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里仁篇(二十六)
一原文里仁第四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试解】子游说:“老师的教导让我明白:里仁之美不是一厢情愿孤立的和善慈悲,而是生生不息的周遍通达和仁慈,因而在实践中需要在人伦关系之中彰显仁之为人的明德,在与时偕行中掌握通权达变,在人伦关爱中领悟中道合度,在律己自省中把握仁德和谐。因此,侍君交友都要按照礼的要求应时适度。侍奉君主当以'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为原则,不可为了表现自己对君主尽忠而频繁反复地献言劝谏,否则会被君主厌烦而招致侮辱。朋友交往当以'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为原则,不可为了表现自己对朋友义气而频繁反复地说教劝诫,否则会使朋友厌恶而逐渐疏远。”二释字数(數)《说文》:數:計也。从攴婁声。所矩切。《广韵》:數:《说文》计也。算数。频数。《说文解字注》:计也。六艺:六曰九数,今九章算术是也。今人谓在物者去声。在人者上声。昔人不尽然。又引伸之义、分析之音甚多。大约速与密二义可包之。从攴。娄声。所矩切。古音在四部。汉字“数”本义为计数,因物之可计数者,其量必繁多,有数密之义。又称计数之数的频数,如数年。本章为频数、烦数之义,疏《说文》:疏:通也。从𡿮从疋,疋亦声。所葅切。《正字通》:疏:疎本字与𤕟同,亲属之远者曰疏。又通也。又分也。汉字“疏”从𡿮(是倒着的“子”字,不是㐬)从疋。朱骏声曰:“𡿮,子生也,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有开通分远之义。”(《说文解字约注》)。本章为疏远义。
三素说老师通过前面二十五章的耐心而周遍的教诲,指导弟子求仁德之道的要点和践行仁德之道的着力之处,使其弟子能于日常言行之间,无一不合于仁德大道。前一章对仁德之诣作了总结和教导,仁德不是孤立的,是对他人的关切仁慈,是仁之为人的生命觉醒,是生生不息的和谐永续。本章是弟子子游在老师教诲之下实践“里仁为美”的心得体会,子游说:“老师的教导让我明白:里仁之美不是一厢情愿孤立的和善慈悲,而是生生不息的周遍通达和仁慈,因而在实践中需要在人伦关系之中彰显仁之为人的明德,在与时偕行中掌握通权达变,在人伦关爱中领悟中道合度,在律己自省中把握仁德和谐。因此,侍君交友都要按照礼的要求应时适度。侍奉君主当以'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为原则,不可为了表现自己对君主尽忠而频繁反复地献言劝谏,否则会被君主厌烦而招致侮辱。朋友交往当以'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为原则,不可为了表现自己对朋友义气而频繁反复地说教劝诫,否则会使朋友厌恶而逐渐疏远。”本章是弟子子游的体会,从中可以看到,即使你有对君友的一片赤胆忠心,如果不能讲求方法,掌握时机,把握分寸,同样会遭致辱和疏的苦果。从子游的言谈之中,还可以感受到老师教诲的深入、扎实、细致,感受到子游对仁德中道分寸把握的合道、踏实、细微。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子游言说与孔子教导之间的关系。本篇前面二十五章都是孔子的教导,孔子教导逻辑的至严至密,给人以鞭策身心之感。前章“德不孤,必有邻”给人以信心,催人奋发向道。本章突然来了句“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在言说的境界上给人以较大沉落之感,让人感到编者对里仁把握极不到位,是否是后人错简而误,细审未见其错简之迹。细读回味体悟,终能体察到编者的苦心:春秋天下已乱之时,人心早已放逐于利,仁德成了稀罕,此时再回头读前一章,恍然大悟,“德不孤,必有邻”是指路明灯,是孔子给弟子以方向、以目标。弟子们领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痴心地在实践着,虽然仁德大道的实践艰难,但其信心犹存,因而感悟体会之深,“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可见弟子用力之踏实和细微。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