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颜渊篇(二十)

01

   原  文     

颜渊第十二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02

   释  解      

子张恭敬地请教老师:“一位专注于仁德修行的士人,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通达呢?”老师反问道:“你说的通达,具体是指什么呢?”子张说:“通达就是在邦必定有声闻名望,在家必定有声闻名望。”老师说:“你说的这个是外在的名声,不是内心的通达。所谓通达,就是天性的质朴正直,处事的依道合义。善于体察他人言辞,观审他人神色,留心体贴他人;自己又能够谦恭礼让,思虑周详,甘居人下。这样修行的士人,自会仁德诚厚于内心,在邦必定能通达无碍,在家也必定能通达无碍。至于你所说的那个名声,只会在外表上装饰个通达仁德的模样,期望得到他人在口头上的名声。如果依此用功修行,自会丢掉'克己复礼为仁’的切实功夫而背义违仁。而自己还以获取口头上的名声而得意,麻木地以仁者人自居而不怀疑。这样舍本逐末修行的士人,在邦定会博取声闻名望,在家也定会博取声闻名望,但是他德行境界的通达无碍是不会有的。”

03

   释  字      

《说文》:闻:知闻也。从耳门声。无分切。䎽,古文从昏。
《约注》:闻:桂馥曰:“《玉篇》、《广韵》、《一切经音义》十四并引作'知声也’。《广雅》:'闻,智也。’馥谓智即知字。《玉篇》:'知,觉也。’”舜徽按:闻之言分也,谓声音气臭之分布,有接于人之耳鼻也。声通于耳谓之闻,臭触于鼻亦谓之闻。昔人所云:“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谓鼻嗅也。今语犹称以鼻嗅物曰闻矣。此篆说解,疑本作“知也”。大徐本衍“闻”字,小徐本衍“声”字,皆非原文。而《篇》、《韵》及《音义》所引,已作“知声”,则其增字旧矣。闻虽从耳,而其义实包声、臭二者。声通于耳,臭触于鼻,皆知觉之事,故许书以知训闻。
《广韵》:闻:《说文》曰:“知声也。”又音问。名达。《诗》曰:“令闻令望。”
汉字“闻”的甲骨文像人跽而以手附耳谛听之形,战国时或从耳昏声,高田忠周认为“盖名从夕口,其意谓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闻字与名相似。昏冥不可辨貎。闻声知之。故古文从耳昏声会意。昏亦声也。婚礼昏时。而古无华烛。亦当闻声行之。故字或从耳从婚如此作耳。闻婚音义相近。”董作宾认为“闻之义,一为闻知,一为达闻。此二义,殷代已用之。此字最初之意义,当为奏闻上'达’之闻,犹淮南子主术'而臣情得上闻之’之'闻’。接受此奏报者必有所闻,故同时亦有'知’之义。”张舜徽认为“闻之言分也,谓有接于人之耳鼻也。声通于耳谓之闻,臭触于鼻亦谓之闻。”本义是用耳朵听到,引申为知晓之义,又引申为闻名,名誉,声望,后又泛指声音气臭之分布,亦指用鼻子嗅到。
达(達)
《说文》:達:行不相遇也。从辵羍声。《诗》曰:“挑兮达兮。”徒葛切。达,达或从大。或曰迭。
《玉篇》:達:佗割切。通也。
汉字“达”从辵从羍声,表示大道通畅,行人行走在大路上互不相遇。或者人驱赶羊群行走,道路畅通无阻。《魏书》记载东夷弁辰国风俗:“其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可见当初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承继着“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习俗。羍,《广雅》训为“美也”。故《说文》:“行不相遇也”,含有“民知礼让”为美事之义。本义道路通畅,各行其道互不相阻,引申有通达之义。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子为正,焉用杀”的教导,期望从政者领悟“杀无道”的离仁悖道,把握唯有“克己复礼为仁”,才能欲其可欲“帅以正”,“不欲”其不可欲而“欲善”,才能“帅以正”而以仁显道,以实现天下有道的安定和谐。本章通过“闻”、“达”的定义,让子张辨析“闻”与“达”的本质区别,从“达”的内在性中把握“克己复礼为仁”的修行旨要,体悟“达”是从道者通达无碍、执道而行的内在境界,“闻”是从名者依靠机遇、执名而行的外界名声,期望人们在“克己复礼为仁”的实践中不要为求得仁德的名声,只在表面上下功夫,而丢掉了仁德之本。
子张恭敬地请教老师:“一位专注于仁德修行的士人,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通达呢?”老师反问道:“你说的通达,具体是指什么呢?”子张说:“通达就是在邦必定有声闻名望,在家必定有声闻名望。”老师说:“你说的这个是外在的名声,不是内心的通达。所谓通达,就是天性的质朴正直,处事的依道合义。善于体察他人言辞,观审他人神色,留心体贴他人;自己又能够谦恭礼让,思虑周详,甘居人下。这样修行的士人,自会仁德诚厚于内心,在邦必定能通达无碍,在家也必定能通达无碍。至于你所说的那个名声,只会在外表上装饰个通达仁德的模样,期望得到他人在口头上的名声。如果依此用功修行,自会丢掉'克己复礼为仁’的切实功夫而背义违仁。而自己还以获取口头上的名声而得意,麻木地以仁者人自居而不怀疑。这样舍本逐末修行的士人,在邦定会博取声闻名望,在家也定会博取声闻名望,但是他德行境界的通达无碍是不会有的。”
本章需要注意辨析“闻”、“达”的词义。《广韵》中已经训“闻”为“名达”,现在人们已经普遍地将“闻达”连用,而不能清晰地辨别二者间的区别了,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本章中子张没能辨析清楚“闻”和“达”的关系,错误地认为“闻”就是“达”。孔子通过定义的方式让子张甄别辨析:“达”是“执道而行”的自达,所“达”的目标是“道”,一旦“达道”就能处处“通达无碍”。因此孔子为“达”作了“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的定义。丁纪《论语读诠》中说:“'质直而好义’,仁也;'察言而观色’,智也;'虑以下人’,勇也。智仁勇所以为'三达德’者,以有此德,而足以'达’,'达’则至也,至于至善,而'后获’也。”“闻”是“依名而行”的他闻,他人所闻往往是名,未必是实。即闻者不一定达,达者不一定闻。而修行的士人一旦误将“依名而行”的“闻”当成“执道而行”的“达”,并将“闻”当成自己的修行目标,就会陷入舍本逐末的沽名钓誉的深潭,结果只能是虚假的贼德败仁的名声,因此孔子作了“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的定义,让人们甄别“闻”、“达”,把握“闻”是从名者依靠机遇、执名而行的外界名声,期望人们在“克己复礼为仁”的实践中不要为求得仁德的名声,只在表面上下功夫,而丢掉了仁德之本。皇侃《论语义疏》引缪协云:“闻者,达之名。达者,闻之实。而殉为名者众,体实者寡,故利名者饰伪,敦实者归真,是以名分于闻,而道隔于达也。”另外有些释解者认为本章是指责子张追逐虚名的。其实细读推敲本章文本,并无此意。姜厚粤在《论语浅悟》中说:“子张的发问,只能说明他对'达’和'闻’这两个概念认识模糊。的确,大凡达者,多半必有闻,对此二者的涵义分辨不清,何足为奇?不懂而主动向老师请教,乃学生之本分,何可指责?况且孔子的回答,纯属耐心解释,根本看不出丝亳指责成分。……所以指责子张是毫无道理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子张并未向'闻’的方向发展,这正是教育的作用。”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