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中把百二十年首乌列为九大仙草之一,可见古人对首乌评价之高。鲁迅先生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本草考证“何首乌”最早记录于《日华子本草》,曰:“其药本草无名,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为名耳。又名桃柳藤。”《开宝本草》曰:“本出顺州南河县,今岭外江南诸州皆有。紫蔓,花黄白,叶如薯蓣而不光,生必相对,根大如拳。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本草图经》谓:“今在处有之,以西洛、嵩山及河南柘县者为胜。春生苗,蔓延竹木墙壁间,茎紫色。叶叶相对如薯蓣,而不光泽。夏秋开黄白花,如葛勒花。结子有棱,似荞麦而细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本草纲目》云:“此药本名交藤,因何首乌服而得名也。唐元和七年,僧文象遇茅山老人,遂传此事”,明州刺史李远附录云:“何首乌以出南河县及岭南恩州、韶州、潮州、贺州、广州四会县、潘州者为上,邕州晋兴县、桂州、康州、春州、高州、勤州、循州出者次之,真仙草也。五十年者如拳大,号山奴,服之一年,发髭青黑;一百年者,如碗大,号山哥,服之一年,颜色红悦;一百五十年者,如盆大,号山伯,服之一年,齿落更生;二百年者,如斗栲栳大,号山翁,服之一年,颜如童子,行及奔马;三百年者,如三斗栲栳大,号山精,纯阳之体,久服成地仙也。”李时珍曰:“凡诸名山、深山产者,即大而佳也。”《药物出产辨》云:“何首乌产广东德庆为正,名曰何首乌。北江、连州亦有出,以广西南宁、百色为多出。”————经考证,典籍中“赤首乌”特征与现代用的廖科植物何首乌P o l y g o n u m m u l t i f l o r u m基本相符,而“白首乌”为萝藦科牛皮消属G y n a n c h u m的多种植物。▲何首乌地上形态药典标准▲何首乌细节图产地、采收及加工何首乌主产于河南嵩县、卢氏,湖北恩施、建始、巴东、长阳、秭归,广西南丹、靖西,广东德庆,贵州铜仁、黔南,四川乐山、宜宾,江苏江宁、江浦等地。以广东德庆所产最为道地。一般种植3年就可以采收,每年秋冬季节叶片脱落或春末萌芽前采收为宜。先把支架拔除,割除藤蔓,再把块根挖起。采挖的何首乌,去净藤茎,削平块根两端,洗净,晒干或用文火缓缓烘干。不宜用猛火,以免烘焦。个大的可刨开或切片。▲何首乌地上叶▲何首乌开花的形态▲刚挖出的何首乌▲新鲜的何首乌个▲新鲜何首乌切开的断面▲干燥的何首乌个▲生何首乌片研究发现何首乌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类,其中蒽醌类成分中的大黄素及其衍生物与致肝损伤有关。肝损伤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巩膜黄染和肝脏肿大,甚至会引发严重肝毒性。据相关研究发现,有关何首乌产生的不良反应中,90%以上都是肝损伤类型。何首乌炮制后含量会有所变化,对肝脏毒性也有不同差别。药典中收载的何首乌制法北京炮规中何首乌的制法▲制何首乌(片)▲制何首(丁)传统认为生品以身干、个大、质坚实而重、木心小、外皮红棕色、断面显云锦花纹、粉性足者为佳;炮制品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断面角质样(俗称“玻璃碴”),棕褐色或黑色。正安产地定制的制何首乌,个大、木心小、炮制到位,检测符合药典标准。▲正安的制何首乌何首乌伪品▲隔山撬,萝藦科植物隔山撬的干燥块根。呈类圆柱形,微弯曲。深棕褐色外皮多已除去,除去外皮的表面呈棕褐色,可见纵向皱纹、沟纹及棕黄色横向突起的皮孔。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淡黄白色,粉性,可见鲜黄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先苦而后甜。▲牛皮消,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的干燥块根。呈不规则的圆柱状。表面灰褐色,具不规则皱纹、纵沟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外皮易剥落。质坚硬而脆,断面较平坦,类白色,粉性,可见鲜黄色放射状纹理。气微香,味先苦而后甜。配伍应用和现代研究配伍应用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生何首乌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作用,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制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李时珍曰:“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气血太和,则风虚痈肿瘰疬诸疾可知矣。”《积善堂方》七宝美髯丹(赤何首 白何首 枸杞子 菟丝子 补骨脂 当归 牛膝 白茯苓 赤茯苓),乌须发,壮筋骨,固精气,续嗣延年。和剂局方中何首乌丸,专壮筋骨,长精髓,补血气,久服黑须发,坚阳道,令人多子,轻身延年。用何首乌三斤(切片),牛膝一斤(切片),黑豆一斗(淘净)。木甑铺豆一层,铺药一层,重重铺尽,瓦锅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曝干,换豆又蒸,如此三次。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 三五十丸,空心温酒下。七宝美髯丹(明·《积善堂方》, 何首乌(每次服约 2.91 g),配伍当归可增强补血之功,治疗羸弱,周痹等。首乌延寿丹(清·《世 补斋医书》),何首乌(每次服约 3.42 g),配伍桑椹养肝肾、益精髓,治疗肝肾不足,须发早白等。明·《景岳全书》何人饮,何首乌(三钱约 11.1 g),配伍人参养血截疟,人参益气扶正,二药相合,气血双补,治疗气血俱虚,久疟不止,或急 欲取效者。