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有真的,也有假的,所以,不是说拿起针灸针,扎过几年针灸,就是真正针灸圈子的人!
就如同“喝酒”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品出酒中的“解语”的人,却很少!八大名酒,各不相同,不能解语,喝多少最终都没有意义!
中国中医历史上第一次针灸大总结——《灵枢经》时代,足六经最长留针10呼,手六经留针最长1呼,我们都知道正常人的一分钟呼吸频率是10-20次左右,所以,10呼不过就是30秒-60秒,而1呼不过3-6秒!古人没手表,所以,用呼吸的频率计算时间,所以,正统脉学,也是用医生的一呼一吸为一息来计时的!中国历史上第二次针灸大总结—《甲乙经》时代,书中记载了150多个可以“留针”的穴位中,其余130多个穴位留针时间的上限是7呼,相当于现在的21-42秒!至于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我们还有必要说吗,水那么大,雅蠛蝶的!从此,大家是否可以看得出,古人针灸是基本不留针的,谁想反驳,自己查书去!所以,现在针灸的患者,动不动留针半小时,甚至1、2个小时,这是不对的!这里自我批评一下,效哥也是这样,因为门诊又要开药,又要扎针,所以,很难静下心来,留针是没办法的事,以后,会努力改正,以10呼为标准!
古人针灸是不上床的,
曾经有幸目睹过的针灸高手一位,遵循古法,最多给患者赐个座而已,一般都是站着,包括扎胸部、背部、腹部!
当然,效哥在此并没有指责让患者上床的同道,因为效哥自己的患者也上床!
效哥只是作为一个传承者,把曾经辉煌的中医展现给大家而已,留个念想,毕竟,我相信,90%的针灸师是没见过这样扎针的,
但,这的确是古人“真实针灸”的样子,能在这里“留下历史”,哪怕所有的人都再也见不到,也会记得这种事!
针灸床的出现,应该和“西医诊床”的出现有直接关系,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止晕针!
这里,效哥只说一件事,你就会懂,为何针灸时不能上床!因为,不管是躺着,还是趴着,就至少有一半的经络是处于“受压迫”状态,所以,久卧的人,会出现麻木、褥疮,此时此刻都能理解了吧,但,一个床,毁了半身气血的流通,而且最重要的是,胸腹为阴,背为阳,躺着压制阳气,趴着憋堵阴气,从阴阳的角度看,这都不是半身气血的小事了,或者压制阳气,或者憋堵阴气,那么还何提“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趴或者躺在床上的患者,虽不晕针,针灸效果却至少降低75%!而,晕针,真的可怕吗?有史以来,从未报道过因晕针死亡的案例,晕针,只不过是一种“魂、魄、灵”上的事,此处不多说,往下看,就懂了!《素问.宝命全形论》、《素问.针解》中,古人两次提到了“手如握虎”!各位玩针的同道,试问,谁仔细的考虑过这四个字的含义?所以,“手如握虎”其实是在“候经气、候意至”,哪怕你不会钓鱼,你也懂,鱼漂下沉的时候,就是鱼咬钩的时候,就是该起竿的时候,机会一纵即逝,人生不识五滕兰,阅尽α片也枉然!所以,针刺时,只是啪啪的下针,而丝毫不“起心动念”的,那将是一个“丧失80%战斗力”的针灸师,不信,下次,遇到你治不好的患者,用一下“候经气、手如握虎、意至效至、咬钩下针”,就明白我们今天的话语了!衰减和隆盛,都是阴阳、正邪不停交争的结果,往往就在一刹那,不待此时,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