部丰厚向上提示血压正常,内脏健康,肾功能强,元阳充沛,精神饱满,为男性最佳脐形。
椭圆形:呈满月型,丰盈而充实,下腹有弹性,提示身心健康,卵巢功能良好,为女性最佳脐形。
凸形:多见于婴幼儿,或见于极少运动者,内脏张力减弱,内脏器官下垂。
外凸:较多的人,多有严重水肿、卵巢囊肿,也是喘胀的险候,预示肺、肾之气将绝。
凹形:脐陷于腹,是脾、肾大虚之凶兆,多见于久泻,元气将脱或暴吐之后。脐突然下陷为正虚邪闭之凶兆,病情险恶,预后不佳。
三、脐孔的深浅
取决于皮下脂肪的多少,皮下脂肪越厚则脐越深,说明营养状况好,脂肪越薄则脐孔越浅,营养较少。但如脐孔过深则提示营养过剩,应考虑脂肪肝、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粘度、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已见的或潜在的病变。
脐孔浅小:有此形者,不论男女相对都身体较弱,内分泌功能低下,经常感到全身乏力,此为先天不足,后天阳虚。提示精神神经系统脆弱,易诱发精神障碍。
闭合形:脐眼与脐孔密闭,形成闭合性空腔,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原因是皮下脂肪松驰,提示卵巢功能减弱。
四、脐的移位
脐位上移:脐向上延长成三角形,提示肺、胃之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现象,或胃、胆囊、胰腺有病,或腹内有较大肿瘤,因瘤体位置牵拉引起上移。
脐周轮廓:脐周轮廓分明,边缘坚牢,刚盈,状如烟锅头,为肾气实,其人即使遇有大病
脐位下移:多为肾虚,中气不足,提示内脏下垂、子宫脱出及脱肛等。
脐位右移:多为阳气虚,可见于高血压、左侧肢体瘫痪。提示易患肝炎,十二指肠溃疡;
脐位左移:多见血虚,见于各种贫血,寄生虫病及右侧瘫痪。也提示胃肠功能不佳,肠粘连,便秘等。
五、脐的色泽
脐部色泽变化提示内脏机体的变化。色泽又分全脐色和局部色两种:全脐色较易判定,而局部色则需脐八卦全息来判定相应的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
色白:提示阳虚机体功能低下,全脐白多反应肺气虚,心阳不足,血虚。
色赤:粉红为常色,深红似黑,为妇女怀孕的外征。
鲜红提示毒热内蕴。全脐色赤多反应心火炽旺(此非常火,为浮阳虚火上炎,根源是元阳虚惫,无力激活太极本能,调节失控所致)或心火下移小肠,热积腹中,毒溢于脐,可见口渴、便秘、心烦等症状,局部赤为相应脏腑的急性炎症。
色黑:预示病症凶险,全脐黑色为暴病将卒的恶兆和久病生机将绝之征候,常与呼吸急促,神识昏迷等危急并存。
脐周出现对称性黑色素沉着,并有角质性增生,应注意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胃癌。
色黄:提示湿热之邪蕴藏或过食肥甘所致。可见痞满纳呆,大便不爽,可有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压等症状。
色青:内有寒积,水饮或风寒内伏,局部青,提示相应脏腑功能欠佳或见痛症。
色紫:为内有瘀积之色,也可见腹内或盆腔内肿瘤,常伴有脐部瘀斑。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
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看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
傴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杨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
即时苏醒免灾危。鼻流清涕名鼻渊,先补后泻疾可痊,
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头风呕吐眼昏花,
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
后针风府即时安。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
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偏正头风有两般,
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歪左泻右依师正,
歪右泻左莫令斜。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
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耳聋气闭痛难言,
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下生瘰癧,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
宜从听会用针行。偶尔失音言語难,哑门一穴两筋间,
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眉间疼痛苦难当,
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
太阳出血自然消。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
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心血炎上两眼红,
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痠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
腰间诸疾任君攻。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
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环跳能治腿股风,
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
步履悠然渐自安。髖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
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寒湿脚气不可熬,
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顿时立见消。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
神医妙诀起疲癃。脚背疼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
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辩明。行步艰难疾转加,
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拿。
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
红肿全消见异功。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
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急疼两臂气攻胸,
肩井分明穴可攻,此穴原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
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五樞亦治腰间痛,
得穴方知疾顿轻。两肘拘孪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
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肩端红肿痛难当,
寒湿相争气血狂,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
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头面纵有诸般症,
一针合谷效通神。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
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腹中疼痛亦难当,
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
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
热泻寒补病俱痊。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
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痔漏之疾亦可憎,
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
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
口生津液病俱消。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
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中风之症症非轻,
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
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着艾,
金针用后自平和。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
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牙疼阵阵苦相煎,
穴在二閒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
乳蛾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
即时安稳免灾危。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
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癧灸皆安。寒痰咳嗽更兼风,
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
转手骨开得穴真。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
若将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风眩目烂最堪怜,
淚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
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
应时神效气能调。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
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忽然咳嗽腰背疼,
身柱由来灸便轻,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
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命门若得金针助,
肾俞艾灸起□□。九般痔疾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
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伤风不解嗽频频,
久不医时劳便成,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
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斯穴禁针多着艾,
二十一壮亦无妨。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
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胆寒由是怕惊心,
遗精白浊实难禁,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
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更把三里频泻动,
还光益血自无差。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
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无汗伤寒泻复溜,
汗多宜将合谷收,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
方知妙穴有神功。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
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七般疝气取大敦,
穴法由来指侧间,肾气冲心何所治,关元带脉莫等闲。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须向丰隆泻,
气喘丹田亦可施。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
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劳宫穴在掌中寻,
满手生疮痛不禁,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
膻中着艾便安康。鸠尾独治五般癇,此穴须当仔细观,
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气喘急急不可眠,
何当日夜苦忧煎,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安然。
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
此法亲传始得真。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
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赤白妇人带下难,
只因虚败不能安,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
吼喘之证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样刺,
气喘风痰渐渐磨。伤寒过经犹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
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脾泄之症别无他,
天枢二穴刺休差,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
心得清凉气自平。穴法深浅在指中,治病须臾显妙功,
劝君要治诸般疾,何不当初记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