从历代本草看, 何首乌主要有两类不同的使用:医家多善疗风疮轻补益,尤其唐开始早期以外用方为主,明开始补益增多, 明以前用于补益的方36个,用于外科方140个,以风毒瘰疬为主;民间多用于延寿求子嗣,乌发悦颜, 以养生为主,从何首乌流传的那些成仙求嗣的故事就能略窥一二。宋代《开宝本草》“久服长筋骨, 益精髓,延年不老”。明代李时珍说:此药流传虽久,服者尚寡,嘉靖初,邵应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也。李时珍对何首乌补益功效进行了演绎性描述,使其风靡于世,也可能造成了何首乌的滥用和误用。近20来年,对何首乌的毒性研究成为热点,国外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美国等国家相继出现了因何首乌所导致的肝损伤的报道。学者们对近几年来何首乌及其复方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不下500例,主要包括肝损伤 、过敏反应 、胃肠道反应 、精神症状等 ,其中90%以上都是肝损伤类型。何首乌炮制后含量会有所变化,对肝脏毒性也有不同差别。研究发现何首乌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类,其中蒽醌类成分中的大黄素及其衍生物与致肝损伤有关。肝损伤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巩膜黄染和肝脏肿大,甚至会引发严重肝毒性。而历代中医古籍文献关于何首乌毒性的描述鲜见。从记载何首乌的历代中医药古籍进行了检索,结果发现42部古籍中19部未提及何首乌的毒性,20部认为何首乌无毒,仅3 部描述了何首乌的毒性,说明古人用何首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唐代至明代的医书和本草,大多认为何首乌无毒,明末清初医家开始注意并记录何首乌的毒性问题。如明末倪朱谟《本草汇言》记载“何首乌味苦涩,气温,有微毒”,并进一步解释“ 前人虽有多服延龄种子之说,实未必然,屡有服此而后得急疾至死,而人不能识,不能医者,皆服此药之毒而不觉也 ”。清代陈修园《 神农本草经读》记载“凡物之能滋润,必其脂液多,物之能补养者,必气味和液,何首乌味甚涩,涩则足以堵疟邪之路...... 设初疟而即用之,则闭门逐寇,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余二十年来目击受害者比比。以医为苍生之司命,不敢避好辨之名也”。再如清代医家陆以湉所撰《冷庐医话》记载了何首乌中毒的病例“( 服用何首乌后) 未数日,腹泻死”,分析原因“抑首乌或挟毒物之气能害人也,服食之当慎也”。回顾古方和现在何首乌使用的差异。1、关于何首乌的来源与炮制:关于年份及产地,明州刺史李远附录云:“何首乌以出南河县及岭南恩州、韶州、潮州、贺州、广州四会县、潘州者为上,邕州晋兴县、桂州、康州、春州、高州、勤州、循州出者次之,真仙草也。五十年者如拳大,号山奴,服之一年,发髭青黑;一百年者,如碗大,号山哥,服之一年,颜色红悦;一百五十年者,如盆大,号山伯,服之一年,齿落更生;二百年者,如斗栲栳大,号山翁,服之一年,颜如童子,行及奔马;三百年者,如三斗栲栳大,号山精,纯阳之体,久服成地仙也。”关于炮制,历代医籍和本草中记何首乌的炮制辅料有黑豆、酒、醋、米泔水、 熟地汁、黑豆生姜汁、甘草汁等。目前《药典》和各地炮制规范(15个省),记载炮制辅料为黑豆和黄酒,《中国药典》淘汰其他辅料只留单一的黑豆;《北京炮制规范》是用黑豆和黄酒,那么不同辅料对何首乌药效成分有何影响?是炮制方法改变而造成毒性增加?而且,传统上何首乌有九蒸九晒的制法要求,是否是因为现在工业化以后,这个步骤完成的不规范?九蒸九晒是否是减毒的一种方式呢?但从目前的文献报道分析,有文献测出何首乌不同炮制方法游离蒽醌含量最高的为高压清蒸法 6 h、黑豆炮制法 16 h、酒制法 24 h。还有文献报道,九蒸九晒后的何首乌,游离蒽醌和二苯乙烯苷是增加的,而且大鼠肝毒性试验是上升的。按照这个逻辑,首乌并不适合长久蒸煮这种炮制方式。有些研究炮制对何首乌的毒性影响试验认为:泔水炮制何首乌减毒效果最好,可能由于脂溶性物质难溶于水,又太易溶于酒,而米泔水则是悬浊液,用米泔水浸泡,可以较多地吸附何首乌中难溶于水的物质。但这个方法也没有被广泛的认可和传承下来。所以,造成肝毒性的到底是什么物质?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有人认为蒽醌和二苯乙烯苷是潜在的毒性物质,也有人认为何首乌的肝毒性与蒽醌类、二苯乙烯苷、鞣质类三者之间的不同配比有关。至少,目前为止,各种检测方法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证据,说明炮制以后的毒性降低的原理。但肯定的说,炮制工艺对何首乌的不同成分和药理作用有着重要的调控功能,且各具特色。黑豆在乌头附子的炮制减毒中也有出现。而从中医临床看,黑豆制后,味甘而厚则入阴,补益功能增强;而酒制则侧重造血祛寒;生姜汁制则可缓和药物毒副作用、降逆止呕,同时具有引药归经;用甘草汁炮制中药可减毒或改变药性;熟地汁炮制药材则有增强补益的作用。但从何首乌的传统使用看,它一直是以补益类药物出现,从明清开始,逐步重视到何首乌的毒性问题,所以,一开始以黑豆制,是以入肾增效考虑,还是为减毒考虑,不得而知。2、关于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我们发现虽然报道了何首乌的诸多不良反应,但是在何首乌所主治的病证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甚至没有。分析以上现象,认为何首乌所主治的病证报道是在研究者严格限定何首乌的应用指征以及正确的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何首乌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相当一部分存在用药不规范的情况,尤其在个人自行养生服用的居多。有专家推测,这有可能是推测若临床辨证失误,错将制何首乌用于肾阳虚证,可能会导致线粒体代谢水平下降,引起制何首乌中的毒性成分无法正常代谢,从而诱发肝损伤。