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宪问篇(三十二)

01

   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32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02

   释  解      

微生亩是位有德的年长的隐士,眼看礼崩乐坏,仁德道义不行于天下,退而恪守修身的“为己”之道,眼见老师为让天下行礼乐仁德的正道,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颠沛流离地游说诸侯和为政者,却难以得其位而行其道。为此,微生亩很是同情老师,于是对老师说:“孔丘啊,孔丘!你为什么要栖栖遑遑终日不安地四处奔波游说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你的游说之辞,在他们那里无非是一些优美的言辞罢了,谁能践行你的仁德道义之辞呢?”老师回答说:“您的劝导我理解。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我不敢将仁德道义当成言辞的优美去取悦于人,我是对礼乐仁德文明的失落之疾痼难返痛心啊!先王的礼乐仁德之道,惟有我们承继游说,使在位的君臣能舍弃一己的私利,能去蔽而明地践行仁德教化之正道。”

03

   释  字     

栖(西、棲)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棲,故因以为东西之西。凡西之属皆从西。先稽切。棲,西或从木、妻。卥,古文西。卤,籀文西。
《玉篇》:栖:音西。鸟栖宿。又作棲。
汉字“栖”从木西声。甲骨文“西”像鸟巢形,篆文在鸟巢上又加一简化的鸟形,表示鸟在巢上的意思。这个意义通作“棲”,又作“栖”。《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棲,故因以为东西之西。“本义指鸟类歇宿。后作“栖”或“棲”。本义为鸟类在树上或巢中停宿、歇息。假借鸟归巢时日落所在的方向,用作表示东方、西方的西。引申指居住、停留或歇息,或指停息的地方。用作“栖栖”,表示“翔集不定”之义,形容忙碌不安,到处奔波的样子。

04

   素说     

前一章通过老师的“不逆诈,不亿,不信”的教导,期望行政君子把握“君子道者三”的谋政之法的“不去迎合欺诈的言行;不悬空臆测世事的成败;不盲目轻信人心的善恶,用自己不忧、不惑、不惧的真诚之心,察天时知物理,审地利明化育,以谋人和之道。”本章通过老师的“非敢为佞也,疾固也”教导,让在位的行政者体悟礼乐仁德文明失落的疾痼难返在于在位的君子不能去蔽显明地践行;让不在位的仁德君子能够主动积极地游说在位位去践行礼乐仁德文明之道,从而把握行政以德教化的实践之要。
微生亩是位有德的年长的隐士,眼看礼崩乐坏,仁德道义不行于天下,退而恪守修身的“为己”之道,眼见老师为让天下行礼乐仁德的正道,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颠沛流离地游说诸侯和为政者,却难以得其位而行其道。为此,微生亩很是同情老师,于是对老师说:“孔丘啊,孔丘!你为什么要栖栖遑遑终日不安地四处奔波游说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你的游说之辞,在他们那里无非是一些优美的言辞罢了,谁能践行你的仁德道义之辞呢?”老师回答说:“您的劝导我理解。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我不敢将仁德道义当成言辞的优美去取悦于人,我是对礼乐仁德文明的失落之疾痼难返痛心啊!先王的礼乐仁德之道,惟有我们承继游说,使在位的君臣能舍弃一己的私利,能去蔽而明地践行仁德教化之正道。”
本章需要注意“佞”不是指巧言谄媚于人,而是指其善于言辞的才能。阮元《论语校勘记》:“春秋时以多能多闻为圣,以口才之美为佞。”因此,我将其“佞”解为游说时的言辞之优美完善。将“无乃为佞乎?”解为:“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你的游说之辞,在他们那里无非是一些优美的言辞罢了,谁能践行你的仁德道义之辞呢?”将“非敢为佞也”解为:“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我不敢将仁德道义当成言辞的优美去取悦于人”。本章是承接前面“君子道者三”的教导的继续,本章强调的是在位时当以“道者三”为实践,不在位当积极游说让在位者践行“君子的道者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微生亩是位年长于孔子的隐士,从其言说中,可以看出其是有德无位的君子,孔子回答的话语中没有斥责微生亩之意,而是对其很尊重的态度。刘沅《十三经恒解》中附解:“时解作夫子含讽微生,可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