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货币历史-银锭发展历程(二)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铸造了中国第一种官方铸造的银币,这就是从一两至十两,分为五等的“承安宝货”银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脱离了单纯纪重而标明币值的银币,金代银锭还有解盐银锭和税银两种,税银如金正隆二年(1157)银铤、泰和四年(1204)周文柳银锭、泰和七年(1207)陈彦银铤等

金代官府收盐税后将所得铸成银锭,上有“提举解盐司”等字样,这种银锭在金代银锭的发现中占了很大比重

元代银锭有扬州银锭、平准银锭和蒙山课银等,1988年出土元代至正十四两银锭上铸有“扬州库官孟口销银官马琪马念银库子吴武”“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重伍拾量银匠侯君用”,1956年江苏出土的至元十四年(1277)平准银锭上有“银银官提领副使库子杨良口”“平准至元十四年银伍拾两”“提举司马银匠彭兴祖刘庆秤子韩益”,蒙山课银是元政府在蒙山银矿开采后,铸成银锭上交政府之物

明代中后期,墨西哥本洋和鹰洋大量流入中国,使本来产银不多的中国开始在流通领域大量使用白银,中国货币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过去比较单一的铜钱和纸币本位变成了银铜复本位,白银在中国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大为增强,政府在赋税中征收白银的政策,加剧了白银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白银的大额交易和政府财政中起着纸币和铜钱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国银锭的形制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宋元时期的白银,一般都是铸成束腰形的块状,而从明代开始,中国的白银一般都是铸成船形,老百姓俗称“元宝”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北游录》记载明代节慎库有金银元宝各一,是明代镇库之宝,人们要登着梯子才能上去,上刻有“永乐元年”的字样

(0)

相关推荐

  • 银锭鉴定最终鉴定的是人品

    白银跟黄金作为等价交换物,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当中使用是很悠久的,从汉朝开始就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流通使用,到了明清时代,银锭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货币,至民国后期,银锭才逐渐退出了货币领域. 我国古代王朝历史悠久 ...

  • 中国货币简史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以华夏文明为核心,不同地域文化长时期交融发展,最终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大一统帝国.商周至秦的货币发展史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统"这一显著特点.   ...

  • 古代银锭子为何名声大振

    宋代白银的形式有多种,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数种,大腚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大锭两端多呈弧状,束腰形,上錾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量.官吏.匠人姓名等. 由于 ...

  • 古代银锭子有多美

    地秤砣(砝码)标准不同,导致"一两"的重量也不一致.在清代,主要有4种,即库平两(国库使用,约37.3克).海关两(海关使用,约37.68克).漕平两(计算漕米使用,约36.65克 ...

  • 银锭鉴赏和浅谈

    众所周知,我们常见的银锭通常是没有面额的,在使用的时候主要是依据银锭本身的重量和成色来进行分辨的.一般来说银锭都是分大小的,主要标准为50两.25两.10两.5两.1两等,我们在民间也有通常的称谓,主 ...

  • 银两鉴定主要看哪几方面

    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42克,宋为39克.元为36.6克,明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除常见的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伍拾俩的重量外,还有三十两 ...

  • 银两现在这么火

    民间对白银鉴别有很多口诀,这里鉴宝为宝友介绍含黄铜和红铜的两个口诀:①含有黄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②含有红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红九带白,九五成时还原色 ...

  • 银两收藏好方法

    银锭在中国历史上曾是长期用于流通的货币,亦是最坚挺和最重要的储存手段.因此,老银锭十分值得收藏,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升值,真可谓古钱币收藏中的一匹"黑马". 白银跟黄金作为等价交换物, ...

  • 银两为何如此珍贵:看完就懂了

    明代是白银货币化的重要阶段,银锭的器型有传承也有变化.较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中后期,完成了中国古代银锭从宋元时期平板束腰(不起翅或稍起翅)的主流铤形向明清时期立体起翅的"元宝" ...

  • 银两逆市升温

    据历料记载,中国镇库大锭清代只有湖北铸有100两的镇库银,目前不知去向.而明代500两的镇库银,1900年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抢去,早已不知去向. 明代银锭的铸造工艺体现了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价值.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