3、关于配伍使用:中药都是配伍使用, 配伍是指在临床上依据辨证论治的结果,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及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性地将 2 种以上的中药组合在一起应用。临床上,何首乌单独入药的使用频率很少,大多数为复方配伍应用,通过配伍,调其偏性,增其功效,制其毒性,使用药更加安全可靠。多部古籍本草记载何首乌与莱菔子相恶,忌与天雄、乌附等燥热之品同用,与茯苓、白芷等配伍具有增效减毒之功。用动物和细胞试验发现,发现与茯苓配伍减毒作用最明显。从目前报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有份研究类10年因何首乌不良反应入院的报道显示,超过50%是服用单品何首乌造成的。4、关于服用周期和剂量:制何首乌为滋补肝肾之品,临床多用于治疗肝肾阴虚 或精血亏虚证者,此类人群需长期服药,加之大众普遍看重 其补益功效而忽视其毒性,导致何首乌及其制剂用药剂量过大,用药周期过长。报道显示,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药物性肝损伤,大多因使用剂量过大、疗程过长,导致药物蓄积而成,也就是说何首乌肝损伤与其剂量、用药周期呈正相关。因此,超剂量以及过长周期的用药可能是何首乌肝损伤产生的重要诱发因素。药典目前要求的剂量为生品3-6克, 制首乌是6-12克。古今方药用量折算因时代度量衡不同而变化。如七宝美髯丹(明·《积善堂方》, 何首乌(每次服约 2.91 g),配伍当归;如首乌延寿丹(清·《世 补斋医书》),何首乌(每次服约 3.42 g),配伍桑椹;如何人饮(明·《景岳全书》),何首乌(三钱约 11.1 g)。5、体质易感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个体差异性的特点:这表明何首乌导致的肝损伤可能存在某些易感性因素,其中遗传易感性的可能性尤为突出。因为何首乌及部分相关制剂导致的肝损伤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与剂量和疗程之间无明显的依赖关系,具偶发性、隐匿性、难以预测等特点。何首乌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所诱发的药物特异质肝损伤是仅发生于少数人群中,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代谢特异质( 与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和炎症特异质( 与人的免疫应激状态相关)。肝损伤的总体发病率较低,可能有高危人群的存在。同时也发现,何首乌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关系。综上所述,何首乌毒性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引起肝损伤的物质基础亦不明确。目前已发现的何首乌的成份主要含有蒽醌类、二苯乙烯类、磷脂类、鞣质类、酚类等化合物等。《药典》蒽醌、二苯乙烯苷为何首乌的主要质控指标。研究显示,各种何首乌炮制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参差不齐,有人认为何首乌的毒性与蒽醌类和鞣质类含量直接有关,也有人何首乌的肝毒性与蒽醌类、二苯乙烯苷、鞣质类三者之间的不同配比有关。但令人质疑的是《药典》并没有对这两个指标做上限要求,估计,也是因为无法确认二者是否是毒性来源吧。总体而言,不规范的炮制方式,不恰当的辨证论治,不合理的药物配伍以及不准确的给药剂量,是导致增何首乌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尽管如此,在大量的临床使用中,何首乌的其不良发生率依然是很低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个人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作为养生单方使用,或者生品入药,打粉,代茶饮,泡酒等造成的。而且,这些不良反应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 是否转氨酶升高就一定意味着肝损伤, 中医西医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有争议的。所以,几点建议:1 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何首乌及其产品( 包括首乌藤)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目前因为何首乌是属于药食同源可用于保健食品开发的药品, 因此很多乌发等保健食品都可以使用, 但,如果你不了解自身情况,建议不要随意买来服用。2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免疫紊乱患者应用何首乌可能增加肝损伤风险。针对但不限于上述疾病,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湿热内蕴者,建议慎用何首乌。3 不要何首乌生制品混用,不要叠加使用含有何首乌的成药,长期服用时,应注意观测肝功指标,和身体状况的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停药。化学成分何首乌中主要活性成分有蒽醌类、黄酮类、二苯乙烯苷类、酚类、磷脂类等,二苯乙烯苷类和蒽醌类为主要成分。1、蒽醌类化合物研究发现,从何首乌中分离出的蒽醌类化合物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迷人醇、大黄素-8-甲醚、桔红青霉素、ω—羟基大黄素、大黄素-6,8-二甲醚、emodin-8- methyl ether等。2、二苯乙烯苷类目前已报道的二苯乙烯苷单体成分有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ο-β-D-葡萄糖苷(是何首乌中主要水溶性成分);何首乌丙素;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ο-(6´—ο—乙酰基)—β—D—葡萄糖苷;2,3,5,4´-二苯乙烯-2-ο-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心血管活性;Polygonumnolide D(其具有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等。3、磷脂类分离出磷脂类有磷脂酰胆碱(PC)、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肌醇(PI)。4、酚类成分分离出的酚类成分有大黄素-3-甲醚-8-β-D-葡萄糖苷,大黄素、表儿茶素,决明酮8-ο-β-D-吡哺葡萄糖苷,对羟基苯甲醛,5-羧甲基-7-羟基-2-甲基色原酮等。5、黄酮类分离出黄酮类有苜蓿素、何首乌乙素、芦丁、木犀草素、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牡荆素、Polygonflavanol A等。6、其他类7、何首乌中鞣质、灰分、粗脂肪、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较高,还有五味子素、胡萝卜苷、没食子酸、儿茶素、β—谷甾醇、游离的必需氨基酸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药理作用何首乌具有抗衰老,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功能,抗心肌缺血,强筋骨,抗菌,乌须发等作用。1、抗衰老作用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可以提高其活性,降低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从而延缓衰老;卵磷脂可以影响生物体神经递质的含量,而调节中枢神经活动;何首乌中含有丰富的钙,长期服用可延缓大脑衰老,达到“乌须黑发”的效果。2、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何首乌的制品具有很强对抗的松龙免疫抑制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何首乌多糖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能力。3、改善心血管系统研究发现何首乌总苷能通过抑制胶原纤维降解而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预防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何首乌对脂肪变性肝L02细胞有显著的降脂作用;水提液能减少大鼠血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对犬的心肌缺血具有良好预防作用。4、抗癌及抗诱变作用研究发现何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通过抑制蛋白络氨酸激酶活性而起到抗肿瘤作用;乙酸乙酯部分可以对抗苯并芘的致癌作用。何首乌的抗癌、抗诱变活性可能与何首乌的抗氧化、促进或彻底修复DNA的作用有关。5、保肝作用何首乌中卵磷脂含量较高,可使多种因卵磷脂减少所致肝病得到减轻,预防脂肪肝。6、提高记忆力的作用实验报道何首乌干预治疗,可以改善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发现何首乌苷通过增加乙酰胆碱的含量以改善胆碱系统损伤,使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7、神经保护作用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对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有保护作用。8、抗菌作用何首乌炮制品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白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9、其他作用何首乌具有一定降血糖活性,对胰岛细胞凋亡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何首乌水提物具有一定抗抑郁活性;生何首乌能够治疗老年性便秘;对骨质疏松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最后我还要多说一点,其实很多西药,都有不良反应,有些还有很严重的不良反应, 肝肾毒性,但并没有说就因此受到抨击就放弃,因噎废食。所以,正确看待何首乌的不良反应,正确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应用,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参考资料:梅雪、余刘勤等,何首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任红微、魏静等,何首乌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袁炜,何首乌的化学成分研究周玫玥,何首乌的药理作用与研究进展林艳、肖榕等,生/制/发酵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肝毒性研究进展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正安药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